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固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2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杜文军张飞杨永李晓勇刘志君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结核
  • 4篇结核病
  • 2篇疑似
  • 2篇疫情
  • 2篇预防接种
  • 2篇中毒
  • 2篇疟疾
  • 2篇疟疾流行
  • 2篇偶合
  • 2篇项目实施
  • 2篇消毒
  • 2篇流动人口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接种
  • 2篇结核病防治
  • 2篇化学物
  • 2篇化学物品
  • 2篇成年居民
  • 1篇毒效

机构

  • 23篇固镇县疾病预...
  • 2篇蚌埠市疾病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20篇杜文军
  • 8篇张飞
  • 7篇杨永
  • 5篇李晓勇
  • 4篇刘志君
  • 3篇陈青松
  • 2篇王祥
  • 2篇王迎春
  • 2篇杨义
  • 2篇钱青文
  • 2篇徐文新
  • 2篇孟庆军
  • 1篇付连国
  • 1篇姚荣英
  • 1篇刘志荣
  • 1篇牛欣
  • 1篇查震球
  • 1篇何泽民
  • 1篇张建明
  • 1篇李卫

传媒

  • 14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镇县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2013年
目的探索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方法和策略,促进固镇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实现。方法通过结防机构、健康体检机构、医疗机构的密切协作,实施流动人口可疑结核病患者转诊、追踪,提高患者发现水平;延长门诊服务时间,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就诊、治疗激励机制和心理支持,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愈率。结果流动人口可疑结核病患者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水平明显提高,分别达到33.3%、100.0%,总体到位率92.3%,与同期户籍人口结核病患者及疑似患者转诊追踪总体到位率93.4%接近;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发现与同期相比提高260.0%,治愈率达到90.3%。结论固镇县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取得较好效果,防治策略值得在其他市县借鉴推广;由于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难度大,在考核、评价不同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时,宜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分开考核评价。
杜文军陈青松钱青文
关键词:结核人口统计学健康教育
应用GPS技术控制疟疾服药范围的研究
杜文军刘志君杨永王祥王迎春
该项目根据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系统分析上报的疟疾病人,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对全县2005年-2007年所有病人居信地、自然村轮廓和自然村居住范围内水体记录兴趣点(mark)和轨迹(track)。结合GPS定位结果分别于2...
关键词:
关于一起疑似化学物品环己酮中毒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毒危险化学物质生产与储存规模加大,危险源相应增多,使人们面临突发性化学危害事件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为了了解三名患者中毒原因,以及森泽木制品工艺厂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管理情况,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
杜文军张飞李晓勇
文献传递
1起戊肝死亡病例的调查报告
2013年
目的研究居民肝炎发病及健康携带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并依据血清学实验结果确认。结果共调查1040份标本,戊肝病毒携带者101人,其中老年人占83.17%;有10人肝功能不正常,未发现重叠感染者。结论戊肝在禹庙村及其周边区域有高发趋势;居民饮水、饮食卫生及生活垃圾处理等状况不容乐观。
张飞杜文军刘志君杨义
关键词:肝炎
2000~2009年安徽固镇县疟疾监测报告被引量:2
2010年
安徽同镇县地处淮北平原南部,人口61余万,辖11个乡镇,225个行政村.属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单一间日疟流行区,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大流行,通过积极防治,上世纪90年代疟疾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控制在2/10万以下,但从2000年开始疟疾疫情呈迅速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不断扩大.为有效的控制疫情,探明疟疾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了解全县疟疾的控制效果,为制订今后的疟防措施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现对近10年来的疟疾监测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杜文军杨永
关键词:疟疾发病率疟疾流行控制疫情疟疾疫情淮北平原间日疟
固镇县成年居民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2019年
目的掌握固镇县成年居民血糖现状及糖尿病(DM)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8年10月固镇县≥18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糖监测。结果共监测FPG 616人、2hPG 563人,18~44岁人群占比22.1%,45岁以上人群占比77.9%。NFG 479人,占比77.8%;AFBG137人,占比22.2%。2hPG正常血糖343人,占比60.9%;异常血糖220人,占比39.1%。研究对象IFG、IGT和DM构成比随年龄增长上升,且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报DM患者46人(7.5%),实际DM人群总数为116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镇县DM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应提高监测水平,扩大宣传和检测力度,为DM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张飞张钊杨永
关键词:成年血糖
固镇县2005-2007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及控制措施
2009年
目的了解固镇县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疟疾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7年的疟疾病例和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固镇县的疟疾疫情从2005年开始上升后,2007年出现下降(发病率10.26/万),年龄最小的1个月,最大的89岁,发病率最低的是0~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其次为20~29岁这个年龄;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8、9月份;疟疾诊断时间逐年缩短,从2005年的3.83 d,降为2007年的3.28 d(F=13.721,P〈0.05)。结论固镇县的疟疾防治工作应紧紧围绕有效控制传染源这一核心来进行。
杜文军王祥刘志君杨永何泽民
关键词:疟疾
固镇县居民饮水含氟量筛查结果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固镇县居民饮水含氟分布情况和改水降氟工程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改水降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筛查,采集5份手压井水样做氟化物含量测定。结果共调查自然村1 155个,其中水氟超标自然村486个,占42.08%;有6个乡镇一半以上的自然村水氟超标;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率为3.96%;结论饮水含氟量超标现象在全县境内广泛流行;超高水氟所占比例低;改水降氟工程使用效果不理想。
张飞
关键词:水氟改水降氟
固镇县农民工等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固镇县农民工、学生和常住居民3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农民工、学生和常住居民3类人群共500人,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3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0.8%。对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的知晓率最高,为91.2%;对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最低,仅为44.2%。不同文化程度者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不同,文盲知晓率最低,为38.9%。30~39岁人群知晓率较高(76.9%),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群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8.5%和50.0%。99.8%人群最希望通过电视获得艾滋病知识,其次是希望通过医生和宣传栏广告获得艾滋病知识。结论固镇县3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要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遏制艾滋病向一般人群蔓延。
杜文军孟庆军王迎春
关键词:农民工艾滋病知晓率
1例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后偶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2014年2月26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1例疑似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例报告后,县CDC随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资料来源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个案报告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1.2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
杜文军李卫张飞
关键词:预防接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