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党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高校博士后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与优化路径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文章系统总结了当前我国博士后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博士后队伍建设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合新形势下国家人才战略的落实,利用蓝海战略理论,提出了高校博士后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包括人才优先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服务增值战略、均衡发展战略和合作共赢战略,在此基础上,从国家政策贯彻落实的角度,借助"三横三纵"模型从政治引领与考核激励、制度建设与合同管理、提升服务与争取资源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博士后队伍建设需要采取的优化路径策略,为当下高校博士后队伍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一般范式。
- 寇光涛张宏刘竹青
- 关键词:蓝海战略
- “曲周精神”的溢出效应、动力机制及其对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 2020年
- “曲周精神”是对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一代又一代扎根基层、服务民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养浩然正气”的科学家精神的具体体现。本文从“曲周精神”的缘起、发展和传承等角度,对“曲周精神”的溢出效应进行解读,并基于“曲周精神”动力模型分析框架,从内在动力、外在驱动、内外联动的角度分析了“曲周精神”背后蕴含的“动力机制”;最后以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引领,利用“四横三纵”的系统分析模型,围绕弘扬“责任、奉献、科学和为民”的“曲周精神”,从传承理想理念、依靠团队组织、集成创新技术、推广复制模式等方面对未来高校科研队伍提出启示。
- 寇光涛刘竹青
- 关键词:动力机制
-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高等教育的使命(笔谈)
- 2024年
-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提高人才竞争力是高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使命和担当。本刊编辑部联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当前,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教师“引育留用”等方面面临缺乏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方式、评价机制不健全、个性化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支持缺失等挑战,影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对当前高校人才工作理念与目标的阐释、现状和问题的研判,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在人才评价方面,应该从树立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理念、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评价专家、建立世界领先的人才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人才评价体系。在高校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路径方面,高校应以多维赋能为目标,明确人才工作逻辑起点;以有效聚能为保障,筑牢人才工作发展根基;以动态蓄能为核心,增强人才工作内生动力;以充分释能为驱动,促进人才工作提质增效。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方面,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基础作用,汇聚高水平人才,打造科技自立自强先锋队。在高校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可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以党管人才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学科调整为契机,全面整合资源搭建优势平台;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化机制创新助力人才汇聚;以优化服务为保障,营造人才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 王云海张皓林松涛张春雷隋熠
- 关键词: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