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61001)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5H指数:7
- 相关作者:唐川刘洪江贾铁飞银山朱静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全新世地貌演化被引量:23
- 2004年
- 根据对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全新世风沙和湖泊沉积记录及其沉积时代进行分析,认为全新世以来,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地貌演化经历了4个主要的发育时期:Q33~Q41湖泊地貌发育时期,Q41风沙地貌发育时期,Q42湖(河)(屠申泽)地貌发育时期和Q43风沙地貌发育时期。全新世中期屠申泽最为繁盛的时期,湖泊相互沟通,范围几乎占据了整个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之后经历了自南向北的萎缩、分化过程,而屠申泽的萎缩、分化过程正是乌兰布和沙漠晚全新世风沙地貌发育并不断扩张的过程,这是一个以自然环境变化为主因、以人为影响为辅因的变化过程。
- 贾铁飞银山
- 关键词:全新世地貌演化环境演变
- 内蒙古半干旱与干旱过渡地区沙漠化的形成时代与空间变化问题
- 关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及半干旱、干旱过渡地区沙漠化原因、发展趋势的研究,目前形成2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沙地(漠)的形成源自历史时期以来人类不合理行为影响,以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为代表的该地区沙地(漠)为汉代人为垦殖所导致...
- 贾铁飞李容全
- 文献传递
- 云南省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被引量:5
- 2001年
- 应用GIS技术建立了云南省各类岩土体类型的容重、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力学指标和地形参数的空间数据库 ,将研究区按 1km× 1km精度进行栅格剖分 ,基于Newmark斜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和GIS技术分析工具 。
- 唐川朱静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斜坡稳定性
- 乌兰布和沙漠东海子湖全新世湖相沉积结构分析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6
- 2003年
-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北部东海子湖沉积纪录,对146cm的连续沉积进行146个样品的沉积结构分析,并运用沉积结构直方图对比、平均粒径值(Mz值)、沉积物标准离差(σ1值)、风力降尘作用指标(Kd值)等方法对沉积物代表的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依据东海子湖沉积剖面的沉积结构特征,可以将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中全新世以来划分为4个环境变化阶段:①中全新世湖泊(河流 湖泊)沉积阶段,沉积纪录年龄为6550~2550aBP,是环境普遍温暖、湿润的阶段。②晚全新世风力作用渐强阶段,沉积纪录年龄为2550~1211aBP,是一个风力作用不断加强的环境变化时期。③晚全新世强风力作用阶段,沉积纪录年龄为1211~275aBP,也是乌兰布和沙漠风成沙堆积最旺盛的阶段。④近代强风力作用阶段,沉积纪录年龄为275aBP以来。这样的环境变化过程表明,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演化与中国北方环境演变的总体规律是相一致的。
- 贾铁飞银山何雨赵明包桂兰
- 关键词:湖泊沉积环境演变全新世
- 泥石流数值模拟软件包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 2000年
- 通过泥石流数值模拟的分析 ,根据面向对象系统设计方法 ,首先构造模拟类 ,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泥石流数值模拟 ,然后对泥石流数值模拟进行了类体系的分析与划定 ,按变量类型划分为3个类 ,即一维、二维、三维类 ,将模拟方法划分为类函数 ,进而建立泥石流数值模拟软件包。最后将软件包应用于昆明市东川区城区泥石流危险性分区中 ,对于泥石流的非工程防灾。
- 刘洪江唐川
- 关键词:泥石流数值模拟面向对象软件包
- 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7
- 2004年
- 云南境内的金沙江流域是斜坡不稳定的敏感区,根据1988-2000年的区域调查和统计,区内发育山地灾害点1697处,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km2的泥石流沟808条,体积大于1×104m3的滑坡580处,体积大于1000m3的崩塌309处。用于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敏感因子包括岩土体类型、山坡坡度、降雨、土地利用、地震烈度和人类活动。在对这些因子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GIS对敏感因子集成评价而产生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区面积占全区面积6464km2的8 77%,中危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1 51%,低危险区占41 12%,无危险区占8 60%。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帮助规划者或工程师在土地发展规划中选择最佳建设场所,以减轻灾害的影响。
- 唐川
- 关键词: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GIS
- GIS支持下的滇西北地区泥石流灾害评价被引量:35
- 2001年
- 滇西北地区泥石流区域分布受地貌、构造、岩性、气候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在区域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带差异性 ,泥石流灾害南部多于北部 ,西部多于东部。据本次调查 ,滇西北现有流域面积 0 .5 km2以上的泥石流沟 6 90条。本文描述了用于地理信息系统识别和定量计算不同泥石流危险区的系统方法。对泥石流灾害评价表明 :研究区高度灾害区面积约 5 413km2 ,占全区面积的 8.0 1% ;中度灾害区面积约 16 2 39km2 ,占全区总面积的 2 4.0 5 % ;低度灾害区面积 2 490 7km2 ,占全区面积的 36 .87% ;无灾害区面积 2 0 988km2 ,占全区总面积的 31.0 7%。所完成的泥石流灾害评价为全面反映灾情 ,确定减灾目标 ,优化防御措施 ,进行减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 唐川朱静
- 关键词: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灾害评价地理信息系统
- 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框架构建被引量:1
- 2001年
- 从泥石流的形成、系统的主要应用方向及东川地区的实际情况三个方面作系统分析 ,讨论了空间数据库、遥感数据库和分布式网络的建设 ,利用 3S技术建立了东川地区泥石流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有数据库管理 (数据增加、修改、显示及查询 )和数学模型 (地形模型、泥石流灾害区划、发展趋势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 ,最后将系统应用于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泥石流发生趋势分析及泥石流综合防治上。
- 刘洪江
- 关键词:泥石流信息系统
- 德国波恩地区滑坡特征与危险性评价被引量:32
- 2000年
- 阐述了德国波恩地区的地质、地貌和气象特征 ,并对可能诱发滑坡的因子进行了归纳和讨论。根据其重要性 ,这些动力因子是气候条件、人类活动和地震 ,其中冬春之交的大量降水对滑坡发生影响最大。为了满足对自然灾害预测的不断增长的紧迫要求 ,灾害评价成为帮助决策过程重要的基础工具之一 ,首先列出 1 0个因子进行滑坡敏感性分析 ,这些因子数据分别置于滑坡位置和栅格中。采用 Masamu Aniya于 1 986年建立的 FS分析方法计算滑坡敏感度 ,这种分析包含了对滑坡和栅格数据中每个属性的相对频率的计算 ,并对栅格数据中滑坡数据的相对频率进行了划分。应用数学模型和 GIS分析技术编制研究区滑坡危险性图 ,描述了在现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下的滑坡灾害敏感区。
- 唐川
- 关键词:滑坡分布
- 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8
- 2004年
- 根据东川区泥石流的成因、泥石流灾害信息源、各类数据的表达方式及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对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3S技术,在ARCVIEW的AVENUE开发语言支持下,集成各类数据,建立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最后讨论了该系统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及灾害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 刘洪江唐川
- 关键词:泥石流信息系统危险度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