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

作品数:100 被引量:263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富永吴良冰乐茂华卓建民张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学研究院深圳市水务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水利工程
  • 19篇建筑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深圳河
  • 12篇地基
  • 9篇深圳河工程
  • 9篇河工
  • 8篇软基
  • 7篇河道
  • 7篇防洪
  • 6篇砂石桩
  • 6篇深圳河治理
  • 6篇湿地
  • 6篇四期工程
  • 6篇土工
  • 6篇土工合成
  • 6篇土工合成材料
  • 6篇污染
  • 6篇洪水
  • 6篇复合地基
  • 5篇堤防
  • 5篇生态系统
  • 4篇地基处理

机构

  • 100篇深圳市治理深...
  • 7篇南京水利科学...
  • 7篇学研究院
  • 4篇深圳市水务局
  • 2篇长江水利委员...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水利水...
  • 1篇山东省水利勘...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铁十二局集...
  • 1篇山东省水利厅
  • 1篇东江环保股份...
  • 1篇深圳市勘察测...
  • 1篇珠江流域水环...

作者

  • 12篇王富永
  • 9篇吴良冰
  • 9篇乐茂华
  • 8篇张华
  • 7篇卓建民
  • 7篇赵维炳
  • 7篇顾培
  • 6篇姚丽娟
  • 5篇吴国诚
  • 5篇张礼卫
  • 5篇程万钊
  • 4篇熊华武
  • 4篇唐彤芝
  • 4篇李斌华
  • 4篇李长兴
  • 4篇段余杰
  • 4篇陈子珊
  • 3篇高长胜
  • 3篇周立
  • 3篇李晓刚

传媒

  • 14篇中国农村水利...
  • 8篇水利水电技术
  • 8篇人民长江
  • 7篇广东水利水电
  • 5篇水利水电快报
  • 5篇人民珠江
  • 3篇水利建设与管...
  • 3篇2009年全...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中国水利
  • 2篇山西建筑
  • 2篇中南水力发电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力发电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8篇2002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筋碎石复合体的大三轴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室内大三轴试验对不同密度与不同加筋层数的加筋碎石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加筋复合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并对试验结果与加筋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的加筋效果与加筋层、填料密度以及加筋材料等有关,加筋土的加筋机理符合“准粘聚力”理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设计与施工。
乐茂华高长胜赵维炳顾培
关键词:应力应变特性
浅析深港治理深圳河工程管理模式
2001年
治理深圳河工程是国内首例由两个不同制度的地方政府合作进行的界河整治工程。工程建设者们积极应用国际工程先进经验,结合国情与工程特殊性,有管理机构、工程招投标、合同体系、工程管理方面敢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较好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与管理任务。
张华沈利
关键词:深圳河工程管理
深圳河防洪能力的研究
本文基于深圳河流域的MIKE 11水文/水力学模型,对深圳河现状条件下的防洪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深圳河干流淤积后的防洪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对提高深圳河防洪能力的各种工程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关于深圳河防洪能力建设的有关建议。
吴良冰徐照明何勇
关键词:防洪能力水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袖阀管注浆法在深圳河堤岸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2012年
以工程实例介绍了应用袖阀管注浆技术的原理、施工过程、注意事项及注浆效果。并证实了采用袖阀管灌浆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能较好地控制注浆范围和注浆压力,可进行重复注浆,且发生冒浆与串浆的可能性很小,它的设计和实施都比一般的灌浆要严密,并能确保质量和工期。
胡满堂
关键词:袖阀管注浆地基加固
深圳河河口近10年典型污染物通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根据2008-2017年连续水文观测数据和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LOADEST模型模拟估算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净通量,得到深圳河河口近10年主要污染物通量的变化规律。结合降水和流域内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分析影响污染物通量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2008-2017年深圳河河口断面各污染物入湾净通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总体水质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目标要求。2)2008-2017年各污染物净通量的季节性差异逐年变小。3)COD净通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较强,说明其污染来源多为非点源;总氮、氨氮和总磷净通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说明其污染来源多为点源。4)污染物净通量与污水处理量明显负相关,说明提高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和污水出水水质有助于河流水质的改善。
喻一宋芳赵志杰秦华鹏段余杰姚丽娟王政君
关键词:污染物通量污水处理
底泥再悬浮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城市水体黑臭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水体中的悬浮物是水体污染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典型黑臭河流底泥和上覆水构建试验系统,研究底泥再悬浮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底泥再悬浮后,上覆水中颗粒物粒径立即显著升高,上覆水透明度急剧降低至10 cm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至15~22 mg·L^(-1),氧化还原电位低于-12 m V,溶解氧低于1.1 mg·L^(-1),底层水体溶解氧甚至低于0.2 mg·L^(-1)。这表明底泥再悬浮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沉降前期,上覆水中颗粒物粒径(D50)随沉降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而在沉降中后期,水柱中各取样点颗粒物粒径稳定在3~4μm(D50)的小粒径水平,维持时间可达20-100 h。随着再悬浮次数增加,水柱恢复澄清的时间延长。底泥再悬浮使水中大粒径颗粒物加速沉降,水体浑浊程度的改善时间缩短,但对致黑的小粒径颗粒物影响较小,与此同时水体褪黑所需时间延长。随着底泥再悬浮-沉降次数的增加,水中硝酸盐氮、磷酸盐、CODCr的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其中,硝酸盐氮由0.4 mg·L^(-1)升高至0.7 mg·L^(-1),磷酸盐由0.2 mg·L^(-1)升高至1.2 mg·L^(-1),COD_(Cr)由370 mg·L^(-1)升高至524 mg·L^(-1),增幅分别为75%、500%、42%。底泥再悬浮会进一步加剧底泥中污染物向上覆水的释放。
段余杰刘小宁陈光耀张奇琦周奎宇陶益张锡辉
关键词:黑臭水体底泥再悬浮上覆水氮磷
深圳河干、支流泥沙特性及淤积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深圳河一、二期工程完工后 ,经过近 2年的运行 ,河道淤积严重 ,大大降低了设计防洪标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收集整理深圳河已有水文、泥沙、地形与潮汐资料 ,分析了深圳河干、支流泥沙特性及淤积现状 ,对深圳河的泥沙特性及淤积规律进行研究 ,并结合深圳河水动力特性及具体地形、水文等情况 ,对深圳河清淤方式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张华
关键词:泥沙淤积河床悬移质泥沙
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堤防软基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法——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法及其在水利防洪堤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现场原位观测和试验,研究了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孔压消散、桩土应力分担及承载力特性,结果表明混凝土芯砂石桩强度高,排水固结能力强,能迅速提高桩间土强度和承载力,应用于水利堤防工程既能控制堤防深厚软基的工后沉降,又能提高堤防边坡的稳定性,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程万钊乐茂华王富永赵维炳唐彤芝平克磊
关键词: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
深圳河治理第三期工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1999年
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三期工程受边境地区周边条件的限制, 工程实施条件非常复杂, 设计难度大。物理模型试验工作中, 采用相互补充和验证的3 个模型设计较好的解决了工程设计所关注的问题, 为工程布置和重要过境设施的改建方案比选提供了设计依据。
周立
关键词:河道整治物理模型水工模型试验
漫滩恒定明渠水流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18
2003年
采用Naot Rodi代数应力模型(N R模型),结合非均匀交错网格下的混合有限分析法(HFAM)来计算漫滩水流的三维流动。为了得到稳定的收敛解,作了两点改进:其一为非均匀网格中数值离散的导数项二阶格式的引入;其二为复式断面分块耦合技术的采用。给出了漫滩水流主流速等值线、二次流的断面分布、垂线平均流速的横向分布以及主槽与全断面流量比随相对水深的变化规律。部分结果与实验资料的对比,表明N R模型和HFAM能较好地用于研究漫滩水流流速、流量和水位的关系。
槐文信陈文学童汉毅卓建民
关键词:明渠水流三维数值模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