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632 被引量:3,226H指数:22
相关作者:蒋福升余勤朱振洪唐利华杨贞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7篇期刊文章
  • 8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9篇医药卫生
  • 51篇生物学
  • 51篇文化科学
  • 24篇农业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理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2篇细胞
  • 64篇蛋白
  • 41篇蛋白质
  • 41篇蛋白质组
  • 41篇白质
  • 38篇肿瘤
  • 37篇教学
  • 29篇活性
  • 28篇姜黄素
  • 23篇血管
  • 22篇通路
  • 22篇内皮
  • 22篇抗肿瘤
  • 21篇凋亡
  • 21篇乳腺
  • 21篇内皮细胞
  • 18篇动脉
  • 18篇药理
  • 18篇分子
  • 16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597篇浙江中医药大...
  • 29篇浙江大学
  • 17篇浙江中医药大...
  • 1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2篇浙江省中医院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吉林大学中日...
  • 8篇浙江省人民医...
  • 5篇澳门大学
  • 5篇杭州市中医院
  • 5篇浙江省中药研...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4篇浙江省疾病预...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3篇贵州大学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浙江理工大学
  • 3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2篇沃兴德
  • 78篇卢德赵
  • 52篇窦晓兵
  • 48篇丁志山
  • 44篇程东庆
  • 37篇蒋福升
  • 37篇袁小凤
  • 35篇杨贞
  • 31篇范春雷
  • 30篇许健
  • 26篇田男
  • 23篇黄燕芬
  • 23篇唐利华
  • 21篇柴惠
  • 19篇陈宜涛
  • 19篇赵伟春
  • 19篇张林
  • 18篇沃立科
  • 18篇胡林峰
  • 17篇丁滨

传媒

  • 65篇浙江中医药大...
  • 25篇中华中医药学...
  • 18篇中国中药杂志
  • 17篇浙江临床医学
  • 17篇现代生物医学...
  • 14篇中草药
  • 13篇中国药理学通...
  • 12篇中药材
  • 11篇教书育人(高...
  • 10篇海外文摘
  • 10篇2014年第...
  • 9篇中国动脉硬化...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8篇医学研究杂志
  • 7篇中成药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中国药学杂志
  • 6篇中国现代应用...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科技通报

年份

  • 18篇2024
  • 12篇2023
  • 26篇2022
  • 22篇2021
  • 27篇2020
  • 38篇2019
  • 32篇2018
  • 37篇2017
  • 32篇2016
  • 29篇2015
  • 66篇2014
  • 23篇2013
  • 46篇2012
  • 36篇2011
  • 31篇2010
  • 38篇2009
  • 53篇2008
  • 17篇2007
  • 14篇2006
6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贝母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及抑菌活性菌株Aspergillus sp.BJ7性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分离筛选浙贝母内生真菌并对抑菌活性菌株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印迹对照法从浙贝母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对活性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绘制抑菌活性变化曲线、培养基消耗曲线和次生代谢产物浓度变化曲线,利用高效发酵体系对Aspergillussp.BJ7进行发酵,将发酵液进行分离浓缩,并利用石油醚、乙酸乙脂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结果:分离得到36种,内生真菌,其中叶中14种,茎中9种,地下鳞茎中13种。发现地下鳞茎中分离的BJ7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经鉴定,该活性菌株的外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曲霉属有极高的相似性,初步确定为As-pergillussp.BJ7。发酵9天时BJ7的抑菌效果最好;发酵液分离浓缩后仅在正丁醇层出现抑菌效果,且当温度大于50℃时浓缩液失去抑菌活性,BJ7菌丝体提取液与碘化铋钾试剂反应结果呈阳性。结论:浙贝母分离得到了36种内生真菌,其抑菌活性菌株BJ7抑菌活性较高,其抑菌活性物质极性较大且热不稳定,具有产生生物碱的能力。
高俊杰袁小凤刘文洪马丽芳黄文龙李宗元徐旭婷
中药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郭晋祥丁志山
关键词:中药血管生成
药用真菌雷丸菌丝冻干粉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雷丸菌丝冻干粉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通过深层液体发酵获取雷丸菌丝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以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ICR小鼠进行灌胃,采用一次性给药方式给药,连续观察14天。实验结束后取血清,测ALT和AST,取肝、心、脾、肺、肾5脏器进行石蜡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各实验组均未见小鼠死亡,但用药组小鼠表现行为异常。病理切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小鼠脾脏有极轻微病变,但未见细胞坏死;其余脏器未见异常。AST和ALT分析显示,各处理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雷丸菌丝冻干粉对小鼠有极轻微毒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毒性的原因。
周晓芳陈宜涛林美爱王伟剑吴银萍潘佩蕾
关键词:雷丸菌丝急性毒性试验
佛手柑内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凋亡的机制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究佛手柑内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Hep G2和Hep3B凋亡的机制。方法:设立佛手柑内酯(5,50,200μmol·L-1)组和空白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佛手柑内酯作用Hep G2和Hep3B细胞24,48 h细胞增殖;磷脂结合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相关m RNA和蛋白的表达含量;进行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各组Hep G2和Hep3B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与效果。结果:MTT实验表明,佛手柑内酯能明显抑制Hep G2和Hep3B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佛手柑内酯200μmol·L-1组作用于Hep G2和Hep3B细胞48 h,有明显促凋亡作用(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佛手柑内酯可以上调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量(P <0. 05),并且下调B淋巴细胞瘤-2(Bcl-2),PI3K蛋白表达(P <0. 05);Real-time PCR显示PI3K,Akt m 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 05);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的结果显示,随着佛手柑内酯浓度的增加,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呈递减趋势,且佛手柑内酯200μmol·L-1组作用降低明显(P <0. 05)。结论:佛手柑内酯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Hep3B的增殖存在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Hep G2和Hep3B细胞的凋亡。
赵丽萍王超田男范春雷
关键词:佛手柑内酯信号通路
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组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相关性的多肽性因子,它们通过前体蛋白的切割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蛋白,为不同的神经细胞亚群提供营养支持,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认为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不具有生理功能,最近的研究则表明,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具有不同于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至少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大量存在于细胞外,它们通过与p75NTR和sortilin受体组成三聚体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这一机制可能与神经发育时调节神经细胞的比例,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某些人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此外,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还可能具有其他未知的新功能,对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使人们对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新药物、新疗法的开发与研究。
樊拥军许健
关键词:凋亡P75^NTRSORTILIN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与成效被引量:6
2016年
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合成反应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建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介绍改革措施与方法,并从学生认可度、学业成绩、学评教结果等方面总结改革成效。
何洁吴昊宋忠诚
关键词:药物合成反应学业评价
miR-3175/SIX5轴调节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2022年
[目的]探讨miR-3175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胶质瘤细胞与人正常胶质细胞中miR-3175的表达水平。向胶质瘤细胞株中转染miR-3175 mimics和inhibitors后,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各组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以Transwell实验对细胞迁移能力进行评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使用miRTarBase和TargetScan预测软件对miR-3175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免疫印迹法和Real-time qPCR分析miR-3175和sineoculis同源异型盒同源物5(sineoculis homeobox homologue 5,SIX5)的相互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免疫印迹法分析SIX5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将pCDNA3.4-SIX5、pCDNA3.4-SIX5+miR-3175 mimics和miR-3175mimics分别转染到胶质瘤细胞,以MTT法、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175及其靶基因SIX5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Real-time qPCR结果表明,胶质瘤细胞中miR-3175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人正常胶质细胞组,呈低表达(P<0.01);细胞体外转染实验表明,上调miR-3175能够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能够通过将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诱导其凋亡(P<0.05,P<0.01);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果显示SIX5可能是miR-3175的潜在靶基因,免疫印迹法、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eal-time qPCR结果进一步证明SIX5与miR-3175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细胞体外转染实验结果发现,转染pCDNA3.4-SIX5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P<0.01),凋亡率下降(P<0.05,P<0.01),而且可以削弱miR-3175对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结论] miR-3175在胶质瘤细胞中显著低表达,并抑制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能的
吕旭阳孙江川董玥胡林峰钱颖范春雷田男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增殖迁移
2012年—2022年丽水地区NDM菌株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背景:NDM型碳青霉烯酶属于金属β内酰胺酶,可高效水解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导致临床抗感染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尽管前期研究提示,产NDM菌株在我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菌(CRE)菌株中...
徐建芬赵赟安黄建胜武蓉珍赵志钢柴惠
关键词:耐药性
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姜黄素是姜黄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临床应用广泛。但姜黄素水溶性差、体内生物利用率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认为深入研究姜黄素的构效关系并尝试改造姜黄素的结构、研究姜黄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可使姜黄素有望成为防治癌症、心血管疾病、关节炎、阿尔兹海默症、甚至艾滋病的新药。
程东庆沃兴德
关键词:姜黄素构效关系生物活性
Micro RNA在酒精性肝病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张福利潘然杜仲燕于晨辉田男窦晓兵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