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作品数:92 被引量:318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玉珊潘郁琦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文学
  • 16篇文化科学
  • 6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0篇文学
  • 13篇小说
  • 13篇华文文学
  • 10篇作家
  • 9篇新移民
  • 8篇移民文学
  • 8篇文化
  • 7篇新闻
  • 7篇新移民文学
  • 7篇海外华文
  • 7篇海外华文文学
  • 6篇代文
  • 6篇诗学
  • 6篇文学研究
  • 6篇访谈
  • 6篇访谈录
  • 5篇电影
  • 5篇移民
  • 5篇传媒
  • 4篇叙事

机构

  • 87篇暨南大学
  • 4篇广东教育学院
  • 3篇华侨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广东第二师范...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作者

  • 10篇王列耀
  • 8篇吴奕锜
  • 7篇董天策
  • 6篇洪治纲
  • 6篇池雷鸣
  • 6篇陈伟军
  • 6篇陈涵平
  • 6篇李凤亮
  • 5篇龙扬志
  • 5篇温明明
  • 4篇蒋述卓
  • 4篇蒙星宇
  • 4篇陈玉珊
  • 3篇陈庆妃
  • 2篇饶芃子
  • 2篇朱巧云
  • 2篇陈林侠
  • 2篇杨汤琛
  • 2篇颜敏
  • 2篇闫月珍

传媒

  • 18篇暨南学报(哲...
  • 6篇华文文学
  • 4篇文艺争鸣
  • 4篇文学评论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世界华文文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花城
  • 2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岭南新闻探索
  • 2篇学术论坛
  • 2篇艺术评论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浙江学刊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江汉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15篇2010
  • 13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开放与控制之间:危机传播的基本准则与尺度——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2008年
对于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我国学界作了及时的分析评论,高度评价“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必将载入国史!”。
董天策
关键词:新闻报道地震
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论新移民文学的女性叙事被引量:6
2009年
新移民文学作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衍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寓言的性质。尤其是新移民文学中的女性叙事,以其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的运行轨迹,生动展示了后殖民语境所赋予的文化政治学方面的丰富含义。
吴奕锜陈涵平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女性叙事
20世纪90年代马华报纸与文学的互动、互塑
2015年
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显著特征是文学园地稀少、报纸副刊作用极为重要。华文报纸不仅提供了华文文学的发表园地,也提供了华文文学的生长园地及发展氛围;但马华文学与报纸的真正关系是共谋中的互动,而不是依附之。
王列耀
关键词:马华文学华文报纸互动
启蒙话语的异域回旋——论司马文森、巴人的南洋叙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司马文森与巴人基于启蒙视野而形成的南洋叙事,对晚清以来的启蒙话语既有追随、挪用,也根据异域经验进行了修正、改写,开启了华侨华人历史叙事的新起点。这种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重生、衍变过程可称为回旋。回旋是对关联与运动性的重视、强调影响的迂回路线、强调继承和流变的交织;它意味着异域经验的融入,往往不是使文学创作骤然远离原有传统,而是在传统与新的创作旨趣的融合中,开拓新的发展路径。这一类作品的价值难以在原有传统中得到准确评价,需要从异域经验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视野出发重新定位。对司马文森和巴人南洋叙事的意义探寻也是如此。
颜敏
关键词:启蒙话语司马文森巴人
无处发声的中国编剧——以《辛亥革命》剧本与电影比较为核心
2013年
一近年来,在电影产业化浪潮中,中国电影的票房屡创新高,无论是总体票房,还是单片票房都是成绩靓丽、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电影创作却陷入无限的尴尬。数量、种类虽多,但赢得观众称誉的影片越来越少,中国电影所占国内票房的比重下降。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由《卧虎藏龙》、《英雄》带热的古装武打片在2000年前后确也赢得欧美市场的青睐,但好景不长,很快就面临着亚洲其他国别电影的强势挑战,
陈林侠
关键词:电影产业化剧本编剧发声
为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知情权与表达权对舆论监督的意义
2008年
近年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一再强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本文认为,知情权与表达权的确立,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法制化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法制意义。
董天策
关键词:舆论监督知情权表达权法制保障
死亡叙事的演变与小说美学的关联--论“北美留学生小说”的死亡书写
2013年
死亡是"北美留学生小说"的重要书写主题。"死亡书写"的叙事策略呈现出变化与发展的集体趋势。在母题的不变与叙事策略的多变中,从"留学"到"学留"再到"后留学"时期的"北美留学生小说",死亡书写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蕴含着独特的精神气质与美学风格。通过"死亡书写"探析文学的叙事策略、精神气质和美学风格上的变动,具有现象学的类型分析价值。
王列耀池雷鸣
关键词:精神气质美学风格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被引量:3
2011年
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世界性和民族性交汇的特殊汉语文学空间,是一种具有跨文化特色的世界性汉语文学现象。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学研究领域,它经历了自己的初创期、拓展期,现在正步入学科建设阶段,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探讨、认识海外华文文学的特质以及它在世界华文文学发展中的价值,应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寻找和采用更多的诠释理论和方法,对这个具有多种中外文化混溶性的汉语文学"世界",进行一种学术性的文学追问、诠释和建构,展现其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程中的特殊意义。
饶芃子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多元文化混溶性
我的学术之“缘”与“路”被引量:2
2011年
我于1935年出生在广东潮州一个世代知识分子的家庭。祖父是早年上海公学的学生,外祖父是清末秀才,又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后改为北京大学),他们回潮州以后,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家乡的语文教育事业。我出生时母亲是潮安县第四女子小学校长,父亲是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学生。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离家抗日,1938年潮安县城沦陷,母亲也投身于妇女救亡工作。我跟着外祖父母逃难,并由他们抚养长大。外祖父能诗、能文,又擅长书法,是潮汕一带知名的文人和书法家。
饶芃子
关键词:外祖父母学术抗日战争京师大学堂知识分子教育事业
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被引量:3
2019年
因历史经验、社会制度、区位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大陆和台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区域间的华文文学流播具有跨语境性。对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过程和经验的清理,将敞开文学汇流过程的诸多问题和规律,有利于在世界性视野中重建华文文学研究范式,实现新的逾越。通过对总体性命名的思考、对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中诸多现象与问题的梳理,以及媒介研究视角的深入分析,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研究的对象、问题和方法逐渐清晰,为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
颜敏
关键词:华文文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