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菏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作品数:68 被引量:186H指数:7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教学
  • 8篇高校
  • 7篇课程
  • 6篇文化
  • 5篇大学生
  • 5篇建筑
  • 4篇生态
  • 4篇教育
  • 3篇地理
  • 3篇人文地理
  • 3篇土壤
  • 3篇乡村
  • 3篇流域
  • 3篇旅游
  • 3篇黄河流域
  • 3篇建筑学
  • 3篇教学模式
  • 3篇河流域
  • 3篇房屋建筑学
  • 2篇地方高校

机构

  • 63篇菏泽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西...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济南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东城市建设...
  • 1篇福建省林业科...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首尔大学

作者

  • 3篇庞国伟
  • 3篇杨勤科
  • 3篇王春梅
  • 2篇王双喜
  • 2篇周莹
  • 2篇张秀华
  • 2篇曹伟
  • 1篇韩致文
  • 1篇颜培霞
  • 1篇马波
  • 1篇刘传明
  • 1篇张加琼
  • 1篇黄雍容
  • 1篇黄石德
  • 1篇孙振民
  • 1篇刘中华
  • 1篇李文平
  • 1篇高伟

传媒

  • 15篇菏泽学院学报
  • 3篇中国沙漠
  • 2篇中外建筑
  • 2篇电子技术(上...
  • 2篇人文天下
  • 2篇高教学刊
  • 1篇土壤通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城乡建设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上海房地

年份

  • 3篇2025
  • 9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21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于阗画派的形成与传播探析
2019年
于阗画派在历史上是一个影响甚大的画派,兴于于阗,通过丝路,流传四方。纵览其发展史,可知此派在兴起过程中,广吸印度、中原、波斯、粟特、希腊罗马等各种文明要素,并有机融合,终成独具一体的画派。于阗画派的多元性特征也使其得到广泛传播,对世界绘画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振民刘玉芝
关键词:丝绸之路尉迟乙僧
差分方程理论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在总结计算数学、弹性力学中有限差分理论,结合向前差分、向后差分和中心差分等,选用二阶精度以上的差分公式,得出弹性体偏微分控制方程、位移分量和应力分量中各个偏导数的差分表达式.
卜万奎徐慧
关键词:差分方程弹性体偏导数
库布齐沙漠110MW光伏基地次生风沙危害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22
2018年
为了解释光伏设施干扰下沙质地表侵蚀堆积的动力机制,在库布齐沙漠110MW光伏电站选取2个断面,利用MetOne 014A/024A型自动风速仪,同步观测了光伏板前后不同位置20、50、100、200cm高度的1min平均风速,分析了光伏板干扰下流场格局变异及其与地表蚀积态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光伏设施强烈干扰流场格局,产生流场分异区:板下集流加速区、板前板后遇阻减速区、板面抬升区和板间恢复区,但光伏基地上风向边缘区域与腹地的流场分布格局存在显著差异;(2)空间流场特征区发育程度所指示的动力分布与地面侵蚀堆积态势基本对应;(3)植被可有效增大地面粗糙度,降低0~50cm近地表过境风速,减缓地表蚀积过程的发生与加剧;(4)光伏板下的集流加速和板前板后的反向涡旋,是塑造地表风蚀沟(坑)及积沙带发育的主要动力。
郭彩贇韩致文李爱敏钟帅
关键词:风速廓线
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运河山东沿线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研究
2025年
基于文旅融合的视角探讨大运河山东沿线城市的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城市的文化自信和人居环境。指标体系从物质属性、文化属性、功能属性、景观属性和环境属性五个维度逐层分解,形成了包含11个要素层和26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以评估不同城市在公共空间整合中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虽然2017年各城市的整合水平普遍较高,但2020年和2023年的整合水平显著下降,尤其在环境属性和功能属性方面存在不足,制约了整体的协调发展。针对当前不均衡现象,文章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公众参与度和改善公共空间设施等,以实现公共空间的综合效能与可持续发展。
蒋媛赵静张秀华刘亮
关键词:公共空间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于特色产业的乡村生态宜居住宅的研究——以菏泽市庄寨镇为例
2022年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生态宜居住宅,以菏泽市庄寨镇的主导产业——木材为主体建筑材料,进行村镇居民生态宜居住宅研究,为居民提供理想的绿色、生态、宜居环境的同时,可促进庄寨镇特色产业、特色乡村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周莹刘杰周铭李萌郑艳霞张世富
关键词:木材
人文地理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菏泽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人文地理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组织实施缺乏创新、教学内容庞杂陈旧、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受众少及应用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开展了系列改革,实践出“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内容时代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课程服务地方化、课程受众广泛化、课程视野国际化”六化融合的课程改革新举措,以期为人文地理学课程改革提供新方向.
刘杰王若涵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菏泽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菏泽地方文化既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又是黄河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目前,菏泽地方文化建设存在政府重视不够、资金不足、关注度低、商业化严重以及现代科技应用不广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菏泽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针对这些问题,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科学发展理念的同时,应采取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协调好保护传承与开发创新发展的关系、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协同发展的力度、建立多元的参与机制和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等有针对性的策略来促进菏泽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刘玉芝
关键词:黄河流域
浅谈旧城更新中大型公共建筑与历史风貌的和谐--以山东曲阜阙里宾舍旅游宾馆建设为例
2024年
旧城更新中大型公共建筑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延续旧城传统风貌、完善旧城综合功能、营造旧城良好环境等作用。旧城更新中大型公共建筑与历史风貌的协调与融合,是规划和设计要处理的最基础和最本质的问题,也是旧城更新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山东省曲阜市阙里宾舍旅游宾馆项目建设为例,阐述其通过系统规划引导,延续历史文脉,融合功能形式,统筹兼顾各方等具体措施,实现与历史风貌相融合,以期为旧城更新中大型公共建筑建设提供借鉴。
刘亮董贵华陈博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旧城更新历史风貌旅游宾馆传统风貌历史文脉
职业化视角下宋代蹴鞠发展研究
2020年
蹴鞠是宋代一项全民性的运动,呈现出了浓厚的职业化色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蹴鞠职业化的概念,据此指出宋代的蹴鞠呈现出职业球员的涌现、专业蹴鞠组织的建立、规范的竞赛运作机制和特色鲜明的蹴鞠职业文化等职业化表征。宋代商业经济发展、蹴鞠社团的出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制鞠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其产生这些表征的原因。宋代蹴鞠的职业化发展对我国足球体制的改革、青训、基础设施的建设、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球迷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刘玉芝
关键词:职业化宋代蹴鞠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2025年
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植物景观设计”为例,通过深入分析职业岗位、技能竞赛及职业证书的要求,重新梳理课程教学目标,构建项目式模块化课程资源;采用“三段七步”法开展项目化教学,落实“岗课赛证”深度融合;制定关注学生能力、情感和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同时围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人文素养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主线,分别从中华美育、生态文明、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对“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秀华赵静朱景丽刘亮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教学改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