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1467)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国琦霍永久詹康占今舜包文斌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育肥淮猪猪肉常规化学组成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不同日粮粗纤维水平对育肥淮猪猪肉常规化学组成、背最长肌及背部皮下脂肪的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粗纤维水平8.60%组和粗纤维水平10.71%组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背最长肌C18:3n-3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纤维水平7.30%组和粗纤维水平8.60%组背部皮下脂肪C20:1n-9含量显著提高(P<0.05)。育肥淮猪日粮适宜的粗纤维水平为8.60%。
- 姜建兵戎婧朱建平喻礼怀任同苏霍永久
- 关键词:粗纤维化学组成脂肪酸
- 复合氨基酸铁、锌络合物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复合氨基酸铁、锌络合物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育肥猪(杜×长×大)54头,按照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将3组日粮分别添加无机铁(80mg/kg铁)+无机锌(80mg/kg锌)(对照组);复合氨基酸铁(48mg/kg铁)+复合氨基酸锌(48mg/kg锌)(试验1组);复合氨基酸铁(64mg/kg铁)+复合氨基酸锌(64mg/kg锌)(试验2组)。试验期8周,试验结束每个组选择3头猪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4周,各组间育肥猪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8周,试验组育肥猪体质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2组育肥猪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32%和11.90%。(2)试验各阶段试验组与对照组间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2组在0~4周、5—8周及试验全期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37%、23.61%和26.09%。(3)在不同试验阶段试验组育肥猪的平均13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0~4周和0—8周,试验2组育肥猪的料肉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低于对照组10.48%和9.94%。(4)在试验8周时,试验组育肥猪的体斜长和体直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 邓波波霍永久赵国琦包文斌李定海
- 关键词:育肥猪
- 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对肥育猪铁、锌吸收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对肥育猪血液生化指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毛发中铁、锌含量及铁、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55.63±1.33)kg]相近的"杜×长×大"肥育猪36头,随机分至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铁、锌含量均为100 mg/kg(由硫酸亚铁、硫酸锌提供)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铁、锌含量均为50 mg/kg(由硫酸亚铁、硫酸锌提供)+50 mg/kg(由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提供)的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铁、锌含量均为100 mg/kg(由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提供)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3组间的红细胞数量、血细胞压积、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2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2组毛发中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毛发中锌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4)试验2组粪中铁含量和试验2组、试验1组粪中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铁和锌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添加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可显著增加肥育猪血红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及毛发中铁、锌含量,显著降低粪中铁、锌含量。
- 詹康占今舜赵国琦霍永久
- 关键词:肥育猪铁锌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