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作品数:52 被引量:208H指数:7
相关作者:邱录贵钱冠清梁晓岚张宇光谢云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6篇细胞
  • 26篇干细胞
  • 18篇脐带
  • 14篇脐带血
  • 11篇造血
  • 10篇脐血
  • 9篇造血干
  • 9篇造血干细胞
  • 9篇间充质干细胞
  • 9篇充质干细胞
  • 8篇基因
  • 7篇人脐
  • 7篇人脐带
  • 7篇人脐带间充质...
  • 7篇生物学
  • 7篇脐带间充质干...
  • 7篇间充质
  • 7篇骨髓
  • 6篇体外
  • 6篇干细胞移植

机构

  • 52篇天津市脐带血...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省脐带血...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9篇韩俊领
  • 17篇邱录贵
  • 15篇韩忠朝
  • 12篇李茜
  • 9篇梁晓岚
  • 6篇杨仁池
  • 6篇卢士红
  • 6篇谢云富
  • 6篇武文杰
  • 5篇于丽佳
  • 5篇孟恒星
  • 4篇杨晨
  • 4篇王征宇
  • 4篇徐斌
  • 4篇赵英新
  • 4篇郑以州
  • 4篇刘拥军
  • 4篇杨俊晔
  • 4篇李宗金
  • 4篇杨静波

传媒

  • 13篇生物医学工程...
  • 7篇天津市生物医...
  • 6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现代仪器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天津市生物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LA基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本研究探讨HLA基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型技术,对8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HLA基因分型,分析HLA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A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A-A*2301(1.84%)、B*5501(4.36%)、DRB1*0901(23.49%)基因频率明显增高,相对危险性(relativerisk,RR分别为5.0253、3.3645和2.1269,χ2为4.6634、6.3120、9.1511)(p<0.01)。AA组DRB1*1301基因频率(1.2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其RR为0.2257,χ2=6.66294(p<0.01)。结论:HLA-A*2301、B*5501、DRB1*0901基因可分别作为AA发病的危险标志,而DRB1*1301可作为AA的保护标志。
梁晓岚邱录贵孙乐静于丽佳韩俊领李茜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HLA基因基因频率
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对胎儿骨髓造血和内皮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正>目的研究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emangiopoietin,HAPO)对胎儿骨髓细胞的作用,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液体培养、半固体培养、MTT 方法、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组化、显微镜观察照相等...
卢士红刘拥军闫凤英杨仁池任倩杨晨张磊任贺韩忠朝
文献传递
天津地区2854份脐血HLA-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杨丛林杨丛林梁晓岚王晓静燕丽王晓静王晓静
关键词:脐血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天津3000份脐带血HLA单体型多态性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对3000份脐带血HLA-AB和ABDR单体型频率进行计算,找出分布特征,预计不同型别的患者找到相同供者的可能性。方法用方根法、四格表、2×2×2表对3000份脐带血HLA -AB和ABDR单体型频率进行计算。结果计算出AB单体型372种,>1%的25种,以A30B13居多。ABDR单体型2753种,>0.5%的27种,以A30B13DR7居多。与美国资料相比接近亚裔美国人,与台湾资料相比接近北方汉族人。结论根据ABDR单体型频率计算出的表型例数与实际查询结果大致相同。这说明计算出的单体型频率基本正确。HLA- AB和AB -DR单体型频率貌反映出了天津脐血库的特征。
杨丛林梁晓岚邱录贵韩俊领谢云富闫凤英韩忠朝
关键词:单体型频率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2
2009年
背景:由于大量获取骨髓细胞存在困难,并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年龄的增加出现数量及分化潜能下降,因此需要寻找其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目的:优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条件,进一步明确其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9/2008-03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17份脐带标本取自健康足月新生儿,由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提供。方法:脐带采集后在6h内分别用植块法、胶原酶消化法、胶原酶与胰酶联合消化法进行分离培养,于培养第14天计数集落数,超过50个细胞计为集落。当细胞达70%~80%融合时,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混合消化,以(2.5~5.0)×103/cm2密度传代培养。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不同培养方法所获贴壁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产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增殖活性、免疫表型,特异性染色方法鉴定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植块法培养6~10d可见成纤维样细胞从植块边缘爬出,形态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散在分布或形成小克隆,原代可获得(5.2±1.7)×105个贴壁细胞/0.5cm脐带组织,至少可稳定传15代,平均每代扩增6.2倍,在原代细胞克隆数、细胞产率、传代时间及扩增倍数上与胶原酶消化法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胶原酶与胰酶联合消化法接种后未见明显贴壁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倍增时间为45h,72.09%细胞处于G0/G1期,不表达造血细胞及内皮细胞标记,高表达整合素和黏附分子CD44,CD90,CD95以及CD73,CD105,在特定诱导条件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成骨及成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结论:应用植块法可以从人脐带组织中简便高效地分离出一群具有高增殖活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免疫表型类似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徐燕李长虹孟恒星郝牧邱录贵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新生儿脐血ABO血型鉴定结果质量控制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本研究探讨一种新生儿脐带血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试验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对不能定出结果的疑难血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PCR-SSP)作进一步确认。结果表明:在76120例脐血ABO血型正定型鉴定中,检出78例ABO血型弱抗原反应和难以判定血型结果的疑难标本(1‰),经复查排除了弱凝集反应30例。检测260例脐血ABO血型反定型,相符血型148例(56.92%),不相符血型112例(43.08%)。PCR-SSP基因分型检测58例中45例血清学表型结果与基因分型结果一致,3例表型结果与基因定型结果不相符,10例正反定型不相符标本,基因分型结果与正定型完全一致。结论:采用红细胞抗原(正定型)方法结合DNA基因分型技术检测新生儿脐带血抗原反应弱、抗体效价低的ABO血型质控效果好,是一种高效、灵敏的质量控制方法,适用于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的鉴定。
刘兰婷梁晓岚韩俊领李茜邱录贵于丽佳孙乐静杜颖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血ABO血型鉴定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的经典来源。近年研究显示,人脐带中也存在大量间充质干细胞,由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相对纯净、含量丰富以及免疫原性低等优点,正逐渐成为间充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其生物学特征、优势以及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前景等予以综述。
宋希拿何祎韩俊领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
脐带血采集方法及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脐带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在治疗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等疾病方面,它是除骨髓及外周血外的另一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由于移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输入的脐带血中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因此如何提高脐带血采集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采集方式对采集质量的影响,得出结论,即在经阴道顺产的情况下,体内采集法可比体外采集法获得更多的采集量、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细胞数(CFUs),但在剖腹产时两种采集方法产生相似的结果。随后分析了一些常见的产科和胎儿因素对采集质量的影响,发现胎盘重量和出生体重是采集质量的最佳衡量标准。
于丽佳韩俊领
关键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人脐带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将剔除动静脉的新鲜人脐带组织切成小块培养,得到贴壁细胞;经传代培养、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检测后,再以不同方案诱导向其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培养5~7 d后,有细胞从组织块中游出。细胞传代培养达23代后无明显的形态和增殖能力改变。细胞周期分析表明,80%以上的细胞都处于G0~G1期。流式细胞检测表明,这些细胞表达CD13、CD29、CD44、CD90、CD105和CD166等MSCs标志物。经神经分化诱导后,部分细胞呈现出与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类似的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第二神经分化诱导方案优于第一方案,其NSE和MBP阳性细胞分别达80.8%±3.9%、4.2%±1.3%,但未能见到GFAP阳性细胞。RT-PCR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神经标志物的表达。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备选来源。
范存刚张庆俊韩忠朝
关键词:神经细胞分化人脐带细胞周期细胞生活周期
我国公共脐血库提供的脐血进行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分析我国公共脐血库提供的脐血用于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我国公共脐血库脐血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12月因恶性血液病接受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sUCBT)治疗的409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对各脐血库脐血在冷冻前、复苏后的总有核细胞数(TNC)、CD34^+细胞数、细胞回收率与移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9份脐血分别来自我国7家(8个)公共脐血库.409份脐血TNC在冷冻前、小管复苏后及大袋复苏后的均数分别为18.5×10^8/L、16.34×10^8/L和15.86×10^8/L,小管复苏后及大袋复苏后的TNC数量较冷冻前均显著减少(P=0.000).小管复苏后和大袋复苏后的TNC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5%和85.9%,各脐血库间回收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冷冻前与小管复苏后的CD34^+细胞数均数分别为11.18×10^6/L和8.68×10^6/L(P=0.000),小管复苏后CD34^+细胞的平均回收率为80.75%,各脐血库间的CD34^+细胞数回收率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409例受者移植后42 d粒系累积植入率为95.4%,植入时间中位数为17 d(11~38 d),移植后120 d血小板累积植入率为84.6%,植入时间中位数为36 d(14~93 d),移植后60 d红系累积植入率为92%,植入时间中位数为22 d(9~60 d),各脐血库脐血在移植后粒系、血小板和红系累积植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1,P=0.0002).移植后100 d受者Ⅱ~Ⅳ度和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分别为28.63%和15.7%,各脐血库脐血在移植后aGVHD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9,P=0.68);409例受者移植后3年白血病复发率为15.89%,总体存活率(OS)为66.7%,无白血病复发存活率(DFS)为59%,无GVHD及白血病复发存活率(GRFS)为54.3%,各脐血库脐血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OS、DFS及GRFS的差异
李建军刘会兰朱小玉汤宝林宋闿迪郑昌成耿良权童娟张磊张旭晗魏伟陆薇周峰吴洁莹陈强余亚圣蒋中法杨俊晔孙自敏
关键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