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作品数:244 被引量:575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文倩毛宁刘朋陈才陈振亚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8篇石油与天然气...
  • 54篇天文地球
  • 39篇文化科学
  • 10篇化学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盆地
  • 22篇教学
  • 22篇储层
  • 18篇油田
  • 16篇油气
  • 16篇课程
  • 14篇原油
  • 13篇数值模拟
  • 11篇压裂
  • 11篇油藏
  • 11篇水合物
  • 10篇油气储运
  • 10篇煤层气
  • 8篇东南
  • 8篇油气储运工程
  • 8篇石油
  • 8篇气藏
  • 8篇黏度
  • 7篇页岩
  • 7篇气井

机构

  • 235篇广东石油化工...
  • 2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9篇成都理工大学
  • 17篇中国石油
  • 16篇东北石油大学
  • 1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2篇中海石油(中...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海石油(中...
  • 6篇中国石化
  • 4篇辽宁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海石油(中...
  • 3篇长江大学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15篇刘全稳
  • 12篇田选华
  • 11篇胡罡
  • 10篇张帮亮
  • 9篇刘大伟
  • 8篇黄伟莉
  • 7篇王海秀
  • 6篇马飞英
  • 6篇王林
  • 5篇吕延防
  • 5篇周锡堂
  • 4篇杨勇
  • 4篇李鹏春
  • 3篇李盼池
  • 3篇刘永立
  • 3篇赵娅
  • 3篇付广
  • 3篇施雯
  • 3篇王琪
  • 3篇刘艳艳

传媒

  • 50篇广东石油化工...
  • 10篇科学技术与工...
  • 7篇山东化工
  • 7篇广东化工
  • 5篇油气地质与采...
  • 5篇内蒙古石油化...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当代化工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海洋地质前沿
  • 3篇现代化工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石油学报(石...
  • 3篇中国科技信息
  • 3篇石油化工应用
  • 3篇中国石油和化...
  • 3篇科教导刊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8篇2023
  • 22篇2022
  • 39篇2021
  • 30篇2020
  • 28篇2019
  • 24篇2018
  • 20篇2017
  • 32篇2016
  • 17篇2015
  • 5篇2014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浊变质柴油磁致澄清现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混浊变质柴油经磁场强度20~100 m T、搅拌转速400~1 000 r/min、时间15~60 min和温度30~60℃的条件下磁化处理后,在190~800 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波长200~400 nm范围内,变质柴油中的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特征吸光值有随着磁化强度的增大、磁化转速的提高和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趋势。温度升高到60℃的磁化处理条件不利于变质柴油的吸光值继续下降。照片显示,经60 m T、800 r/min、50℃、45 min优化条件下磁化处理的混浊柴油明显变澄清。该磁致澄清的变质柴油在室温下静置6 d后重新变成混浊状态。混浊变质柴油磁致澄清后能否继续当作发动机燃料用,磁处理对变质柴油的回炼、处理是否有积极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工作。
张帮亮黄伟莉刘朋
关键词:磁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表征方法与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为了系统表征断-砂复合输导体系的分布特征,准确刻画复合输导体系的优势输导通道,采用断层泥比率法量化表征断层的输导能力,确定油气成藏期输导断层及侧向输导部位;采用连通概率法量化表征砂岩输导层的输导能力,确定砂岩输导层的优势输导通道;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刻画断层面空间分布,结合断层面埋深确定油源断层的凸面脊;基于古地貌恢复结果,确定构造脊的分布特征。提出将输导断层、砂岩输导层、油源断层断面脊及构造脊四相耦合,实现对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歧南斜坡区沙一段主要发育2种复合输导体系配置类型,一种为南大港断层(油源断层)断面脊-砂岩输导层-输导断层-构造脊,另一种为砂岩输导层-构造脊-断层。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油藏分布位置及各井含油气显示情况与断-砂复合输导体系中优势输导通道的表征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是适用且有效的。
于海涛孙雨孙同文姜文亚刘海涛闫百泉
中高渗油藏空气泡沫封堵与流度控制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注空气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但对于中高渗、非均质油藏,单纯注空气容易引发气窜,加剧老井腐蚀,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针对此类油藏进行空气驱,需要加入泡沫进行封堵和流度控制.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空气泡沫封堵能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空气泡沫段塞在不同驱替方式和不同驱替速率下的流度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空气泡沫稳定性有不利影响;在实验压力范围内,高压可以提高空气泡沫的稳定性;当气液比在1∶1 ~2∶1之间时,空气泡沫的封堵能力达到最大值;泡沫段塞后气驱,体系阻力因子先增大后减小;泡沫段塞后水驱,在一段时间内体系的阻力因子持续增大;无论是泡沫段塞后气驱还是泡沫段塞后水驱,较高的注入速率会带来较强的封堵能力.
陈振亚张帆刘印华任韶然
关键词:流度控制提高采收率
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前古近系花岗岩潜山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壁芯观察、薄片鉴定、储集空间面孔率统计、孔渗分析、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解释等方法,对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花岗岩潜山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南低凸起花岗岩潜山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和裂缝。储层纵向上发育为风化溶蚀带、风化裂缝带和构造裂缝带,风化溶蚀带和风化裂缝带储集物性较好,构造裂缝带储层物性的不均一性较强。潜山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包括风化淋滤作用和断裂活动,风化淋滤作用对松南低凸起基岩潜山储层的改造起到积极的作用,断裂活动为基岩潜山储层的发育提供动力条件。
李鸿明王璞珺徐守立刘迎松吴仕玖焦垚祺王岩泉刘亚南宋国民张艳
关键词:储层裂缝琼东南盆地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BSR带裂隙系统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为解决甲烷渗漏系统末端裂隙系统空间分布规律问题,基于南海北部深水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用可视化与相干体技术描述似海底反射层分布区裂隙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阐述了裂隙产生的地质成因类型,讨论了裂隙与其他类型输导体系对甲烷气成藏的关系。似海底反射层界面上部空间裂隙远少于下部空间的地质结构体,使水合物成藏过程中甲烷气供大于散,对研究水合物成藏和检测甲烷气的渗漏有普遍指示作用。根据裂隙的发育规模,研究区大致可以识别出短裂隙、长裂隙、裂隙束、裂隙群(组)4种类型,它们对流体的渗漏能力依次增强,这些裂隙在地层中往往以多类型共存的方式,或与其他地质构造共同构成渗漏系统。这些结果和认识对完善深水盆地甲烷气渗漏系统水合物成藏模式及成藏机理有广泛意义。
于俊峰宋瑞有晁彩霞潘光超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裂隙渗漏系统
大型LNG储罐三维温度场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对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的保冷绝热效果进行研究,针对广东珠海某16×10~4m^3大型LNG储罐进行了罐体的三维温度场模拟。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1/12储罐的三维模型,详细说明了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加载等计算过程。通过对温度场云图分析,验证了保冷材料的保冷合理性,指出罐体结构存在温度异常结构,在结构强度和保冷设计时应加以重视。
施雯邱源海张彪孔令森王琪
关键词:LNG储罐ANSYS软件三维温度场
从学生视角谈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被引量:3
2021年
油气层渗流力学作为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继的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从学生主体视角出发,审视了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对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论述,提出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建议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实效性。
陈华鹏马飞英徐豪飞
关键词:渗流力学思政
超重力法脱除海上油田伴生气中CO_2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用容积7 L的气/液逆流反应超重力机,强化TEA水溶液单次瞬时吸收常压,进气量为500 mL/min,含CO_2体积分数为6%的模拟海上油田伴生气,优化出CO_2脱除率达80.5%的单一TEA型吸收剂的处理条件:TEA质量分数为20%,超重力机转速为2 000 r/min,温度为30℃,气液体积比为10∶1。为了提高CO_2脱除率,在TEA质量分数为20%的水溶液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组成质量分数为0~20%的Na OH与20%TEA的复合吸收液,进行了CO_2的脱除实验。结果表明:5%NaOH+20%TEA的复合液对CO_2的单次瞬时脱除率达98%以上,明显高于单一TEA溶液对CO_2的脱除率。在180~480 min内,该复合液对CO_2的连续脱除率明显高于5%Na OH和20%TEA 2种单一吸收剂在相同的时间内对CO_2的脱除率之和,且无Na_2CO_3结晶析出过多而阻塞管道的现象。
黄伟莉张帮亮刘华标毛宁
关键词:超重力三乙醇胺复合液
广东茂名油页岩人工熟化生烃时温关系预测被引量:1
2016年
油页岩自然条件下的生烃是在低温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完成的,若能对油页岩进行人工加热,则可以大大缩短生烃时间。为了获得油页岩人工熟化生烃的时间与温度关系,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进行实验,这限制了物理实验模拟方法的应用,为此文中采用理论方法来分析茂名油页岩的时温关系。采用茂名市羊角镇的油页岩样进行了热解实验,得到室温至900℃范围内的失重率与温度变化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热解动力学模型,利用ABSE微分法求得表观活化能与频率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由热动力学参数可得到在恒温条件下油页岩生烃完成所需时间与温度的关系,这对优化油页岩地下干馏时温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王林马飞英刘全稳
关键词:油页岩热解生烃
关于琼东南盆地始新统地层研究的思考
2023年
始新统湖相地层是琼东南盆地原油勘探领域的主力烃源岩,历年来各轮资源评价结果均显示具有较好的石油勘探前景,但自1987年Ying9井首次钻遇油层至今,琼东南盆地原油勘探领域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寄予厚望的S3X井钻探失利具有一定典型性,笔者等以S3X井钻后分析为契机,通过与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始新统地层对比研究,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看法。分析显示琼东南盆地已发现原油中,源于低等水生生物的C304-甲基甾烷含量,以及反映氧化还原条件的姥植比(Pr/Ph)参数,均弱于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琼东南盆地“低频—连续—强振幅”地震相特征与珠江口盆地钻井证实的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地震反射特征差异较大;琼东南盆地在区域位置、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模式方面与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也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始新统湖相地层的分布规模和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条件等方面,均弱于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因此,建议在与周缘盆地始新统地层的对比研究过程中应适度审慎,尤其是以陵水凹陷为代表的中央坳陷带始新统湖相烃源岩分布规模不宜过于乐观。同时,指出受地貌格局影响,不同凹陷海侵进程并不同步,琼东南盆地除始新统发育湖相地层外,渐新统崖城组早期部分凹陷也具有发育湖相地层和油型烃源岩的条件,这一新观点在一定程度可扩展琼东南盆地原油勘探研究的局面和思路。
李胜勇吴其林
关键词:湖相烃源岩琼东南盆地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