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8 被引量:301H指数:9
相关作者:何百成孙文娟刘映孜刘荣兴廖云鹏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8篇细胞
  • 14篇结肠
  • 13篇增殖
  • 13篇结肠癌
  • 13篇肠癌
  • 10篇骨形态
  • 9篇增殖抑制
  • 9篇人结肠癌
  • 7篇小鼠
  • 7篇干细胞
  • 6篇形态发生蛋白
  • 6篇色谱
  • 6篇细胞增殖
  • 6篇骨形态发生蛋...
  • 6篇分化
  • 5篇凋亡
  • 5篇慢性
  • 5篇骨形态蛋白
  • 5篇癌细胞
  • 4篇药物

机构

  • 65篇重庆市生物化...
  • 50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出入境检...
  • 2篇苏州大学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2篇遵义市妇幼保...
  • 2篇重庆海关技术...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杭州海关技术...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徐州工业职业...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十堰市妇幼保...

作者

  • 22篇何百成
  • 7篇母昭德
  • 7篇孙文娟
  • 7篇邵英
  • 7篇任文艳
  • 7篇刘荣兴
  • 6篇周林云
  • 6篇廖云鹏
  • 5篇邓萍
  • 5篇冯涛
  • 4篇王国民
  • 4篇蒋君好
  • 4篇曹淑瑞
  • 4篇周歧新
  • 4篇周岐新
  • 4篇邱红梅
  • 4篇李洋
  • 4篇蒋启华
  • 4篇刘颖菊
  • 4篇王涵

传媒

  • 20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计算机与应用...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成药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凌草甲素抑制SW620结肠癌细胞增殖与激活BMP7-p53通路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Westernblot以及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方法来分析验证ORI对SW620的增殖抑制以及诱导凋亡作用。结果ORI(5、10、15、...
马妍刘荣兴朱茄慧王涵廖云鹏任文艳周林云何百成孙文娟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人结肠癌细胞抑制增殖BMP7
白藜芦醇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促进骨形态蛋白9及其受体表达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骨形态蛋白9(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 9,BMP9)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与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Lo 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Lo Vo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es在Lo Vo细胞中对BMP9表达的影响,以及对BMP9的受体ALK2和ALK3表达的影响。采用ALK2和ALK3的抑制剂,通过结晶紫染色分析BMP9介导Res抑制Lo Vo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明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o Vo细胞增殖,并诱导Lo Vo细胞发生S期阻滞;Res呈浓度依赖性增加Lo Vo细胞凋亡比例;Res促进BMP9的mRNA表达并明显增加其蛋白水平;外源性过表达BMP9能增强Res对Lo Vo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Res能诱导BMP9的受体ALK2和ALK3的mRNA表达,抑制ALK2和ALK3能明显促进Lo Vo细胞增殖,并减弱Res对Lo 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Res对Lo Vo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Res促进BMP9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曾于桦邵英李洋陈前昭任文艳周林云周益刘荣兴何百成
关键词:白藜芦醇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抑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97种化学药物的质谱数据库并定性分析保健品中的化学药物
2024年
取2.00 g样品置于5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 mL提取剂[片剂、胶囊、粉末和口服液样品提取剂为乙腈;保健酒样品提取剂为体积比60∶39∶1的乙腈-水-甲酸混合溶液;软凝胶、保健茶叶样品提取剂为6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涡旋混匀,振荡30 min,于4℃以转速3500 r·min^(-1)离心3 min,取上清液于40℃氮气吹至近干,加入1 m L提取剂涡旋溶解30 s,过0.22μm尼龙滤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 HRMS)分析滤液中97种化学药物。以Hypersil GOLD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甲醇溶液-2.0 mmol·L^(-1)乙酸铵溶液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HESI)源,一级质谱全扫描(Full MS)模式下的分辨率为70000,离子注入时间(IT)为100 ms;数据依赖的二级质谱扫描(dd-MS2)模式下的分辨率为17500,IT为50 ms。结果表明,97种化学药物在固体基质(片剂、胶囊、粉末)、口服液、保健酒、保健茶叶和软凝胶中的检出限分别为1.22~68.20μg·kg^(-1),2.25~101.41μg·kg^(-1),1.38~39.80μg·kg^(-1),2.70~93.52μg·kg^(-1),2.50~71.76μg·kg^(-1)。方法用于50个保健品的分析,其中5个样品中检出苯丙酸诺龙、乙酸甲羟孕酮、扑热息痛和美伐他汀。
燕传勇燕传勇马璐瑶郗存显郭思言张文华母昭德
关键词:保健品化学药物
L-苏氨酸卟啉锌配合物结构及ECD谱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在B3LYP和混合基组(C,H原子采用6-31G(d);Zn、N、O采用6-311++G(2d,p))水平对L-苏氨酸卟啉锌(L-Thr-TPPZnII)的基态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以优化得到的稳定构型为基础,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在相同基组水平进行了电子圆二色谱(ECD)研究,根据计算获得的电子跃迁吸收波长(λ)和电子旋转强度(R)拟合得到了ECD谱.除吸收峰位置有一定的蓝移外,计算获得的ECD谱带形与实验谱基本吻合.通过跃迁性质分析对实验光谱进行了理论解析.理论研究发现L-Thr-TPP ZnII的ECD谱吸收带主要来源于分子内的π→π*的荷移跃迁.353 nm处的负性Cotton效应具有明显的分子内电子转移特征,电子从卟啉环向氨基酸残基转移.
周辉蒋启华蒋君好邓萍
关键词:L-苏氨酸锌卟啉圆二色谱
IL-3在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中的信号转导被引量:9
2006年
IL-3又称多克隆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正性调节因子。它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生长、分化信号,调控造血干细胞生存、增殖及向各系血细胞分化、成熟。本文就IL-3在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中的有关信号转导作一综述。
官涛王莎莉王亚平
关键词:IL-3造血干细胞信号转导
Effects of cilnidipine and L-typ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on renal function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trials
2015年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ilnidipine and L-typ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L-type CCBs) on renal functi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of cilnidipine and L-type CCBs 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from Pubmed, Embase, Google Scholar, CNKI, Science Direct, Ebsco, Springer, Ovid, Cochrane Library, Medline, VIP and Wanfang databases(from the date of databases' establishment to September 2014). Data were independently evaluated following the Jadad standard. The percentage changes of serum creatinine(SCr) value,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UPE), urinary protein/creatinine ratio(UPCR) an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 pre- and post-treatment were extracted for the subsequent meta-analysis. The mean difference(MD) and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 were determined using RevM an 5.3 software. A total of 10 RCTs of high quality were included and analyzed by fixedor random-effect mode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PE(MD = –36.59, 95% CI: –70.85, –2.33) or UPCR(MD = –46.56, 95% CI: –88.50, –4.62)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cilnidipine compared with L-type CCBs. However, suc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detected in reduction of SCr(MD = 0.01, 95% CI: –2.97, 2.98) or eG FR(MD = 1.56, 95% CI: –0.19, 3.31). Compared with L-type CCBs, cilnidipine was mo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proteinuria or preventing the proteinuria progression. In addition, we did not fi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r and eG F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叶晓春董志赵春景李頔钱妍
关键词:CILNIDIPINEMETA-ANALYSIS
TPPFe(Ⅱ)、L-Thr-TPPFe(Ⅱ)的电子结构特征及其载氧功能模拟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和混合基组(Fe(Ⅱ)采用赝式基组Lan2dz;C、H原子采用6-31G(d);N、O采用6-311++G(2d,p))对卟啉亚铁(TPPFe(Ⅱ))、L-苏氨酸卟啉亚铁(L-Thr-TPPFe(Ⅱ))的电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为了模拟真实的体内环境和实验条件,理论计算采用了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模拟CHCl3和H2O的溶剂效应.在优化获得稳定构型的基础上,采用Multiwfn软件对获得的波函数进行了拓扑分析和静电势研究,获得了键鞍点电荷密度和分子表观静电势数据.利用VMD软件绘制得到了表观静电势分布图.研究发现:(1)苏氨酸残基中的羰基O原子与Fe(Ⅱ)原子形成配位键,H(7)与N(1)之间存在分子内氢键;以上作用使得卟吩环扭曲变形.(2)苏氨酸残基与Fe(Ⅱ)配位后可减弱O2和Fe(Ⅱ)的配位作用,有利于O2的离去.(3)溶剂效应主要使分子内氢键作用减弱,卟吩环扭曲程度增加;减弱苏氨酸残基与Fe(Ⅱ)的配位作用,增强O2与Fe(Ⅱ)的配位作用.(4)L-ThrTPPFe(Ⅱ)的表观静电势的负值区域主要集中在O原子、N原子附近和苯环的轴面,分别体现了孤对电子和π电子的贡献;正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苯环H原子和Fe(Ⅱ)附近区域;中心Fe(Ⅱ)处存在具有较大的表观静电势,容易与O2配位.
蒋君好周辉蒋启华邓萍
关键词:铁卟啉L-苏氨酸电子结构
五味子丙素立体异构体ECD谱的理论研究
201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五味子丙素的一个立体异构体的基态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以优化得到的稳定构型为基础,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在相同基组水平进行了电子圆二色谱(ECD)研究,根据计算获得的电子跃迁吸收波长(λ)和电子旋转强度(R)拟合得到了理论ECD谱。理论研究发现:甲醇溶液中,2个苯环之间扭曲形成的二面角∠C(2)-C(1)-C(8)-C(7)约为64°;计算获得的理论ECD谱吸收峰略红移,各谱带形状与实验谱吻合较好。通过对相关跃迁性质的分析发现,理论ECD谱的吸收峰1主要由自于HOMO-2→LUMO和HOMO-2→LUMO+1的电子跃迁贡献;吸收峰2的吸收主要由HOMO→LUMO的电子跃迁贡献。这些结论对深入理解五味子丙素异构体的电子结构和手征光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邓萍
关键词:圆二色谱
骨形态蛋白9诱导干细胞骨向分化与环氧酶-2及PI3K/Akt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骨形态蛋白9(BMP9)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对PI3K/Akt信号的激活与环氧酶-2(COX-2)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化学发光法或定量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骨桥素(OPN)、骨钙素(OCN)、COX-2、Akt1/2和磷酸化Akt1/2(pAkt1/2)水平,RT-PCR检测COX-2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分别检测COX-2的表达水平以及Akt1/2的磷酸化水平,用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盐沉积。结果 BMP9在C2C12细胞中明显增加ALP活性,促进OPN和OCN表达以及钙盐沉积;BMP9对Akt1/2总蛋白无明显影响,能明显增加Akt1/2磷酸化水平,PI3K抑制剂呈浓度依赖性减弱BMP9诱导ALP活性增加。BMP9在C2C12细胞中促进COX-2表达,抑制COX-2明显减弱BMP9在C2C12细胞中诱导ALP活性增加和钙盐沉积的作用。外源性过表达COX-2促进BMP9诱导p-Akt1/2水平增加,而抑制COX-2则明显减弱BMP9诱导Akt1/2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 BMP9在诱导干细胞成骨化过程中对PI3K/Akt信号的激活可能与其促进COX-2表达有关。
李洋陈前昭邵英曾于桦任文艳刘荣兴何百成
关键词:干细胞PI3K/AKT环氧酶-2
罗格列酮与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定向骨分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干细胞定向骨分化的影响,并初步解析这一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定量PCR、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相关成骨与成脂分化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利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Runx2的转录水平以及BMP/Smad信号的激活情况。结果在C2C12、C3H10T1/2和MEFs中,PPARγ以及RAR和RXR各亚型受体均有表达。单独使用RSG或ATRA均能增加MEFs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且RSG能明显增加ATRA所诱导的ALP活性。RSG或ATRA单独应用不能诱导钙盐沉积,两者合用不但增加OPN和OCN的表达,而且还诱导钙盐沉积。RSG可诱导脂滴生成,ATRA不能诱导脂滴生成,且抑制RSG促进脂滴生成的作用。RSG在MEFs中促进C/EBPα表达,但ATRA能抑制RSG的这种作用。ATRA与RSG合用可促进MEFs中Runx2的蛋白表达。同时,ATRA与RSG合用增加了MEFs中BMP/Smad的转录和Smad1/5/8的磷酸化水平,同时也增加了Smad6的mRNA表达,但对Samd7的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RSG与ATRA合用能诱导MEFs定向骨分化,该作用可能与ATRA抑制RSG诱导的成脂分化,并增加BMP/Smad信号转导活性有关。
王涵邵英朱茄慧廖云鹏马妍任文艳周林云吴柯吴柯
关键词:罗格列酮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成脂分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