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SH027)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5H指数:7
- 相关作者:卢春天齐晓亮洪大用成功马溯川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青年群体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6
- 2016年
- 本文主要探讨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年龄差异及其发生机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使用复杂中介效应模型方法,本文发现青年群体相较于中老年群体在气候变化的成因认知、危害认知上都存在显著优势;青年群体的认知优势主要来源于其教育年限的迅速上升、大众传媒的广泛使用和环境知识水平的整体增长。这一发现对提高青年群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心认知与行动参与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 李晓光杨江华
- 关键词:气候变化青年群体大众传媒
- 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及行为适应——基于西北地区4省8县(区)的实证数据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4省8县(区)农村地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环境关心水平低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他们为改善环境而做出的支付意愿要高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生活垃圾被认为是目前西北乡村社会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空气污染则被看做是最有危害性的环境问题;高达30%的西北地区农村居民自认为经历过环境危害,但是他们更倾向于寻求在体制内解决,采取极端措施抗议的比例极小;西北地区农村居民个人的环境友好行为还是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节能和节水,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回归分析表明媒介的使用、环境关心水平、环境危害经历、环境社会规范对提升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总的频次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政府在环境政策的制定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卢春天朱晓文
- 关键词:农村居民环境问题环境认知社会规范
- 农户气候变化行为适应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北四省的调查数据被引量:2
- 2018年
- 农户的气候变化行为适应,不仅关系到自身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提高,也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通过研究中国西北四省农户气候变化行为后发现,该地区农户能够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但对不同措施的采取程度是不同的。结合型社会资本和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农户不同类型气候变化行为适应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媒介接触、技能培训和个人社会规范仅对农户气候变化主动适应和总体适应的影响达到显著程度,而桥接型社会资本对三类适应的影响均不具有显著效应。为激励农户积极采取气候变化行为,需要加大气候传播力度、丰富农户社会资本和挖掘农户自身潜力。
- 张志坚卢春天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农民环境抗争与政府治理被引量:7
- 2019年
- 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从"沉默的大多数"渐渐觉醒,其环境抗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白热化"阶段。然而,农民的自身缺陷与政府治理问题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农民通常选择体制外抗争或体制边缘抗争方式,这进一步加剧了暴力冲突或群体性事件的恶化。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制度化的方法将环境保护成效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提高农民的自组织化程度,以期达到政府、企业与农民的力量均衡,从而提高政府公信力、强化治理能力,确保政府环境治理的法治导向、民意导向和绩效导向。
- 卢春天齐晓亮
- 关键词:集体行动困境利益联盟信任危机环境善治
- 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深入了解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是正确认识和逐步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必要前提。文章从家庭调查视角出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状况是影响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丧失劳动力人数、负债状况、慢性病患者人数、家庭规模以及子女数等因素也对其有显著影响。
- 齐晓亮石靖
- 关键词:低收入群体
- 中日环境社会学理论综述及其比较被引量:10
- 2017年
- 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环境社会学已经成为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本文对日本和中国的主要环境社会学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理论背景、理论特色、理论层次和理论导向四个维度对日本和中国的环境社会学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认为中国环境社会学理论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要在扎根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最新成果,另外一方面要在保持环境社会学学科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吸取不同学科的理论发展,拓展学科的政策应用性。
- 卢春天马溯川
-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环境问题本土实践
- 公众参与视域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近年来,地方政府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普遍存在"重应对,轻预防"的倾向,公众参与难以真正实现,环境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在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根源分析与发展趋势研判的基础上,强调各主体协商参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治理,可以构建"政府+公众+第三方组织"的协商沟通平台,推动政府单向度环境整治转向"多元主体协商治理",力求促成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环境的良好局面。
- 卢春天齐晓亮
-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环境决策
- 对城市居民评价政府环保工作的综合分析——基于CGSS2003和CGSS2010数据被引量:17
- 2014年
- 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可以通过对2003年和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城市部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2003年到2010年,城市居民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非正向评价增多,正向评价减少;与中央政府的评价相比,地方政府的非正向评价比例增长幅度更大。收入低的城市居民对中央政府环保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收入高的城市居民,但是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分上,低收入城市居民的满意度低于高收入城市居民。性别对中央政府环保工作的评分有显著差别,但是在地方政府层面上,男女没有显著差别。教育、年龄和环境问题严重性感知等变量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影响具有一致性。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需切实提升环境治理水平,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以提升公众环境关心水平,同时要打破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增长机器联盟,将环境治理纳入官员绩效考评体系。
- 卢春天洪大用成功
- 关键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 美欧环境社会学理论比较分析与展望被引量:7
- 2017年
- 美欧主要环境社会学理论的探究对象都是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但是基于对环境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不同的研究取向。美国环境社会学理论更多地传承了古典社会学理论的思想,致力于寻求学科合法化和独立的依据;而欧洲环境社会学理论则更多地借鉴了现代社会学理论,并不谋求学科独立地位。前者从多维角度解释环境问题产生及其恶化的原因,而后者则关注如何通过环境改革来提升环境质量。
- 卢春天
-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古典社会学
- 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0
- 2015年
- 通过收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相关研究文献,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维度、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评价方法 3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发展趋势。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维度构建研究进展较显著,评价维度大多集中在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国内研究者对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目前尚无公认的评价体系,现有评价体系缺乏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缺乏可操作性;国外研究者对自然旅游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选择性地借鉴;融合多学科,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评价较为全面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亟需深入研究的3个方面,即注重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研究、加强环境维度指标的可测量研究和探索对全球自然保护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
- 石金莲卢春天
-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