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5Z103)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高平李大平胡吉军陶勇郭维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混合菌
  • 2篇产氢
  • 1篇丁酸
  • 1篇乙醇型发酵
  • 1篇生物降解
  • 1篇咔唑
  • 1篇微氧
  • 1篇协同降解
  • 1篇混合菌群
  • 1篇降解
  • 1篇甘露醇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3篇胡吉军
  • 3篇李大平
  • 3篇高平
  • 2篇付宁
  • 2篇贾志国
  • 2篇郭维强
  • 2篇陶勇
  • 1篇王镧
  • 1篇占国强
  • 1篇钟琦
  • 1篇陈元芬
  • 1篇张杰
  • 1篇张杰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混合菌群产氢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对产氢菌株进行筛选,得到一组可以在微氧条件下高效产氢的微生物菌群.此菌群在0-15%O2浓度下都可以产氢,具有较高的耐氧产氢特性.该混合菌群可利用甘露醇、葡萄糖、蔗糖、乳糖、淀粉为底物产氢,其中甘露醇为最适底物.最适产氢温度、pH值、初始氧气浓度分别为33℃、7.0、2.72%.在此条件下,以甘露醇为碳源(5.0g/L),产氢效率可达到324.18mL(H2)/g(甘露醇).对该产氢体系发酵末端产物的液相分析显示乙醇占76%~93%,表明该产氢体系为乙醇型发酵.通过PCR-DGGE方法进行菌群分析,发现不同初始氧浓度下菌群分布有一定差异,但克氏杆菌在各种氧浓度下的混合菌群中都占明显优势,是主要的产氢菌.
胡吉军郭维强贾志国付宁张杰张杰陶勇高平李大平
关键词:混合菌群微氧产氢乙醇型发酵甘露醇
稳定混合菌协同降解咔唑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咔唑(Carbazole,CAR)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从某炼油厂废水中筛选获得稳定的咔唑降解混合菌株.对该混合菌株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两株细菌,经生物化学和分子进化特征分析后,初步鉴定为Chryseobacterium sp.NCY和Achromobacter sp.NCW.扫描电镜显示,两株菌在含咔唑的无机盐培养基和肉膏培养基上生长时,细胞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两株细菌形成的稳定复合体在24h内对咔唑(500mgL-1)的降解率为80%,64h内降解率可达到99%以上,并释放出氨氮22.69mgL-1.纯化后的两株细菌单独以咔唑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均不能生长,推测两株菌通过协同代谢作用降解咔唑.
郭维强胡吉军陈元芬钟琦陶勇高平李大平
关键词:咔唑生物降解
光合菌群利用丁酸产氢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影响光合菌群利用丁酸产氢的主要因子:初始细胞浓度、温度、初始pH值、光照强度和丁酸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合菌群在初始细胞浓度0.2~0.3 g/L,温度30~40℃,pH 6.0~9.0,光照强度2000~8000 Lx,丁酸浓度6~30 mmol/L的范围内均可以保持较高的产氢效率.当初始细胞浓度为0.3 g/L、温度30℃、初始pH 7.0、光照强度为4000 Lx、丁酸浓度为30 mmol/L时该光合菌群具有最大产氢量364 mL,最大产氢效率5.4 mol-H_2/mol-丁酸和最大产氢速率22.2 mL/L/h.
付宁贾志国占国强胡吉军高平李大平
关键词:丁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