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

作品数:125 被引量:522H指数:12
相关作者:罗敏玉饶敏苏旭霞李秋爽万国庆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34篇生物学
  • 22篇化学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活性
  • 19篇基因
  • 18篇代谢产物
  • 12篇生物转化
  • 11篇药物
  • 11篇植物
  • 11篇生物合成
  • 11篇内生真菌
  • 10篇肿瘤
  • 10篇万古霉素
  • 10篇抗生素
  • 9篇植物内生
  • 8篇色谱
  • 8篇抗菌
  • 8篇抗肿瘤
  • 8篇发酵
  • 7篇细胞
  • 7篇耐药
  • 7篇克隆
  • 6篇链霉菌

机构

  • 114篇上海来益生物...
  • 50篇上海医药工业...
  • 2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0篇华东理工大学
  • 10篇沈阳药科大学
  • 9篇福州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医药股份...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皖西学院
  • 1篇杭州中美华东...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上海工业生物...

作者

  • 83篇陈代杰
  • 56篇戈梅
  • 14篇罗敏玉
  • 13篇杨志钧
  • 12篇殷瑜
  • 12篇钱秀萍
  • 11篇阮林高
  • 11篇朱丽
  • 8篇洪文荣
  • 8篇魏维
  • 7篇黄为一
  • 7篇许激扬
  • 6篇阮丽军
  • 6篇王旻
  • 6篇饶敏
  • 6篇江曙
  • 5篇朱宝泉
  • 5篇夏兴
  • 5篇李航
  • 4篇朱春宝

传媒

  • 30篇中国抗生素杂...
  • 7篇工业微生物
  • 6篇药物生物技术
  • 5篇中国医药工业...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世界临床药物
  • 4篇2006年全...
  • 4篇第十届全国抗...
  • 3篇国外医药(抗...
  • 2篇药学进展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复旦学报(自...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3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腥藻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从鱼腥藻7120(Anabaenasp.PCC 7120)中克隆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N-acyl--Dglucosamine 2-epimerase,AGE)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鱼腥藻染色体组扩增AGE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LY-1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利用Ni-NTA柱分离纯化。利用柱前衍生化的方法,通过HPLC检测表达产物转化N-乙酰-D-甘露糖胺(N-acyl-D-mannosamine,ManNAc)的活性,并联合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N-acetylneuraminatelyases,NAL),进行双酶转化生成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实验。结果AG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产物蛋白占总可溶性蛋白质量的18%,经纯化后得到1.6 g.L-1产物蛋白。双酶转化实验中,转化终产物Neu5Ac质量浓度为14.8 g.L-1。结论鱼腥藻7120 AG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具有活性,为双酶转化制备Neu5Ac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王立军朱丽张怡轩戈梅
关键词:N-乙酰神经氨酸双酶法
紫苏霉素抗性基因srm1的克隆及其特性研究
2005年
从伊纽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inyoensis)扩增到包含紫苏霉素抗性基因srm1的DNA序列LY102(847bp),并将其克隆到pUC19/18载体上.srm1基因是依靠它自身的启动子激活(ATG上游19bp序列),在E.coliDH5α中表达,并不受lacZ启动子的控制.其开放性阅读框长819bp,编码含273AA的多肽链.预测的Srm1蛋白序列与GrmB(来自玫瑰小单孢菌)、GrmA(来自绛红色小单孢菌)和Sgm(来自兹昂小单孢菌)的同源性依次为92%,89%和85%.srm1,grmA,grmB和sgm4个抗性基因具有相同的核糖体结合位点GGAGG,但是它们的核糖体结合位点与翻译起始密码子之间的序列互不相同.基因srm1以自阻遏方式在翻译水平上进行调节.
洪文荣朱春宝陈代杰朱宝泉
关键词:克隆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茎点霉属真菌代谢物中脂肪酸成份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一株茎点霉属内生真菌的代谢物质脂肪酸部分进行了分离。采用的两相溶剂系统为正庚烷:乙酸乙酯:甲醇:水=8.5:1:8.5:1,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分离得到三个脂肪酸组分A5、A6、A7,经高效液相分析,纯度都在99%以上,其回收率分别为96.3%、93.5%,94.8%。经EI-MS、1H-NMR测定,确定A5为硬脂酸,A6为油酸,A7为亚油酸。
王志强杨志钧陈代杰徐威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脂肪酸
参与抗生素生物合成的FADH_2依赖型卤化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从发现第一个天然卤化物到现在已有100多年了。在已发现的约4500个天然卤化物中有很多在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抗生素。直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一直认为生物卤化反应主要由卤过氧化物酶负责催化。近期在许多关于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中发现FADH2依赖型卤化酶催化的卤化反应才是许多微生物及其它生物中的主要卤化机制。本文综述了参与抗生素生物合成的FADH2依赖型卤化酶的发现,催化机制及各种来源的该类卤化酶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该类酶在组合生物合成及寻找天然卤化物等方面的应用。
李航朱丽陈代杰
关键词:抗生素卤化物
植物内生菌HCCB00167产物的发酵、分离和结构鉴定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对植物内生菌HCCB00167发酵产物酯溶性部分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制备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HCCB00167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1)、过氧化麦角甾醇(2)和4-丁基-吡啶-2-羧酸(3)。结论其中4-丁基-吡啶-2-羧酸为首次从陆生真菌中得到。
解翠华阮丽君夏焕章陈代杰葛梅
关键词:麦角甾醇
葡萄球菌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葡萄球菌素为细菌素的一种,是由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具有细菌不易产生抗性、体内无残留、对机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其开发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尚未作为抗感染药物进入临床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几种葡萄球菌素的结构特征、抗菌机制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王永亮杨志钧陈代杰
关键词:细菌素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素
一种利用荧光标记检测氨肽酶N抑制剂与肿瘤细胞结合的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利用荧光标记法检测氨肽酶抑制剂和肿瘤细胞结合的方法。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氨肽酶N抑制剂LYRM03和Bestatin,制备荧光探针FITC-LYRM03、FITC-Bestatin,应用荧光显微成像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化合物FITC-LYRM03、FITC-Bestatin对肿瘤细胞的结合与氨肽酶N抑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化合物LYRM03和Bestatin具有肿瘤细胞的氨肽酶N抑制活性,荧光标记化合物FITC-LYRM03、FITC-Bestatin能与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结论:标记化合物FITC-LYRM03、FITC-Bestatin和肿瘤细胞的结合与对肿瘤细胞的氨肽酶N抑制活性相一致。
王婷阮林高戈梅钱秀萍
关键词:氨肽酶N抑制剂BESTATIN
反义RNA介导的大肠杆菌非必需基因rpsF的基因沉默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反义RNA技术介导的大肠杆菌非必需基因rpsF基因沉默导致菌体生长受抑制的原因。【方法】将rpsF基因5'端41-230 bp的片段反向插入带有末端配对结构的反义表达载体pHN678,获得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宿主获得反义RNA菌株Escherichia.coli/pHNF,并用诱导剂IPTG诱导反义RNA表达,通过与对照菌E.coli/pHN678的液体生长状态差异判断菌体生长表型;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跟踪分析转录水平。【结果】构建了针对rpsF的反义RNA菌株,且其生长受抑制程度与IPTG浓度呈正相关。IPTG浓度为100μmol/L时,菌体生长未受抑制,但靶基因rpsF的mRNA量降低了36%,而rpsR是位于同一操纵子下游的必需基因,其转录水平却未受影响;IPTG浓度为200μmol/L时,菌体生长明显受抑制,经分析发现rpsR转录水平降低了12%。【结论】反义RNA菌株E.coli/pHNF生长受抑制的原因是由于此反义RNA引起了同一操纵子下另一必需基因rpsR的转录水平降低。
唐欣茹殷瑜戈梅陈代杰
关键词:反义RNA基因沉默操纵子
一株白僵菌对雄甾烯二酮转化产物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HCCB00059对雄甾烯二酮(4AD)进行转化,对其主要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确认转化产生四个化合物,分别为:11-羟基-睾酮、6,11-羟基睾酮、6,11-羟基-雄甾烯二酮和11-羟基-18-氧杂D扩环雄甾烯二酮。
戈梅刘靖陈代杰
关键词:生物转化白僵菌
一株链霉菌产生的抗肿瘤活性产物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对放线菌HCCBll431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2个新化合物和4个已知的化合物,经IR、MS和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出结构,分别为:3.(3-acetoxy-4.methoxy-5.meth.ylphenyl)-2-aminopropanoicacid(1)、3-(3-acetoxy-4-hydroxyl-5-methyphenyl)-2-aminopropanoieacid(2)、2'-dexoy—adenosine(3)、Cytidine(4)、Uridine(5)、2'-deoxyeytidine(6),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细胞毒活性表明,化合物1—6对不同的肿瘤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4对三种肿瘤细胞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对MCF-7的抑制作用较明显,IC50分别为7.9、10.1、9.5μg/mL。
蒋秋龙杨志钧饶敏戈梅钱秀萍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代谢产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