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 作品数:3,004 被引量:9,138H指数:33
- 相关作者:陈新汉陆小聪宁莉娜黄圣平刘小涛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贵州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异规、空间体验与现象学——论塞西尔·巴尔蒙德的建筑理论
- 2012年
- 塞西尔·巴尔蒙德的建筑理论所具有的现象学理念,突出展现在建筑给予人的生存体验与全新的空间体验。但如同20世纪初,现代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却无法摆脱以太假说一样,塞西尔无法对边界的意义做出异规的解释,这是其理论的局限。
- 杨庆峰陈颖
- 关键词:现象学后现代主义
- 关于“人民主体”的一些思考被引量:8
- 2014年
-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社会的主体,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它事实上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有必要从哲学上对人民主体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 陈新汉
- 关键词:人民主体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 天台智■对法华妙理的开展被引量:1
- 2006年
- 天台智的巨著《法华玄义》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诠释《法华经》之旨意的精妙,更体现在其围绕着法华妙理,而开展出中国佛教得以成立的完整佛学体系。同时,各种佛教理论亦得到了归纳、整理、总结和发扬。故此,学人欲了解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佛教的教理和教义,《法华玄义》不失为一部集大成的著作,足以从中一窥中国佛教的精髓。
- 沈海燕
- 关键词:《妙法莲华经》
- 土地聚集与大城市郊区城镇化个案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以土地为代表的生产要素的聚集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大城市郊区土地向城镇聚集,主要表现为农地特别是耕地的农转非。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是以农地和耕地的征用为代价的。随着中心城区土地资源供给的逐渐枯竭,未来的城镇化用地将主要来源于郊区耕地。随着耕地的日益减少,将出现失地农民就业难及社会保障滞后、粮食生产面积减少、新城镇社区管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为城镇化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 刘铮
- 关键词:城镇化征地农用地耕地
- 中国的安全困境及其选择
- 2014年
- 近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新安全观",以解决中国的内外两种安全。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中国国家安全体制和安全能力,用"亚洲安全观"构建新的地区安全机制。"新安全观"必为中国解决安全困境指明出路。
- 孙士庆
- 关键词:新安全观
-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被引量:5
- 2015年
- 美国新品格教育是一个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品格培育体系,得到了来自政府、社区、宗教机构等方面的支持。新品格教育以社会核心价值为指导,以生活化为导向,旨在革新传统品格教育脱离现实的弊端,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指导其在社会生活中做正确的事情。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成功经验,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德育教学方式、德育内容的改革,更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的德育生活实践,培养社会需要的道德素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参与。
- 鄢进波
- 关键词:美国新品格教育中小学德育社会实践活动
-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与社会科学的多维化被引量:2
- 1995年
-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与社会科学的多维化张春美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所使见的方法不尽相同,导致人们在认识上长期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隔裂开来,形成了各自为阵的局面。随着20世纪科技革命的深入,科学技术正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因子,不可避免地...
- 张春美
-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社会现象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家
- 解构与建构——社会哲学的后现代转向与唯物史观的实践建构被引量:1
- 2004年
- 解构,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标签。然而,解构之后留下的仅是"碎片拼图"的"集合"吗?在考察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哲学后现代转向的三个代表性理论进行概括和分析,从实践建构论的角度,提出"差异—兼容"的(全球)宏观叙事与"共识—信仰"的(本土)微观叙事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结构。
- 杨俊一
- 关键词:解构后现代主义社会哲学
- 试议“古代童谣”的哲学民众评价主体
- 2007年
- “童谣”作为一种特定的民众评价活动,其评价主体具有多层次性。评价主体的多层次性在“古代童谣”中反映特别的明显。民众评价活动是以社会群体为主体对客体进行的评价。在我国古代那些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古代童谣”其评价主体并不是少年儿童群体主体本身,而少年儿童群体主体仅仅转换为一个载体。这种民众评价主要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特定时代背景的需要。本文将从哲学民众评价论的角度出发对“古代童谣”的评价主体做一个粗浅的论述。
- 高宁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有效传播——一项基于本科生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价值主流地位,必先推动其在高校的广泛传播与接受。文章在问卷调查和访谈基础上,归纳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认知和认同情况。提出加强对受众的研究,着重发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者的作用,以有效占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主阵地。在学生中采取"朋辈教育",随意、贴近地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传播氛围。
- 顾晓英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