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作品数:4,005 被引量:24,068H指数:58
- 相关作者:周明国翟保平韩召军李保平胡白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禾谷镰孢菌α、β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大量制备
-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危害性极大的病害,它不仅能导致小麦产量损失,而且病原菌产生的毒素对人及牲畜有很大的毒害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轮作或免耕等耕作制度和方式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在美国中北部和加拿大南部扩展迅猛,...
- 徐建强张聪于金凤陈长军王建新周明国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原核表达
- 抗菌素Echcin及其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
- 细菌素是细菌产生的对其相近菌株起拮抗作用的抗菌素类化学物质,通常具有蛋白质性质和较窄的抑菌谱。在植物病原细菌中产细菌素的性状也很普遍。本研究室利用筛选菌株(Erwinia sp.)发酵提取称为Echcin的细菌素。采用合...
- 吴健胜王金生王宝国
- 关键词:生物防治抗菌素抑菌谱理化性质
- 文献传递
- 本土寄生蜂对移殖天敌昆虫泽兰实蝇的寄生被引量:11
- 2007年
- 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Stone)是我国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昆虫。为摸清本土寄生蜂对泽兰实蝇的寄生情况,在云南昆明市选取林下和开阔地等两种生境,分别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与邻接格子取样法,调查了紫茎泽兰的生长及感染虫瘿情况;通过饲养与解剖虫瘿,观察了寄生泽兰实蝇的本土寄生蜂种类及其寄生率。结果表明,共有6种寄生蜂从虫瘿中羽化,对虫瘿的寄生率达70%以上;其中大部分虫瘿被3种寄生蜂寄生。虽然在开阔地生境中紫茎泽兰株高和每株枝条数显著大于林下生境,植株和枝条感虫(瘿)率也显著高于林下,但寄生蜂对虫瘿的总寄生率、各种寄生蜂的寄生率在两种生境之间差异不显著。解剖表明,每虫瘿羽化出的寄生蜂数随虫瘿横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多。
- 王志飞李保平
- 关键词:紫茎泽兰泽兰实蝇杂草生物防治入侵生物学
- 黄瓜花叶病毒坏死型卫星RNA的cDNA克隆和全序列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从田间发生坏死病害的番茄病株中分离得到黄瓜花叶病毒TN分离物,经研究证实TN分离物带有1株坏死型卫星RNA(TN-SatRNA).利用已知CMV卫星RNA的两端序列作引物扩增并克隆了TN-SatRNA的cDNA.序列分析显示TN-SatRNA全长为390个核苷酸.比较TN-SatRNA与富有代表性的CMV卫星RNA的结构表明,这几种卫星RNA中具有4个结构同源区(Ⅰ:1~81nt,Ⅱ:216~261nt,Ⅲ:278~338nt;Ⅳ:349~390nt),而在82~215nt的区域几种卫星RNA的结构变化较大.在TN-SatRNA的3’端具有已报道的坏死型卫星RNA特征性序列结构.经3’RACE方法确定TN-SatRNA的3’端自然序列,与PCR扩增引物有1个核苷酸的差别.
- 程宁辉濮祖芹方中达方荣祥
-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CDNA克隆
- 江苏波纹蛾科一新记录属被引量:2
- 2010年
- 江苏波纹蛾科已知3属4种,本文报道了江苏的纪录,简述了江苏新纪录属、种及篝波纹蛾属、曲篝波纹蛾的主要鉴别特征。
- 潘以楼胡春林朱桂梅郭建陈宏州
- 16种杀菌剂对‘热研4号’王草草茎点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021年
- 由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引起的王草叶斑病,在热带地区普遍发生,导致‘热研4号’王草生长量减少、产量降低、经济效益降低。为筛选对王草叶斑病病原菌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16种杀菌剂对草茎点霉菌的毒力。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EC的EC_(50)值最小,仅为0.1379mg/L,对王草草茎点霉的毒力最强;10%苯醚甲环唑WGD、325g/L苯甲·嘧菌酯SC、125g/L氟环唑SC、22.5%啶氧菌酯SC、50%咪鲜胺锰盐WP、400g/L嘧霉胺SC和430g/L戊唑醇SC的EC50值均小于1mg/L,分别为:0.3064mg/L、0.3260mg/L、0.3548mg/L、0.4657mg/L、0.5272mg/L、0.6743mg/L和0.9974mg/L,对王草草茎点霉的毒力较强;24%腈苯唑SC、25%丙环唑EC、50%多菌灵WP、50%嘧菌酯WGD、80%代森锰锌WP和50%异菌脲WP的EC_(50)值介于1~10mg/L,分别为:1.0939mg/L、1.4405mg/L、1.6659mg/L、1.9023mg/L、7.1811mg/L和9.4764mg/L,对王草草茎点霉的毒力相对较强;70%甲基硫菌灵WP的EC50值为72.4466mg/L,对王草草茎点霉的毒力较弱。75%百菌清WP的EC50值高达985.3153mg/L,对草茎点霉的菌丝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王草叶斑病进一步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
- 何宝霞陆英黄兴林培群贺春萍吴伟怀易克贤
- 关键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 吡虫啉对白背飞虱抑食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吡虫啉对白背飞虱取食的抑制作用可以用蜜露分泌量的减少和体重的减轻来衡量。吡虫啉处理后 ,白背飞虱蜜露分泌量的减少比率随浓度的加大而上升 ,随处理后时间的推移首先表现为上升 ,到达最大值后再下降 ,最高浓度 0 .0 2 5 0mg kg处理 ,蜜露分泌量减少最显著的第 6d ,减少比率为 5 7.2 8%。与对照相比 ,吡虫啉处理后 ,白背飞虱体重的变化随浓度上升而加大 ,随时间的推移表现为持续上升 ,最高浓度 0 .0 2 5 0mg kg处理时 ,第 8d的体重减轻比率为 36.0 3%。
- 刘泽文韩召军张玲春
- 关键词:吡虫啉白背飞虱体重稻虱
- 基于HPLC-UV-QDa检测不同剂型中噻唑膦和吡虫啉
- 2024年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质谱(HPLC-UV-QDa)测定5种不同剂型产品中噻唑膦和吡虫啉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水(0.05%甲酸)为流动相,采用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结合紫外和质谱串联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0.05~50 mg/L,噻唑膦、吡虫啉的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2~0.9999和0.9991~0.9996。在0.5、50、500 mg/kg等3个添加水平下,噻唑膦、吡虫啉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2%~103.9%和94.7%~104.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4%~6.69%和1.27%~5.88%。噻唑膦和吡虫啉在5种基质中无明显基质效应,检出限分别为0.005和0.01 mg/L,定量限分别为0.02和0.04 mg/kg。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不同剂型产品中噻唑膦和吡虫啉的分析。
- 顾爱国陈昌旸刘凤琪李雪冯晨王胜录肖苏煜杨松
- 关键词:吡虫啉基质效应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测分析的研究进展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粮食和饲料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因此,开展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分析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检测法、物理化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三大类。本文按照检测方法的分类情况对DON...
- 张荣升周裕军周明国
-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单季稻区蜘蛛群落的研究多样性、优势度、排序和聚类
- 石根生张孝羲
- 关键词:群落捕食者单季稻区蜘蛛优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