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咸宁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作品数:18 被引量:95H指数:5
相关作者:贾光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干细胞
  • 7篇肌细胞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骨髓间充质
  • 7篇分化
  • 7篇充质干细胞
  • 6篇心肌
  • 6篇细胞因子
  • 6篇骨髓间充质干...
  • 6篇干细胞因子
  • 4篇心肌细胞
  • 4篇血管
  • 4篇向心
  • 3篇增殖
  • 3篇细胞分化
  • 3篇细胞集落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集落刺...
  • 3篇集落

机构

  • 18篇咸宁学院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作者

  • 14篇鲍翠玉
  • 9篇郭军
  • 7篇马业新
  • 6篇郑敏
  • 6篇贾光宏
  • 4篇林国生
  • 3篇赵骥
  • 3篇杨波
  • 2篇汪蕾
  • 2篇刘维新
  • 1篇程芳洲
  • 1篇柯俊
  • 1篇陈红光
  • 1篇李庚山
  • 1篇郑珊
  • 1篇汪新亮
  • 1篇吴基良
  • 1篇唐国华
  • 1篇周云
  • 1篇马世玉

传媒

  • 6篇咸宁学院学报...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细胞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干细胞因子(SC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增殖及促进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CF组、G-CSF组和SCF+G-CSF联合处理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代MSCs细胞周期。用DAPI(25mg/L)标记的P4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在共培养的第1d至第5d用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心肌特异性肌节肌球蛋白重链(MHC)、肌钙蛋白T(TnT)的表达,统计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MSCs百分率。结果:(1)SCF和G-CSF联合应用能明显诱导MSCs进入S期,单因子SCF组和G-CSF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促进MSCs由G0/G1期进入S期(P<0.01)。(2)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后,SCF和G-CSF联合组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MHC及TnT的阳性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细胞因子组MSCs的心肌特异性蛋白MHC及TnT的阳性表达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CF和G-CSF对MSCs具有促增殖、促分化的作用。
鲍翠玉郭军马业新郑敏赵骥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心肌细胞
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ALT、AST的影响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观察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建立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发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LT、AST。结果大蒜多糖C能使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ALT、AST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性作用。
赵骥郑敏鲍翠玉陈红光汪新亮郑珊
关键词:免疫性肝损伤AST大蒜多糖ALT肝组织丙氨酸转氨酶
骨髓间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发生环境依赖性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在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下机械牵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股、胫骨的骨髓液,加入培养基(H—DMEM、10%FBS),接种于35mm培养皿,CO2培养箱培养。通过不断的换液与传代逐渐纯...
鲍翠玉郭军马业新程芳洲
文献传递
粘着斑激酶磷酸化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新生内膜中细胞增生程度的相关性(英文)
2007年
背景: 粘着斑激酶磷酸化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在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 粘着斑激酶是否参与、介导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 分析粘着斑激酶磷酸化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的关系。设计: 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 咸宁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材料: 实验于 2005- 03/05 在武汉同济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 Wistar 大鼠 40 只, 动物实验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方法: ①将 40 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5 组(n =8), 即非内皮剥脱对照组、内皮剥脱术后 4 d、8 d、16 d 和 24 d 组。②后 4 组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术后再狭窄模型, 分别于术后 4, 8, 16 和 24 d 取内膜剥脱部位血管段进行形态学观察, 以出现形态学变化作为模型成功的依据; 应用 Western blolt 方法检测粘着斑激酶总含量及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含量。以结扎左颈总动脉的大鼠胸腹主动脉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 各组大鼠主动脉粘着斑激酶及磷酸化粘着斑激酶表达水平。结果: 40 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非内皮剥脱对照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可检测到少量粘着斑激酶, 主要是以非磷酸化形式存在; 内皮剥脱术后 4 d 组粘着斑激酶和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内皮剥脱对照组(P < 0.05) 。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 粘着斑激酶和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含量显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粘着斑激酶在术后第 8 天达到峰值,一直持续到术后第 16 天, 此后开始下降; 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峰值出现在术后 16 d, 在峰值水平上持续时间较短。②形态学观察显示, 术后 8 d 可见新生内膜中局灶性细胞增殖, 术后 16~24 d 内膜呈弥漫性增厚。结论: 粘着斑激酶参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
鲍翠玉程芳洲柯俊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蛋白激酶类医用植入体
干细胞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 (stemcellfactor,SCF)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在共培养前用DAPI标记MSCs,心肌细胞在培养的第 3天与MSCs共培养。对照组 :未施加任何干预的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 ;研究组 :使用SCF对大鼠在体动员 ,提取其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用数码显微摄像及免疫荧光技术分别记录和检测心肌特异性肌节肌球蛋白重链 (cardiacmyosinheavychainα/ β,MHCα/ β)、肌钙蛋白T(troponinT ,TnT)的表达 ,分析DAPI-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百分率。 结果 在共培养的第 2 ,3天 ,SCF处理的DAPI-MSCs表达MHC的阳性百分率为 (1 96± 0 33) %和 (4 76± 0 32 )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0 5 2± 0 2 1) %和 (1 2 5± 0 4 7) % (P <0 0 1) ;在共培养的第 3,4 ,5天DAPI-MSCs表达TnT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 (1 10± 0 15 ) % ,(2 6 4± 0 18) %和 (5 4 3± 0 2 4 )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0 ,(1 2 7± 0 13) %和 (1 32±0 2 5 ) % (P <0 0 1)。结论 SCF对MSCs具有促分化作用。
鲍翠玉郭军贾光宏马业新
关键词:干细胞因子MSC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F百分率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是携带治疗目的基因的有效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则可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和表达场所实验选择携带绿包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体外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转染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1/12在咸宁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内科实验室完成清洁级成年SD大鼠6只.由武汉大学医学院试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由北京本元正阳基因技术公司提供,基因启动子为CMV,有效滴度4×10^(11)v.g/mL。全骨髓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中培养.扩增纯化至第3代。按感染复数分别为10~2.10~3.10~4,10~5 v.g/cell加入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于4,8,24、48 h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腺相关病毒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状态,随机记录200个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表达率.计算感染效率。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效率:感染复数为10~3.10~4,10~5 v.g/cell时.转染8 h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其中105 v.g/cell感染效果最佳.于转染48 h时荧光强度达最高值.感染效率约28%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筛选后检测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率达98%。结论:介导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简便易行,感染复数为10~5v.g/cell时效果较佳,目的基因表达稳定,用于后续基因治疗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鲍翠玉郭军郑敏马世玉
关键词:重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间充质干细胞转染
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干细胞因子 (SCF)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MSCs均采用全骨髓法提取 ,通过换液传代逐渐纯化细胞 ,取传 4代的MSCs,在共培养前用DAPI标记 ,心肌细胞在培养的第 3d与MSCs共培养。对照组 :未施加任何干预的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 ;实验组 :联合使用G CSF和SCF对大鼠在体动员 ,提取其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前测定心肌细胞的活力 ,在共培养第 3、4、5d用免疫荧光标记肌钙蛋白T ,分析DAPI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百分率。结果 :在共培养的第3、4、5d ,G CSF和SCF处理的DAPI MSCs的分化率分别为 (1.2 4± 0 .16 ) %、(3.4 6± 0 .2 1) %、(7.2 1± 0 .11)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0、(1.2 7± 0 .13) %、(1.32± 0 .2 5 ) %。结论 ::G CSF和SCF对MSCs具有促分化作用。
郭军贾光宏林国生鲍翠玉汪蕾杨波刘维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干细胞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干细胞因子(SC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增殖及促进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SCF+G—CSF联合组和对照组, 每组12只,SCF+G...
鲍翠玉马业新郭军郑敏
文献传递
社会学视野的医患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医患关系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并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相关因素的发展而变化,受社会各因素的影响。构建新的医患关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调节、改善这些因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唯有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医患关系。
鲍翠玉
关键词:医患关系社会因素社会学
心肌缺血再灌时内皮功能紊乱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时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探讨通过保护内皮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 3 0min再灌注不同时间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经舌下静脉注入卡托普利作干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循环内皮细胞 (CEC)并计数、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内皮素(ET)值。TUNEL标记凋亡细胞计算出阳性细胞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结果①缺血再灌组随再灌时间延长 ,CEC、ET逐渐增多 ,NO逐渐下降且心肌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 ;与缺血再灌组比 ,卡托普利干预各组CEC、ET下降 ,NO减少 ,心肌细胞凋亡率均下降 ;同时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缺血再灌心肌受损、可见部分心肌细胞呈现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 ,用CPT干预后心肌损伤有一定减轻。②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血中NO含量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 ;ET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结论①缺血再灌注时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心肌细胞凋亡 ;卡托普利可改善内皮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
鲍翠玉李庚山唐国华郑敏周云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内皮功能紊乱心肌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