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5)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继刚陈金民林彩霍云龙孙向卫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2
- 2011年
- 利用2007年10月和2009年6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其中Cu、Pb、Zn、Cd、Cr、As和Hg等7种重金属元素和TOC的含量,并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u、Pb、Zn、Cd、Cr、As和Hg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43×10-6,36.85×10-6,93.48×10-6,0.17×10-6,72.91×10-6,10.60×10-6和0.043×10-6。各重金属元素空间上呈现长江口及杭州湾高、外陆架海区低的分布趋势,且总体上调查海区南部海域高于北部海域。7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为:Cu>Cr>Zn>Pb>As>Cd>Hg,其中Cu和Cr元素是主要的污染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Pb>Cr>Zn,其中Cd、Hg和Cu元素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研究区仅局部海域受到了重金属元素的污染,RI值均小于150,属低潜在生态危害的范畴。
- 白有成高生泉金海燕孙向卫李宏亮卢勇王奎陈建芳
-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福建深沪湾不同环境样品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的分布被引量:3
- 2013年
- 测定了福建省泉州深沪湾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总汞含量,测定了沉积物、生物体中的甲基汞含量.海水总汞含量范围是1.16~7.29 ng/dm3,平均值为3.32 ng/dm3.沉积物中总汞含量为0.006~0.066μg/g,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为4.7%~38.6%,该比例与总汞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840,p<0.05),这可能是因为总汞含量的升高使甲基汞合成反应受到抑制,导致反应速率降低甚至为负,即甲基汞的分解.生物体中总汞含量为0.037~0.353μg/g(干重),甲基汞含量为1.01~42.50 ng/g(干重),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为1.5%~40.4%.甲基汞含量与总汞含量显著相关(r=0.484,p<0.10);总汞含量与甲基汞占总汞比例略有相关(r=-0.293,p<0.10);甲基汞含量与其占总汞比例无相关性(r=0.061,p>0.05).可以推测,生物体中的总汞和甲基汞都是外源性的,不同生物体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变化很大.对深沪湾居民进行海产品摄入量评估,以美国EPA规定的甲基汞参考计量0.1μg/(kg.d)为标准,计算得深沪湾周边居民每周食用3次(600g)湾内的海产品是安全的,不会产生汞中毒.未来还需要测定海水中甲基汞的含量,用以计算生物富集因子,表征不同生物对甲基汞的富集程度;通过测定鱼体中的δ13C、δ15N比值来确定不同鱼类的营养级,进而研究甲基汞的生物累积效应与营养级的关系.
- 林方芳袁东星刘锡尧林珊珊冯丽凤
- 关键词:海洋化学总汞甲基汞深沪湾
- 三沙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13
- 2015年
- 研究了三沙湾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和污染情况,分别使用了主成分分析(PCA)、富集因子分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富集水平和生态风险这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主成分分析的分析将调查海域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2类.其中Cu、Pb、Zn、Cd、Cr、Hg、As和Ni均为人为来源,该来源可能与沿岸的人类活动有关.富集因子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As、Ni、Cd、Cr、Pb、Cu、Zn、Hg处于低富集状态.这说明该地区由工业活动所导致重金属污染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污染状况的发展需要及时关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80%站位(1、2、3、4、5、6、7、9、10、11、12和14)处于中等污染的生态风险水平,沉积物中Hg、Cd、As和Ni为主要生态危害的重金属元素.
- 霍云龙陈金民林彩王继刚蒋荣根杨宇晟
- 关键词:海洋化学沉积物主成分分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 福建近海几种海藻的营养成分与饲用安全评价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对福建近海浒苔、龙须菜、羊栖菜、海带等4种海藻进行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基本成分测定结果表明:4种海藻中多糖类膳食纤维和粗纤维的含量最高,二者总量均高于50%。粗蛋白质含量以浒苔、龙须菜为高(15.6%~38.2%),羊栖菜(14.6%)、海带(9.12%)较低。17种氨基酸的测定结果表明了4种海藻的氨基酸含量均较高(TAA/CP:79.8%~91.4%),必须氨基酸的比率(EAA/TAA:35.4%~40.0%、EAA/NEAA:0.55~0.67)基本符合FAO/WTO推荐的理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模式。4种海藻均属低脂产物,其脂肪酸结构体现出陆生与水生动植物油脂的共性,富含n-3PUFA。海藻中矿物元素含量极为丰富,均富含Ca、Mg、K、Na、Fe等元素;浒苔中Mg以及Fe、Zn、Cu、Mn等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高。有害元素Pb、Hg、Cd和As的含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中鱼粉的限量指标要求。因此,4种海藻均可成为一类富含膳食纤维、富含矿物元素、高蛋白、低脂的天然饲料原料,尤其是浒苔与龙须菜类。
- 林建云林涛林丽萍陈维芬贺青
- 关键词:海藻营养成分饲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