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2CEM007)
-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戎志丹姜广孙伟王瑞金鑫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纳米SiO_2和CaCO_3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5年
- 系统研究了双掺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水化热分析、XRD、MIP和纳米压痕等多种微观分析测试手段对其水化进程及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掺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纳米CaCO3的最佳掺量为3%-5%.纳米SiO2的高反应活性促进了早期水泥水化的进程,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反应产生C-S-H凝胶,纳米CaCO3主要起到了填充增强和晶核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下,使得复合材料结构更为密实,孔隙率进一步降低,孔径得到细化,超高密度C-S-H凝胶大量生成,界面区得以强化,异常均匀致密的微观结构使得复合材料在宏观上体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 戎志丹姜广孙伟
- 关键词:纳米SIO2纳米CACO3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纳米压痕
- 超高性能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结构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系统研究了偏高岭土对超高性能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RD、纳米压痕、SEM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揭示该材料具有超高性能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掺加偏高岭土比不掺的试件在相同养护龄期、相同纤维掺量等条件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超高性能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极低的低水胶比,其90 d水泥水化程度仅有65%左右,硬化水泥浆体中存在大量未水化的水泥颗粒,且绝大部分水化产物为UHD C-S-H凝胶;偏高岭土中存在大量的活性SiO2和Al2O3,可以促进水泥的水化,进一步填充了复合材料内部的空隙,使得材料整体的密实度得以提高,界面得以强化,从而使复合材料呈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 戎志丹姜广孙伟邱瑞金鑫
- 关键词:偏高岭土钢纤维微结构纳米压痕
- 纳米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微结构演变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应用多种微观分析测试手段,研究掺加纳米SiO2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进程及微结构.结果表明,由于纳米SiO2的高反应活性,促进了早期水泥水化的进程,纳米SiO2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5%)的提高及养护龄期的延长,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不断降低,孔径得到细化,且反应的纳米SiO2还起到颗粒增强的作用,使复合材料整体呈现出非常致密的微观结构,在宏观上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 戎志丹王瑞林发彬
-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纳米二氧化硅反应活性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微结构孔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