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作品数:3,524 被引量:30,447H指数:66
- 相关作者:鲁剑巍李小坤蔡崇法刘凡王运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油菜谷林飞播秸秆全量还田种植模式技术要点被引量:10
- 2019年
- 水稻—油菜轮作是我国油菜种植的主要轮作方式之一。长期以来,水稻和油菜育苗移栽保障了水稻(单、双季稻)和油菜周年种植及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同时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1]。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是农事操作劳动力大量减少和轻简化种植方式普及。
- 周玮峰鲁剑巍程应德鲁明星任涛李小坤程泰夏起昕潘学艺周志华
- 关键词:轮作方式油菜种植现代农业技术农村劳动力结构秸秆全量还田
- 氮素面源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 综述了在大量施用氮肥时,氮素以径流和淋溶等形式大量损失而导致的面源污染.其后果直接造成了地表水、地面水和大气的污染,同时也影响了土壤的性质及其生产力,增加了农产品中硝酸盐的含量,而这些都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胁.并针对...
- 黄丽黄云霞
- 关键词:氮素面源污染硝酸盐
- 文献传递
- 起垄和施肥对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3年
- 通过起垄和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冷浸田改良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介于48.5~198.0 mV之间,远低于正常稻田(450~700 mV)。起垄使0~5 cm土层氧化还原电位有升高趋势,但使〉5 cm土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冷浸田还原性物质总量变化范围为5.7~15.6 cmol.kg 1(起垄试验)和7.7~16.0 cmol.kg 1(施肥试验),起垄在短期内会提高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增施钾肥、锌肥和硅肥会降低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而磷肥用量对土壤还原性物质基本无影响。0~25cm和25~50 cm土层土壤Fe2+含量平均为3 388.92 mg.kg 1和3 356.39 mg.kg 1;起垄60 d后,土壤Fe2+含量随着起垄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与不施肥(CK)、氮磷钾(NPK)处理相比,施钾量增加20%(NPK2)、增加硅肥(NPK+Si)和增加锌肥(NPK+Zn)可以大幅度降低土壤Fe2+含量;0~25 cm土层土壤Fe2+含量高于25~50 cm土层。起垄和施肥使冷浸田土壤Mn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
- 徐祥玉张志毅王娟熊又升袁家富王时秋
- 关键词:起垄施肥冷浸田氧化还原电位
- 江汉平原的芦苇土壤资源和开发利用被引量:5
- 1994年
- 研究了江汉平原芦苇土壤资源的分布特点,形成条件与肥力性质,所得结果指出了这些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提高这些土壤资源的生产力并加以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丘华昌
- 关键词:江汉平原土壤资源
- 红壤施氮对玉米水分胁迫指数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探讨干旱条件下红壤水氮管理措施,在田间遮雨小区设置连续0~32 d不灌水的7个干旱水平和N 0、140、280 kg/hm23个施氮水平的试验,研究了氮肥对夏玉米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的影响。结果表明,CWSI可以指示红壤干旱时玉米水分胁迫状况,但增施氮肥后,CWSI与产量的关系发生了偏移。在CWSI低于0.20时,增施氮肥对CWSI无明显影响;在CWSI大于0.20时,增施氮肥使玉米产量下降,高量氮肥还使CWSI上升,作物受旱加剧。说明增施氮肥对CWSI的影响因玉米干旱胁迫程度和施氮量而异。
- 陈家宙林丽蓉吕国安王双
- 关键词:红壤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夏玉米
-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肥制度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新型、高强度的种植制度,不同的养分管理措施可能影响土壤生物性质,从而影响土壤肥力.在4年大田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肥制度对土壤敏感性指标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试验设置CK(不施肥)、NP(氮、磷肥)、NK(氮、钾肥)、PK(磷、钾肥)、NPK(氮、磷、钾肥配施).结果表明,苏丹草、黑麦草试验期结束后,NP,NK,NPK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明显低于CK,PK处理.然而,NP,NK,NPK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有机质、全氮、蔗糖酶、脲酶活性均高于PK,CK处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施肥,特别是氮肥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而合理施肥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有机质、总氮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肥力.
- 李文西鲁剑巍李芳柏王燕鲁君明李小坤
- 关键词:微生物活性微生物量碳氮施肥制度
- 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气候因子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9年
- 气象因子对长江流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主产区影响很大。为明确长江流域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长江流域259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气象数据及1437个田间试验冬油菜产量数据,分析5个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低海拔区、长江上游高海拔区、长江中游二熟区、长江中游三熟区和长江下游)冬油菜生育期内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产量数据分析不同种植区油菜产量的气候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油菜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为13.2℃,≥0℃积温为3620℃,昼夜温差7.8℃,总日照时数984h,太阳辐射量为2631 MJ·m^-2。油菜生育期内热量资源呈现增加的趋势,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7℃,而昼夜温差每10年缩小0.21℃;而日照资源则逐年降低,每10年日照时数降低45h。油菜全生育期总降水量平均为680 mm,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长江流域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平均气温和≥0℃积温与产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长江中游二熟区生育前期(9月-11月)和长江中游三熟区生育后期(3月-5月)平均气温每增加0.1℃,油菜分别减产53和40 kg·hm^-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增产,其中长江上游低海拔区后期昼夜温差每增加0.1℃,产量增幅为39 kg·hm^-2;降水量与产量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后期降水量每增加10 mm,油菜减产约12~39 kg·hm^-2。从整个生育期来看,长江上游(低海拔区、高海拔区)主要影响油菜产量的气象因子为昼夜温差、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长江中游二熟区主要受气温、积温、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影响;长江中游三熟区的限制因子为气温和积温;而长江下游则受到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 丛日环张智鲁剑巍
- 关键词:冬油菜长江流域昼夜温差日照时数
- 橘园绿肥种植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以当阳凤凰山长期定位施肥柑橘试验基地为平台,进行了自然生草(NG)、人工种植光叶苕子(LP)以及光叶苕子混播于自然生草(NL)等三种绿肥处理,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土壤理化性质测定,以及q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的方法,阐明橘园土壤氨氧化微生物AOA和AOB的功能基因丰度和群落结构对不同绿肥种植处理的响应特征,并探讨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因子对它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NG,人工种植绿肥(LP和NL)对AOA和AOB数量的影响不一,LP降低了AOA和AOB的amoA基因拷贝数,NL降低了AOA-amoA但增加了AOB-amoA基因拷贝数;LP和NL中AOA的Ace指数和Chao指数显著高于NG,LP中AOB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NG,三个处理的β多样性差异显著;三种绿肥种植处理下AOA共获得119个OTU,优势门和属分别是泉古菌门和norank—Crenarchaeota,其中norank—Crenarchaeota在NG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P和NL;AOB共获得142个OTU,优势门和属分别是变形菌门和亚硝化螺菌属,其中亚硝化螺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处理中有显著差异,其LP中最高,为45.87%;Mantel检验和冗余-层次分割分析结果表明,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和组成受到绿肥种植后的植物因子(如群落高度、盖度、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根系碳氮含量等)和土壤因子(如pH、土壤含水量、总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等)的共同影响。该研究说明在橘园种植绿肥可改变地上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从而使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光叶苕子混播于自然生草的生草模式可明显增加土壤氨氧化微生物量,促进土壤的硝化作用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因此,实际应用中可优先考虑此模式。
- 魏振康王雪伍玉鹏胡荣桂姜炎彬
- 关键词:绿肥功能基因群落组成丰度
- 云南省烤烟需水量及灌溉需求指数的时空特征被引量:17
- 2015年
- 基于云南省124个农业气象站点1977—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不同时空条件下云南省烤烟生育期的需水量和灌溉需求指数,分析云南省烤烟需水量和灌溉需求指数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云南省烤烟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和大田生育期需水量分别为76.73~174.73、247.50~386.64、180.28~258.14和528.18~764.08 mm,以旺长期需水量最高;平均灌溉需求指数分别为-0.02、0.38、0.17和0.26,伸根期有效降雨量可以满足烤烟需求.云南省烤烟需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各生育期需水量气候变化趋势分别为-12.42、-21.46、-7.17和-47.15 mm·(10 a)-1.各生育期及大田生育期灌溉需求指数最小的地区为德宏,最大的为迪庆;大田生育期灌溉需求指数是负值的3个地区为德宏、西双版纳和普洱.参考作物蒸散量、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少,而灌溉需水量和灌溉需求指数却随纬度的升高而加强;有效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灌溉需水量和灌溉需求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 郑东方许嘉阳卢秀萍许自成李军营逄涛张雅杰王佩雯
- 关键词:烤烟参考作物蒸散量需水量气候变化
- 基于时空克里格的PM_(2.5)时空预测及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PM_(2.5)作为大气污染的一种,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大部分研究仅单独分析各样点PM_(2.5)浓度时间维度或空间维度特征,忽略了PM_(2.5)的时空维度变化。为综合考虑PM_(2.5)时空维度特征,该文以山东省2014年PM_(2.5)浓度监测数据为对象,建立PM_(2.5)时空变异模型,利用时空克里格法对山东省全年PM_(2.5)浓度进行时空预测,得到时空分布立方体数据,最后基于该数据,对山东省PM_(2.5)污染特征作出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山东省整体PM_(2.5)污染严重。在空间上,中西部地区PM_(2.5)浓度超过75μg/m^3的天数超过290 d,存在持续性高危污染,东部小于37.5μg/m^3的天数超过146 d,存在间歇性轻微污染,且从西至东,PM_(2.5)污染天数和程度逐渐降低,具有明显地域性污染特征;在时间上,PM_(2.5)浓度最高时间段为1、2、11和12月,最低为6-8月,各季节污染程度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研究表明时空地统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空气质量进行时空预测,是挖掘更多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信息,进行环境数据分析的有效手段。
- 梅杨党丽娜杨勇刘颖颖张若兮廖祥森张楚天
- 关键词: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