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莆田医院 作品数:17 被引量:64 H指数:6 相关作者: 周建福 林益军 陈美霞 李星 黄茂新 更多>> 相关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莆田学院科研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3D打印技术辅助自体足趾关节移植精准修复手指小关节缺损 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现代工业手外伤类型向软组织与骨关节小型缺损转变,自体足趾关节移植仍是修复手指小关节创伤性缺损最常用的方法。目的:探讨模拟自体足趾关节移植修复手指小关节缺损手术的数字试验方法,并通过3D打印导航技术实现小关节的精准重建。方法:13例13指近侧指间关节缺损纳入研究,按计划实施同侧第2趾带血管蒂的骨关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近侧指间关节缺损,按执行过程分为数字化设计组及现实手术组。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数字化设计组进行数字模拟手术,手术结果经虚拟X射线测量近中节指骨轴长、近侧指间关节关节面倾斜度、旋转轴心偏移等参数。现实手术组在数字设计指导下进行手术,经"相互适应"原则设定基准截骨平面,制作截骨导航模块并3D打印成型,对指、趾骨进行精准截骨,按计划进行关节移植、固定、血管吻合等。现实手术组术后CT结果经虚拟X射线测量各形态学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数字化设计组比较,检测数字设计与现实手术效果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1)13例13指骨皮瓣移植术后全部成活、骨愈合;(2)术后近侧指间关节关节活动度为(55.0±14.0)°,伸直受限(18.5±9.0)°,关节总体活动度优良率为84.6%;(3)t检验比较数字化设计组与现实手术组近节指骨轴长、中节指骨轴长、近侧指间关节关节面倾斜度、旋转轴心偏移,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比较重建指与术前第2趾相应关节面倾斜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4)提示数字化设计中遵循"相互适应"原则,有利于重建关节获得最佳形态与愈合机会。而通过3D打印导航的现实手术可获得与数字化设计基本一致的关节形态,从而实现手指小关节的精准重建,达到更佳的关节活动功能。 何藻鹏 许靖 张国栋 韦春荣 廖贤万 李卫 黄文华关键词:足趾移植 3D打印 莆田市部分村庄一般人群HCV及HBV高发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正>目的了解莆田市HCV高发村庄人群HCV、HBV感染情况,为丙型肝炎防治服务。方法 2006年10月~2013年4月对莆田市沿海9个自然村进行调查,以城区居民感染率为对照。被调查者进行健康状况登记,采取血样进行抗-H... 林国贤 黄庆华 邱荣仙 林玉英 何雄志 叶向阳 胡震霆 吴智宏文献传递 胫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数字化设计对临床修复治疗的指导 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CT重建骨折三维模型不能进行虚拟复位、内固定,不能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骨科医师的需要。目的:应用医用软件Mimics、Solidworks在胫骨近端骨折中三维重建、复位并设计内固定方案,指导临床修复手术,并观察其修复效果。方法:纳入4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高速CT薄层扫描,在Mimics中对骨折进行重建、复位,以Solidworks进行内固定钢板、螺钉的选择和设计,并在骨折复位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内固定。临床据此方案进行骨折修复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及自我评价情况(Mac Nab标准)。结果与结论:所有骨折均进行了三维重建、复位,以准确的内固定钢板及螺钉进行了虚拟内固定。临床骨折修复过程顺利,按术前设计的数字化方案成功完成,效果满意。40例患者获随访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3.6周;完全负重时间15-17周,平均15.8周。患者自我评价依据Mac Nab标准:优29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5%。术中钢板和螺钉规格、进钉长度、直径、位置、角度等与术前高度一致。提示应用Mimics及Solidworks可在个人电脑上设计出胫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数字化方案,可以为现实手术提供良好参考。 陈宣煌 吴献伟 林海滨 吴长福 郑锋 郭庆清 张国栋关键词:胫骨骨折 内固定器 骨钉 骨科植入物 胫骨近端 骨折 内固定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和餐后低血压1例 被引量:1 2023年 1 临床资料老年男性,75岁,以“反复行走后跌倒和饭后晕厥6年,加重2 d”为主诉于2021年9月1日入院。现病史:6年前开始反复出现行走约半小时后跌倒和吃饭后晕厥,坐下或躺平休息十余分钟后自行好转,无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无体位改变性头晕、黑蒙,无记忆力减退,曾多次就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我院),诊断“低血压”,不规则给予“米多君”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反复。 林丽明 吴莹 郭艳光 吴梅芳关键词:餐后低血压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10、30和60 V三组电压下,于纯钛表面制备了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NT10、NT30和NT60。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接触角测试仪测量其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并比较表面粗糙度。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到不同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菌落形态,活细菌平板计数活菌数。结果: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管径分别约为30 nm(NT10)、100 nm(NT30)和200 nm(NT60),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3种二氧纳米管均出现了锐钛矿的衍射峰,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3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接触角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减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3组纳米管的粗糙度值均明显变小(其中NT30展示出最小的粗糙度值)。3种不同管径纳米管的表面活细菌数均明显减少,其中表面粘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少的是NT60,表面粘附牙龈卟啉单胞菌最少的是NT30。结论:纯钛表面纳米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后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细菌的粘附。 许志强 曾秀峰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黄俊徽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 抗菌性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3D打印技术辅助股骨远端截骨术治疗膝外翻畸形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股骨远端截骨术(distal femoral osteotomy,DFO)治疗膝外翻畸形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膝外翻畸形骨关节炎患者12例(15膝)。男5例,女7例;年龄30~60岁,平均43.8岁。病程1~12年,平均6.6年。单膝9例,双膝3例。骨关节炎Koshino分级:Ⅰ级1例(1膝),Ⅱ级7例(9膝),Ⅲ级4例(5膝)。摄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FTA)为(160.40±2.69)°,远端股骨外侧角(anatomic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a LDFA)为(64.20±2.11)°。术前于Mimics软件设计截骨模块并3D打印,术中通过截骨模块确定最佳截骨方位进行截骨,最后行钢板及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为(89.07±2.49)分,较术前(65.27±1.49)分显著提高(t=–28.31,P=0.00);获优10膝、良4膝、可1膝,优良率为93.3%。X线片复查示,患者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9~4.8个月,平均3.3个月;1例(1膝)出现骨延迟愈合。术后6个月测量FTA为(174.00±1.41)°,a LDFA为(81.87±1.0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26,P=0.00;t=–25.19,P=0.00);下肢力线位置测量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占整个胫骨平台百分比为49.78%±0.59%,与术中测量的49.82%±0.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P=0.89)。结论DFO治疗膝外翻畸形骨关节炎时,3D打印截骨模块可辅助术中股骨远端精确截骨,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陈国仙 李国山 林宗锦 陈宣煌 张国栋 游丰源 陈金国 曾清东 郑锋 余正希关键词:膝外翻畸形 骨关节炎 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腰椎弓根螺钉数字化置入的实验精度 被引量:10 2016年 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块技术辅助下实施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数字化设计的实验精度及准确度的评价方法,探讨影响准确度的关键技术。方法:14具成人尸体腰椎标本,经过薄层CT扫描,三维编辑分离椎骨,按照钉道对称原则设计钉道,根据骨面可剥离范围设计具有定位面及稳定面的导航模块,高精度3D打印导航模块,在尸体标本上实施导航模块辅助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后腰椎与术前设计进行三维配准,采集术前设计以及术后螺钉的钉道的进、出钉点三维坐标值,以其差值的绝对值为实验精度指标,统计不同等级精度下的合格钉点,设计组和手术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28根腰椎椎弓根螺钉无1例穿出骨质外。进钉点X、Y、Z轴精度分别为0.60mm±0.44mm、0.66nml±0.64nlm及0.48mm±0.36mm,出钉点则为1.13mm±0.82mm、0.51mm±o.44mm及0.67mm±0.62mm。结论:腰椎椎弓根螺钉数字化置入的精度可用术前设计和术后的进、出钉点的三维坐标值的差值绝对值衡量,实施的准确度可以用不同等级精度评判;根据骨面可剥离范围设计具有定位面以及稳定面的卡位模块,可实现术中唯一卡位位置;钉道对称是手术设计及实施都要遵循的原则。 林海滨 张国栋 陈宣煌 吴长福 郑晓晖 陈旭 余正希 林益军 黄文华关键词:腰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数字化 3D打印 Quadrant系统下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腰椎精准植钉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微创通道下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腰椎精准植钉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取12具成人尸体腰椎(L1~5)标本,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于Mimics软件中构建通过椎弓根中心长轴的钉道,根据骨面可剥离范围设计并3D打印导航模块。在尸体标本上实施导航模块辅助下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后,再次CT扫描并三维重建,对手术前后重建模型进行三维配准,评价植钉符合率。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对31例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行Quadrant系统微创通道下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植钉术。男14例,女17例;年龄42~60岁,平均45.2岁。病程6~13个月,平均8.8个月。单节段15例,两节段13例,三节段3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59±1.04)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76.21±5.82)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9.21±1.64)分。结果12具标本共植入120枚螺钉,三维配准显示植钉符合率100%。临床31例患者共植入162枚螺钉。手术时间65~147 min,平均102.23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16 m L,平均78.20 m L;术中辐射暴露时间为8~54 s,平均42 s。术后3~7 d三维配准显示植钉符合率为98.15%(159/162)。术后4周VAS评分为(2.24±0.80)分,ODI评分为(29.17±2.50)分,JOA评分为(23.43±1.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842,P=0.006;t=36.927,P=0.002;t=–36.031,P=0.001)。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复查腰椎X线片及CT显示椎弓根螺钉准确在位,无松动、断裂,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论Quadrant系统微创通道下采用3D打印导航模块可以实现手术微创、少辐射及精准植钉目的。 陈宣煌 余正希 吴长福 李星 陈旭 张国栋 郑祖高 林海滨关键词:QUADRANT系统 微创 基于3D打印股骨远端骨折标准件库接骨板的数字化内固定 被引量:8 2016年 背景:CT重建骨折三维模型不能进行虚拟复位、内固定,不能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数字化设计可以满足临床骨科医师的需要。标准件库为虚拟及现实手术选择理想的内固定物提供了可能性,而3D打印使得合理的修复方案得以在临床准确实施。目的:分析在数字化软件设计配合3D打印模块基础上进行标准件库接骨板、螺钉导航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探讨其准确性、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19侧成人下肢解剖标本,连续进行薄层多平面CT扫描,采集Dicom格式图像。利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处理数据,按AO分型,虚拟制作股骨远端骨折A_(1-3)、B_(1-3)、C_(1-3)型各1例。从标准件库中选择接骨板、螺钉虚拟内固定。设计带钉道的导航模块,并通过3D打印机生产出实体模块,将导航模块在手术中进行导航放置接骨板、螺钉,观察卡位、板钉位置情况,利用X射线、CT扫描评价内固定置入效果。2将上述内固定方案临床应用于3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随访进行影像学评价及疗效评定。结果与结论:19侧解剖标本内固定术后再次行X射线、CT扫描,三维重建结果显示接骨板位置、螺钉进钉点,进钉方向、长度、直径均与Mimics软件中模拟预设的一致。导航模块和相对应的股骨远端外侧骨性结构贴合紧密,嵌合度良好,在导航应用时卡位及稳定性良好,可以很好指引接骨板放置、螺钉置入。2临床应用30例,手术时间(104.63±26.12)min,术中出血量(121.74±11.49)m L,术后引流量(30.29±6.38)m 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根据Schatzker标准评定疗效,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3%。修复术中应用术前选择的接骨板和螺钉规格,进钉长度、直径、位置、角度等与术前高度一致。3提示在3D打印导航模块的辅助下,股骨远端骨折标准件库接骨板内固定置入准确率高,具有� 吴长福 郑祖高 陈宣煌 余正希 张国栋 陈旭 林海滨 吴献伟 高小强关键词:骨科植入物 股骨远端 3D打印 标准件 成年患者自体牙移植并正畸治疗1例 被引量:1 2021年 报告1例成年患者牙列拥挤并前突,通过把正畸治疗并将需拔除的35移植至25,排齐和内收上下牙列,移植的自体牙同时完成了牙周膜和牙髓愈合,维护了牙弓的完整性。 许志强 林珊 贺于奇 邱著文关键词:成年患者 正畸 自体牙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