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9034)

作品数:19 被引量:185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乃昂张洵赫马宁刘海洋赵力强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巴丹吉林
  • 7篇巴丹吉林沙漠
  • 4篇沙漠腹地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旅游
  • 4篇保护区
  • 3篇遥感分析
  • 3篇沙漠旅游
  • 3篇湖泊
  • 2篇遥感
  • 2篇蒸发
  • 2篇气候
  • 2篇气候舒适度
  • 2篇涡度
  • 2篇涡度相关
  • 2篇国家级自然保...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貌

机构

  • 19篇兰州大学
  • 3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长春师范学院
  • 2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王乃昂
  • 7篇张洵赫
  • 4篇刘海洋
  • 4篇马宁
  • 4篇赵力强
  • 4篇黄银洲
  • 4篇王旭
  • 3篇沈士平
  • 3篇张振瑜
  • 3篇吴月
  • 3篇宁凯
  • 3篇孙杰
  • 3篇曹蕾
  • 2篇来婷婷
  • 2篇董春雨
  • 2篇高翔
  • 2篇胡文峰
  • 2篇梁晓燕
  • 2篇孟凡萍
  • 1篇张建明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泊科学
  • 2篇中国沙漠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3S技术的乌兰布和沙漠范围和面积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长期以来,乌兰布和沙漠的范围和面积存在一些争议,影响了相关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文中利用乌兰布和沙漠2010年Landsat-ETM+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考察取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基于3S技术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范围与界线进行了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最终获得2010年乌兰布和沙漠的范围与面积。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位于查哈尔苏木以北;河套平原呼和淖尔以南;哈乌拉山以东;磴口县以西。乌兰布和沙漠东西宽约139.6km,南北长约185.5km,地理位置介于39°41'07″N^40°31'14″N,105°59'45″E^106°41'53″E,面积约为0.9991万km2。
贾鹏王乃昂程弘毅李卓仑宁凯张洵赫梁晓燕牛震敏
关键词:绿洲化遥感分析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降水事件后的沙山蒸发观测被引量:13
2014年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高大沙山和湖泊的形成机理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关于高大沙山上大气降水能否入渗补给地下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沙漠腹地的2年降水观测和沙漠边缘的长时间尺度降水资料,结合概率分布模型和日降水极值重现期分析,对沙漠地区的降水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利用沙漠腹地的自动气象站和涡度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对不同等级降水事件后的沙山蒸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漠地区的降水事件可分为3类,即5mm以下的常规降水事件CP(占总降水的90%以上)、20mm左右的普通年份最大日降水OAM和数十年一遇的极端强降水事件EP.CP和OAM事件后,降水分别约需l~3d和3~4周可被蒸发出地表,EP事件后水分则需较长的时间方可蒸发出地表.三类降水事件的累积蒸发与累积降水表明,高大沙山上的大气降水对地下水没有显著补给作用.本研究对深入探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群的形成机理有重要价值.
马宁王乃昂赵力强张振瑜董春雨沈士平
关键词:降水蒸发涡度相关巴丹吉林沙漠
水足迹视角下的宁夏中卫市农业水资源利用评价被引量:15
2015年
采用水足迹对宁夏中卫市2006-2011年7类农产品的虚拟水足迹进行识别,结合脱钩系统耦合理论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卫市农作物产品的绿水、蓝水、灰水足迹和总虚拟水足迹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灰水足迹,达到10.6%;水足迹土地密度最低值出现在2008年(28.77×10~4m^3/km^2),之后呈现递增趋势,导致水资源负荷增加;农作物产量大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在种植面积未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单产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与农业经济增长间关系的扩张性"复钩"和弱"脱钩"现象有规律性,故目前的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提高利用效率为重中之重.
王旭高翔曹蕾裘骏一
关键词:水足迹农产品脱钩理论水资源利用
沙漠旅游兴起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2014年
我国沙漠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沙漠作为重要的地貌类型开始吸引中外旅游者,但由于游客到访量较小等原因,沙漠旅游并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类型而被旅游市场所接受。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旅游逐渐进入到“大众化”旅游阶段,沙漠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年接待量已经超过500万人次。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强烈刺激了沙漠景区(点)的建设,沙漠资源较为丰富的西北各省都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代表性的沙漠旅游产品。
刘海洋
关键词:沙漠旅游后现代主义思潮半干旱地区旅游市场需求地貌类型旅游类型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陆-湖面辐射收支与能量分配特征对比被引量:10
2015年
论文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陆面和湖面能量平衡系统的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之异同,评价了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与能量分配对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按"晴天—多云—阴天—降水"的顺序,陆面与湖面的总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之日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大气逆辐射则逐渐增大。湖面长波辐射亦随这一天气变化顺序逐渐增大,暗示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作用对湖水表面温度皆有影响。非降水天气时,陆面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主要部分。云和降水皆会直接影响陆面的能量分配,感热通量一般随云量的增加而减小,潜热通量则逐渐增大。湖面典型晴天的午后存在逆温现象,然降水天气时,湖面空气温度降低较快,破坏了湖面上空的逆温层,即感热通量皆为正值。湖面的潜热通量主要决定于风速,故其对天气变化响应不明显。在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共同作用下,湖面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之和大于湖面的净辐射。不同天气下陆面和湖面的波文比差异较大。陆面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与季节平均气候态相差不大,湖面的典型晴天则不具有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
马宁王乃昂黄银洲李宏宇路俊伟
关键词:陆面过程涡度相关巴丹吉林沙漠
1973-2010年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面积空间变化的遥感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利用1973、1990、2000、2010年4个时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并统计了1973 1990、1990 2000、2000 2010、19732010年4个时期湖泊面积变化信息,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面积变化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湖泊数量与面积整体表现为减小,同时也存在湖泊面积增大与湖泊新增;1973 2010年间,沙漠腹地共干涸19个湖泊、新增7个湖泊,43个湖泊萎缩、6个湖泊扩张,26个湖泊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从湖泊面积的空间变化看,面积减小的湖泊在整个湖泊区域均有分布,面积增大的湖泊较多分布于研究区东侧,且多在中东部区域外围,面积减小剧烈的湖泊在空间上有聚集分布的态势;湖泊面积变化量在整个空间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湖泊面积变化所表现的空间特征可能由于不同湖泊区域补给来源不同或不同湖泊补给方式存在差异造成的.
张振瑜王乃昂吴月沈士平张洵赫常金龙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空间自相关
近40a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2
2012年
利用1973、1990、2000年和2010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为信息源,运用目视解译和波段比值的方法得到不同时相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信息,分析其变化特征,结合沙漠周边降水数据,通过水量收支平衡关系对湖泊群变化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沙漠湖泊在各时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萎缩。1973—2010年间,湖泊总数由94个减少到82个,共减少了12个,总面积减少了3.69km2。其中,1973—1990年间湖泊萎缩最快。对沙漠湖泊面积进行统计分级后发现,湖泊的萎缩主要发生在面积小于0.2km2的湖泊中,萎缩速率由快到慢;面积大于0.9km2的湖泊面积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湖泊群面积变化基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也不是当地气候变化直接作用的结果,地下补给源水量变化是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张振瑜王乃昂马宁董春雨陈立沈士平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巴丹吉林沙漠季节冻土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连续的地温观测和2014年1月的专题考察,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属于季节冻土区,年冻结时间长达4个月.沙漠内部的局地地形和湖泊分布是影响季节冻土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迎风坡和背风坡冻土冻结深度显著大于丘间地冻结深度,湖泊的存在使湖泊周边地区最大冻结深度显著变浅.通过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地温、气温、地气温差的分析,结合我们在巴丹吉林沙漠外围发现的末次冰期砂楔群,表明我国北方沙漠在末次冰期属于不连续的多年冻土区.
宁凯王乃昂胡文峰张洵赫孙杰王旭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季节冻土地温
大夏国都统万城选址合理性辨析被引量:1
2016年
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统万城遗址,因其城宏伟的规模、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学者研究历史时期生态背景、文化、政治经济的重要时空坐标。作为大夏国都,其存续时间从公元419年至公元427年,区区9年时间,可谓"兴也勃焉,亡也忽焉"。从自然环境背景、资源承载能力、军事战略地位3方面对该城的选址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城作为大夏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的。赫连勃勃勇则勇矣,将国都定在统万城却并不具有全局思维,其自然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军事防御能力均无法满足国都设置的条件,尤其将国都设置在战争前沿,无法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建城之后多次受到北魏军队的正面攻击,并很快被攻克,大夏国因之灭亡。统万城在历史上行政地位逐渐降低,并最终淹没在黄沙之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王洪娇黄银洲冯玉静孟凡萍
关键词:统万城自然环境资源承载力军事防御毛乌素沙地
中国沙漠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被引量:34
2013年
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建立沙漠旅游气候舒适指数(DCI)模型,检验该模型后,对29个沙漠旅游发展潜力区的月度气候舒适指数进行计算。确定沙漠旅游活动"不适游因素"的阈值,并对各区4月-10月不适游天数进行统计,生成DCI修订值,再将修订后4月-10月气候舒适指数求和。得出如下结论:①11月至次年3月各沙漠区旅游气候舒适条件较差,气候舒适月份主要分布在4月-10月;②气温和风速是制约沙漠旅游开展的两个主要天气因素,不同地区的主要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③4月-10月DCI求和后,排在前四名的地区都是沙漠旅游开发较好的地区;④气候条件是沙漠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不同沙漠区应有不同的旅游发展之路。
刘海洋吴月王乃昂马宁
关键词:沙漠旅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