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2010JQ0036)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邓赟戴宇梅玲宋川霞但小梅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尾叶紫金牛化学成分研究Ⅱ
- 2013年
- 目的:对尾叶紫金牛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MCI gel、ODS等填料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1H-NMR、13C-NMR结合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尾叶紫金牛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射干醌G(Ⅰ),5-(顺-8-十七碳烯基)间苯二酚(Ⅱ),射干醌H(Ⅲ),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Ⅳ),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Ⅴ)。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庞亚邓赟但小梅李秀茹毛艳苹伍红英
- 关键词:黄酮苷
- 细罗伞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细罗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MCI GEL、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bauerenol(Ⅰ)、肉豆蔻酸(Ⅱ)、11-phenyl-1-(2′,6′-dihydroxy-4′-methoxy-phenyl)-undecan-1-one(Ⅲ)、ardisinone A(Ⅳ)、ardisinone B(Ⅴ)、ardisinone C(Ⅵ)、ardisinone F(Ⅶ)、β-谷甾醇(Ⅷ)。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邓赟陆崇玉郭大乐梅玲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紫金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紫金牛属植物药用历史悠久、化学成分种类较多,尤以苯酚类及皂苷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为主。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紫金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该属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 梅玲邓赟
- 关键词:紫金牛属化学成分
- 胡芦巴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研究胡芦巴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RP-8柱、MCI柱、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结构。结果: 从胡芦巴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1)、宝藿苷-Ⅰ(2)、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3)、2"-O-P-香豆酰牡荆素(4)、异牡荆素(5)、牡荆素(6)、8-C-β-D-吡喃葡萄糖基山奈酚(7)、异荭草素(8)、荭草素(9)、2"-O-P-香豆酰荭草苷(10)、L-色氨酸(11)。结论: 化合物 1~3,7,11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秀茹但小梅戴宇吴成丽李鸿翔邓赟
-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苷类
- 伏康树中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伏康树中生物碱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voacangine(1)、voacangine hydroxyindolenine(2)、19R-epi-voacristine(3)、epi-ibogaine(4)、vobasine(5)、19-epi-heyneanine(6)、vobtusine(7)和voacamine(8)。结论:其中,化合物2~4、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梅玲邓赟李甫郭大乐陆崇玉
- 关键词:生物碱化学成分
- 对照提取物的国内外发展研究概况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对对照提取物的国内外发展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就对照提取物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结合对照提取物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欧洲药典(7.0)、美国药典(36)的应用现状,就对照提取物展开讨论并展望。结果:阐明了进一步推动对照提取物的发展对中药国际化进程的积极影响。结论:中药标准物质中的对照提取物在中药质量控制中意义重大,成为中药国际化的重要亮点。
- 戴宇邓赟宋川霞陈红梅胡佳康敏
- 关键词: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欧洲药典
- 尾叶紫金牛化学成分研究Ⅰ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峨眉紫金牛石油醚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峨眉紫金牛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棕榈酸,谷甾醇,菠甾醇,紫金牛素E,3-[(Z)-13-十七碳烯基]-2-羟基-5-甲氧基-对苯醌。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庞亚邓赟毛艳苹宋川霞戴宇陈晨
- 关键词: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