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223 被引量:7,656H指数:30
相关作者:李忠海钟海雁周文化杨涛付湘晋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3篇期刊文章
  • 8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3篇农业科学
  • 79篇医药卫生
  • 70篇文化科学
  • 60篇化学工程
  • 60篇理学
  • 33篇生物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子电信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4篇食品
  • 97篇活性
  • 90篇抗氧化
  • 71篇淀粉
  • 62篇色谱
  • 57篇相色谱
  • 57篇米糠
  • 53篇发酵
  • 51篇多酚
  • 50篇大米
  • 48篇教学
  • 47篇膳食纤维
  • 46篇茶籽
  • 41篇油茶籽
  • 40篇籽油
  • 38篇液相色谱
  • 38篇油茶
  • 36篇抗氧化活性
  • 36篇高效液相
  • 32篇蛋白

机构

  • 1,206篇中南林业科技...
  • 4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4篇华南理工大学
  • 23篇湖南化工职业...
  • 23篇教育部
  • 21篇中国林业科学...
  • 20篇江南大学
  • 19篇吉首大学
  • 18篇长沙理工大学
  • 16篇西藏农牧学院
  • 15篇华中农业大学
  • 13篇国家粮食和物...
  • 1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1篇长沙环境保护...
  • 10篇湖南省农业科...
  • 10篇中南大学
  • 8篇广东省农业科...
  • 8篇邵阳学院
  • 8篇国家林业局
  • 8篇湖南应用技术...

作者

  • 218篇林亲录
  • 191篇李忠海
  • 145篇钟海雁
  • 136篇周文化
  • 73篇付湘晋
  • 67篇吴伟
  • 56篇任国谱
  • 49篇周波
  • 43篇龚吉军
  • 43篇曹清明
  • 41篇吴跃
  • 39篇陆俊
  • 38篇杨涛
  • 37篇黄亮
  • 32篇李安平
  • 32篇彭湘莲
  • 31篇肖华西
  • 30篇任佳丽
  • 27篇丁玉琴
  • 25篇刘芳

传媒

  • 191篇食品与机械
  • 91篇食品工业科技
  • 87篇中国粮油学报
  • 86篇食品科学
  • 66篇粮食与油脂
  • 38篇食品科技
  • 35篇中国油脂
  • 28篇食品研究与开...
  • 28篇中国食品学报
  • 27篇食品工业
  • 26篇中南林业科技...
  • 22篇中国酿造
  • 2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1篇中国乳品工业
  • 21篇现代食品科技
  • 20篇经济林研究
  • 19篇食品安全质量...
  • 18篇农产品加工
  • 12篇粮食与饲料工...
  • 11篇中国食物与营...

年份

  • 15篇2024
  • 98篇2023
  • 58篇2022
  • 74篇2021
  • 62篇2020
  • 66篇2019
  • 52篇2018
  • 81篇2017
  • 80篇2016
  • 61篇2015
  • 75篇2014
  • 96篇2013
  • 72篇2012
  • 69篇2011
  • 72篇2010
  • 63篇2009
  • 46篇2008
  • 49篇2007
  • 17篇2006
1,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剂浸提高谷维素稻米油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溶剂浸取法提取稻米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溶剂种类、浸提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稻米油的出油率及其谷维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高谷维素稻米油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提溶剂异丙醇和六号溶剂等比混合、浸提温度40℃、液料比5mL/g和浸出时间70min。在该条件下,稻米油的提取率为16.20%,谷维素含量为1.3739%。
谢莹林亲录吴伟
关键词:稻米油溶剂浸提得率谷维素
多酚在加热条件下对茶油脂肪酸和甘三酯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外源性多酚的添加对茶油p-茴香胺值以及脂肪酸和甘三酯变化的影响。【方法】在茶油中添加了5种不同种类多酚并在180℃条件下分别加热0、6、12、18、24 h,通过测定p-茴香胺值和脂肪酸以及甘三酯的变化对比了在高温条件下多酚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加热时间达到24 h时,对照组茶油的p-茴香胺值的增加量高达26.56,而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组别分别只增加了5.40、0.98、8.60、3.66、9.01。在加热24 h后,对照组的不饱和脂肪酸损失率为15.33%,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组别分别下降了8.41%、8.15%、10.96%、9.79%和13.58%,对照组的总甘三酯含量降低了18.11%,而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茶油总甘三酯分别降低了8.35%、8.13%、12.05%、10.03%和14.26%,此外多酚的存在对加热条件下不同种类甘三酯的衰减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多酚在高温条件下对茶油p-茴香胺值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油在高温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不饱和脂肪酸和甘三酯含量均会有所下降,多酚的加入能明显降低茶油在加热过程中脂肪酸和甘三酯的损失。
熊颖李亚茹钟海雁龙奇志
关键词:茶油高温多酚
诱变法选育产耐酸α-淀粉酶菌株的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以黑曲霉AS-Y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及2种方法组合诱变以达到提高其产耐酸α-淀粉酶的能力。结果表明:利用紫外线与甲基磺酸乙酯相结合的复合诱变法,可以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较稳定的产耐酸α-淀粉酶菌株AS-EUⅢ,其酶活由野生株的64.3U/g增至突变株的198.8U/g。
刘永乐李忠海杨培华俞健
关键词:甲基磺酸乙酯耐酸性Α-淀粉酶
正二十八烷醇抑制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及其分子机理被引量:1
2017年
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为诱导剂,建立ICR小鼠结肠炎症模型,评估二十八烷醇的抗炎功效与分子机理。结果发现:二十八烷醇能显著改善结肠炎症小鼠的健康状况,减少DAI评分,减轻病理组织的损伤,改善炎症相关生化指标。RT-qPCR分析发现,二十八烷醇可使结肠组织前体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NOS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降低,Westem blot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二十八烷醇抑制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功效。
郭天一罗非君王龙石立民
关键词:二十八烷醇炎症因子分子机理
明胶用量及其与卡拉胶复配对奶冻品质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奶冻在储存过程中常出现失水现象,为提高奶冻贮藏中的品质和保水性。[方法]以不同时间下奶冻质构特性、持水力、感官品质指标评价奶冻品质,探究明胶添加量以及明胶-卡拉胶复配对奶冻品质的影响。[结果]随明胶添加量增大,水析率、回复性和弹性逐渐减小,硬度和咀嚼度逐渐增大,感官品质先提升后下降,明胶添加量为1.8%时奶冻品质最好;在总胶体用量为1.8%情况下,卡拉胶比例增大,水析率和弹性变化幅度小,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咀嚼度先减小后增大,回复性减小,感官品质先降低后提升最后持续降低,卡拉胶比例为7%时其奶冻品质最好。[结论]1.8%的胶体添加量下添加7%的卡拉胶与明胶复配提高了奶冻的贮藏品质,胶体复配可改善奶冻贮藏中品质下降问题。
郭元博王思婷张成薛婧龙肇
关键词:奶冻明胶卡拉胶质构特性感官特性
零余子粗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零余子粗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超声功率与提取时间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设计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1(mL/g)、超声功率760 W、提取时间23 min,粗多糖得率可达60.68%,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03%,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度,采用响应面法对零余子多糖超声波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合理可行。
任佳丽黄仁贵李忠海
关键词:粗多糖零余子超声波
乳制品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维生素C是乳制品中常见的营养强化剂,但其理化性质不稳定,在加工及储藏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造成损失。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降解产物会对乳制品的营养品质造成不利影响。概述日光、热杀菌方式、金属离子、储藏条件、添加形式、包装、初始添加量、酶及其他氧化还原因子等因素对乳制品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条件下其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减少损失,避免盲目增大添加量的合理途径作出展望。
刘奕博任国谱
关键词:维生素C乳制品稳定性降解产物
猕猴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被引量:9
2019年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与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对猕猴桃果实中酚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共获得8种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出7种化合物,分别为:新绿原酸(化合物1)、咖啡酸-3-O-葡萄糖苷(化合物2)、2-O-咖啡酰基苏糖酸(化合物3)、表儿茶素(化合物5)、原花青素C1(化合物6)、Malaxinic acid(化合物7)、槲皮苷(化合物8)。化合物4经初步推测为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化合物2、5、6、7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都有清除效果,清除能力排序为:原花青素C1>表儿茶素>咖啡酸-3-O-葡萄糖苷>Malaxinic acid。
张云刘芳卜范文陆英徐海汤佳乐尹春峰林文力
关键词:猕猴桃多酚抗氧化活性
相转移催化分离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随意甲基化β-环糊精(RM-β-CD)为相转移催化剂,经加成、水解等反应分离山苍子油中的柠檬醛;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其分离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3h,RM-β-CD用量为柠檬醛物质的量的0.65%(摩尔分数),反应温度15.0℃,该条件下柠檬醛纯度为96.50%,平均得率为86.60%,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简便的分离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方法。
付红军彭湘莲旷春桃钟海雁
关键词:山苍子油柠檬醛相转移催化
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大米淀粉制取高麦芽糖浆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大米淀粉制取高麦芽糖浆,对液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液化液的DE值在11%时对制取高麦芽糖浆最有利,其工艺最佳条件为:每1 g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为12 U,大米淀粉浆液的质量分数为20%,液化温度为95℃、pH值为6.5、液化时间10 min。
陈辉林亲录田蔚
关键词:大米淀粉高麦芽糖浆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DE值
共1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