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学院
- 作品数:100 被引量:108H指数:5
- 相关作者:石嵩麟陈鑫田虹宋国秀张劲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昆明学院社会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 非线性再生散度模型两种估计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介绍以RDM为随机误差的广义线性模型-非线性再生散度模型的定义,分别考虑非线性再生散度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和Bayes估计,以模拟研究和实例分析对以上估计方法加以比较说明.
- 左艳芳刘伟
- 关键词:非线性再生散度模型GIBBS抽样
- 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 2013年
-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朱玉芹
- 关键词:群众路线
- 以全球化眼光谋求新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理论前瞻
- 2008年
- 深入而全面地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的程度和水平,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使命。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成就是巨大的,事实上,改革开放的决策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家命运,并使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什么样的眼光审视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以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这是值得探索的。
- 陈鑫孙锐
- 关键词:世界眼光
- 高职与高职前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问题调查报告——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 2013年
- 要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小学中学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衔接办学模式,促进小学中学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效衔接。要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以便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资料与对策依据,提高课程实效性,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与品质。
- 毛娅萍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衔接问题
- 基于泊松分布的两种治疗方法的非劣性评价
- 2008年
- 针对在样本量不等的情况下基于泊松分布的两种治疗方法的非劣性评价问题,考虑了该问题下的Score检验、Wald检验以及对数变换的几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并以一个来自于乳腺癌研究的实际例子考察了以上这几种统计量的经验表现。
- 左艳芳何猛吴武琴
- 关键词:SCORE检验WALD检验泊松分布
- 水底地形图绘制的数学建模方法
- 2008年
- 随着相干声纳系统技术的逐步完善,为水底深度测量和水底地形图的绘制提供了依据。首先考虑现有的相干声纳系统模型,利用多波束测量方法测量水底深度,然后,在模型Ⅱ和模型Ⅲ中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所测得的水底深度值进行拟合,并利用拟合所得数据绘出水底地形剖面图、水底地形立体图,利用Matlab软件,调用griddata函数进行曲面拟合,调用contour函数绘制等高线图,从而全面了解水底地形的变化,把握水底地形的信息。
- 杨蛟雷燕
- 关键词:三次样条插值曲面拟合
- 弘扬云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引量:1
- 2015年
- 云南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凸显地域特色。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云南人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孕育了云南人特有的精神,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是云南精神的概括,高远、开放、包容,坚定、担当、务实是云南精神的基本内容,云南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云南的生动体现,是引领云南各族人民奋力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云南人的积极参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弘扬云南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日实现中国梦。
- 朱玉芹
- 关键词:践行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2008年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过程、科学涵义和理论价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 黄稳书尹国胜
- 关键词:法治理念科学涵义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法治进步
- 2008年
-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在这30年中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 李正坤
- 关键词:司法改革法制法治建设
-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思考
- 2008年
- 近年来,我国针对农业改革和增加农民收入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仍然未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拟从农业的最核心要素——土地来展开分析和讨论,指出农业建设的关键在于明确农村土地的产权归属及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并且提出对农业改革的一些思路。
- 毛娅萍
- 关键词:农村土地政策土地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