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作品数:361 被引量:1,065H指数:15
- 相关作者:刘勇王军姚艺君赵晓楠李秀军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重庆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梁祝风波”被引量:2
- 2003年
- 本文对围绕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在两位作者之间产生的分歧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论及《梁祝》产生的经过及成功经验,并对事件进行了反思。
- 徐天祥
- 关键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曲家出版工作
- 跨越神圣与凡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丧仪音乐活动的调查与诠释被引量:5
- 2011年
- 花腰彝丧葬仪式覆盖于音声符号环境中,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以音乐学研究为基点,以人类学视野为方法,探究仪式中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以"近信仰"———"远信仰"为两级变量,厘清仪式与仪式音乐之关系,以音乐民族志的描述展开记录与思考,解读尼苏人文化遗存在丧仪音乐方面的密码,探究花腰彝民间信仰的形成、执行与发展。
- 苏毅苗姚艺君
- 关键词:文化内涵
- 花鼓滩簧声腔支系考证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通过"一个原则、四个层级、多个维度"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花鼓滩簧在历史传播、剧目与唱词、唱腔结构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各剧种基本调【簧调】的基本腔式、句末落音、腔词关系、字位安排、伴奏乐器、过门等方面均有着较强的一致性,显示出密切的亲缘关系,其作为滩簧声腔支系是可以成立的。
- 袁环
- 关键词:滩簧亲缘关系
- 关于青浦田歌的话语与解读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力图通过对上海青浦田歌的考察、访谈和解读,贴近其繁盛时期的原始面貌;展现民歌与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存需求的深层联系;同时对相关名词的真实内涵予以说明和解释。文章揭示出一个音乐学界忽视的现象,即山歌体裁与劳动过程联系紧密。
- 李志豪李月红张堃
- 关键词:《五姑娘》
- 首乐理论的历史反思被引量:10
- 1988年
- 我国当代音乐,从建国以来取得了不容抹煞、也抹煞不了的成绩。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需要对我国近四十年来的音乐道路进行真诚的回顾和思考。然而,真诚的态度,并不能保证真实。在回顾和思考时,极需要做到真实。
- 张静蔚
- 关键词:建国后音乐理论延安时代历史反思
- 行走在对话与狂欢中的守望——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孟戏”祭祀仪式之功能探析被引量:7
- 2007年
- 江西广昌县甘竹镇"孟戏",传承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在每年正月的特定时间段里,当地村民通过演出"孟戏"及演出前后的仪式活动对"三元将军"进行祭祀。这些仪式的参与者"在一个其本身己经安排好为交流行为提供隐喻关系的领域空间编制出一个有序的隐喻事件系列",并通过"孟戏"祭祀仪式与他们所供奉的神灵、与他们的祖先、与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对话和狂欢,从中寻找心灵安慰与生死寄托的基础——精神守望。
- 傅利民刘沐粟
- 关键词:孟戏祭祀仪式
- 音乐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是不同的学科被引量:3
- 2021年
- “音乐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都是交叉学科。因为这两个学科都研究“人”和“音乐”,又都做田野工作,所以它们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很接近。然而,前者通过“音乐”研究“人”,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后者通过“人”研究“音乐”,是音乐学的分支学科,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混为一谈。
- 杜亚雄
- 关键词:人类学音乐人类学
- 谈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空间概念
- 2016年
- 在音乐史研究中历史朝代或国家的历时呈递关系和共时存在的时段固然重要,但对于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及覆盖面也应该有足够的关注;比如较少被注意的前秦,其疆域远比东晋大,是一个大国;辽的覆盖面很大,音乐文化也发达;金不仅疆域大,其发达的戏剧可能是元初戏剧繁荣的原因之一;在我国音乐史的研究与教学中对此重视不足;西夏音乐的研究已经有成果,但未进入一般音乐史教学。
- 刘勇
- 关键词:古代音乐史前秦金
- 从文化学角度看中国婚丧礼仪中唢呐音乐的生成背景被引量:4
- 1999年
- 自从音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以来,它一直担负着两种功能:1、审美功能。它满足人们娱乐方面的要求;2、实用功能。它满足人们心理上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将音乐用于军事、仪仗、民俗等,以壮声威,或以示隆重。 唢呐音乐是兼有这两种功能的。在社会生活中,它的实用性功能更为突出。虽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唢呐在军乐、仪仗等方面的一些功用消失了,在宗教的应用也历来不多,但在民俗中的应用仍很广泛,在有些地方简直是不可缺少的。正因为有民俗作为托身之所,唢呐音乐才得以生存。
- 刘勇
- 关键词:生殖能力音乐生殖崇拜人生礼仪唢呐
- 音组群中多音列融合的结构研究——以重庆市綦江区汉族民歌为例
- 2018年
- 音组群网状织体中多音列融合的结构研究,是从民歌表意的角度,对五声旋律构成要素进行动态结构的数理研究。通过对民歌结构要素数理差异的比较,探讨民歌个体之间、歌种之间结构差异形成的原因,同时获得民歌差异结构的信息。从民歌结构动态数据的量化中,获得结构数据与民歌风格之间相关联的理论依据。
- 郭羿努
- 关键词: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