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龙华人民医院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2H指数:6
- 相关作者:傅小云汪春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三峡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提取技术制备猴头菇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被引量:1
- 2023年
- 本研究旨在评估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通过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猴头菇中化学成分;通过抗氧化活性清除能力试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试剂盒(ABTS)和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猴头菇的抗氧化能力,并按照肉汤微稀释法以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细菌浓度(minimum bacterial concentration,MBC)值测定抗菌性。结果显示,测定的样品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存在差异。与干燥的组织相比,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更为丰富。所分析的提取物中确定的化合物的含量受到用于提取的溶剂的影响。与水提取物和干燥的原料相比,乙醇提取物中这些物质的含量最高,特别是辛醇(969.71 mg/100 g)。同时,这种提取物显示出最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猴头菇样品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乙醇提取物确定的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水提取物和原料,并且显示了最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 秦阳黄莹赵智丽朱锐
- 关键词:猴头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抗菌活性
- 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封包治疗稳定期白癜风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封包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4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60例。A组(脉冲能量30mJ,点阵覆盖率6.3%)与B组(脉冲能量100mJ,点阵覆盖率1.2%)均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封包进行治疗,C组(脉冲能量100mJ,点阵覆盖率1.2%)与D组(脉冲能量30mJ,点阵覆盖率6.3%)采用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四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后即刻、1个月、3个月四组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95.00%vs76.67%,55.00%,80.00%)明显高于B、C、D组(P<0.05),B组与D组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A组、B组、D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较治疗后即刻均无明显变化(P>0.05),C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各时间点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C组、D组(P<0.05),B组与D组明显高于C组(P<0.05)。A组、B组、D组的复发率(1.67%,5.00%,5.00%vs20.00%)明显低于C组(P<0.05),四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高密度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封包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作为白癜风的较佳临床治疗方案。
- 张玲张绚辉张杨梅谭晓智曾海燕陈廷婷刘品梅杨万英刘超
- 关键词:白癜风曲安奈德
- 红霉素联合双歧杆菌对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红霉素与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保温与体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4mg/kg体重的红霉素,微量泵持续输注,并给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记录两组患儿每日进奶量、残奶量及大小便情况,监测两组患儿体质量增加情况、呕吐停止的时间以及腹胀消失的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进奶量与体质量增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呕吐消失率与喂奶前胃潴留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X2=7.27,P<0.05;X2=10.77,P<0.05)。结论:联合应用红霉素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能够显著增加患儿的进奶量与体增重,减轻新生儿呕吐症状,缓解喂奶前的胃潴留状况,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童燕梅王章星傅小云邓莉汪春张燕飞陈明秋
- 关键词:红霉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成人恒牙根尖发育不全根尖屏障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成人恒牙经根尖屏障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龙华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8颗根尖发育不全的成人恒牙,均实施根尖屏障术,术后6、12、24个月分别评估临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24个月内年龄、根尖孔直径、根尖透射影直径、超填、根管暴露、再治疗等因素与疗效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6个月根尖透射影OR值为4.945,术后12个月根尖透射影OR值为9.218,根管暴露OR值为179.183;术后24个月根尖透射影OR值为2.976(P<0.05)。结论:根尖透射影、根管暴露是成人根尖屏障术术后2年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游月华张凤元博周珊羽彭姝媛吕慧玲
- 关键词:预后不良
-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PB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补虚化瘀方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足三针”联合补虚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免疫球蛋白M(immune globulin M,IgM)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LP、ALT、AST、GGT和TBI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 M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联合中药治疗PBC可短期内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改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刘静璇任洪樟林敏宁张裕荣
- 关键词:针刺疗法针药并用肝功能
- 颊侧开窗法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颊侧开窗法能否在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同时,有效保留牙槽骨高度,预防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的形成。方法:纳入门诊就诊的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0例,采用颊侧开窗法拔除智齿;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去骨法拔除智齿。术后1周、12个月、36个月时复查,术后1周检查并记录下牙槽神经损伤情况;术后12、36个月时,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评估拔牙区骨质情况,分别记录2组患者拔牙区牙槽骨高度,邻近第二磨牙探诊深度、松动度。对牙槽骨下降高度、第二磨牙是否形成深牙周袋、形成深牙周袋的第二磨牙探诊深度、是否出现第二磨牙松动及是否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拔牙区牙槽骨高度较术前平均降低1 mm;对照组较术前平均降低7 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6例患者第二磨牙远中形成深牙周袋,术后12个月时6例患者第二磨牙平均探诊深度为4.5 mm,术后36个月时为5 mm;对照组有32例患者第二磨牙远中形成深牙周袋,术后12个月时32例患者第二磨牙平均探诊深度为7.5 mm,术后36个月时为8 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发现患者出现第二磨牙松动;对照组在术后12个月时有30例患者第二磨牙出现Ⅰ度松动,术后36个月时有32例患者第二磨牙出现Ⅰ度松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并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并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侧开窗法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可有效保留拔牙术区牙槽骨高度,降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的发生率,同时并未增加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拔除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杨慧娜伍靖杜新雅李晓宇
- 关键词:牙槽骨高度
- 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23年
- 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肿瘤的播散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携带了肿瘤细胞的特性,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学信息,并且随疾病进展而改变,是非常理想的液体活检手段,能为乳腺癌的诊断、预后评价及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对CTCs的富集、检测方法及其与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疗效评估和预后分析、精准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提高CTCs检测在乳腺癌预后评价、精准治疗的应用。
- 范彩霞梁志君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乳腺癌预后评价
- 3种连续旋转镍钛系统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清除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新型连续旋转镍钛系统EZ Pass与两种传统的连续旋转镍钛系统(ProTaper Gold及ProTaper Next)对体外构建的上颌中切牙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因牙周病或正畸新鲜拔除的单根上颌中切牙51颗,建立根管内粪肠球菌感染模型。取1个感染样本进行脱矿、包埋、切片、Talor改良的Brown&Brenn技术染色及光镜下观察;将剩余的50个感染样本随机分为5组:EZ Pass组、ProTaper Gold组、ProTaper Next组、0.9%NaCl组及2%NaClO组。在采用上述机械和化学手段清除根管内细菌前、后分别进行根管内取样,琼脂板菌落计数法定量检测各组根管内细菌减少率及对数减少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根管表面可见广泛的粪肠球菌生物膜,大量的细菌渗入牙本质小管深层,最大渗透深度约为475μm。EZ Pass组、ProTaper Gold组、ProTaper Next组和2%NaClO组根管内细菌减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0.9%NaCl组(P<0.01)。EZ Pass组(1.47±0.12)、ProTaper Gold组(1.74±0.14)及ProTaper Next组(1.63±0.17)根管内细菌对数减少值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3组的对数减少值都高于2%NaClO组(P<0.05),后者显著高于0.9%NaCl组(P<0.01)。结论EZ Pass的根管内细菌清除能力与ProTaper Gold和ProTaper Next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游月华叶惟虎
- 关键词:感染根管细菌清除
- 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产后访视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在社区产后访视中推行乳房保健、子宫按摩及产后康复操等中医适宜技术,观察其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访视(母婴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处理,饮食、心理、运动、原有疾病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给予乳房保健、子宫按摩和产后康复操等中医适宜技术,对两组乳房健康问题、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1周后,干预组乳房健康问题明显改善,新增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干预组子宫复旧不良人数少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产后访视中推行中医适宜技术能有效防治乳房健康问题,促进子宫复旧,缩短恶露排出时间,有效促进产后康复。
- 张春梅夏界胡晓英
-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产后访视
-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活血祛瘀法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活血祛瘀法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用药规律及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3年6月1日活血祛瘀法治疗M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进行中药频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选取核心中药丹参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与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预测丹参治疗疾病的潜在作用基因,采用R语言4.0.3、Cytoscape3.7.1与STRING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构建网络图,采用AutoDuck Vina 1.1.2和PyMOL2.3.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纳入处方126首,涉及中药182味,丹参为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用药药性以温、微寒、寒、平、微温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肺经、胃经为主;活血祛瘀法核心配伍药物为丹参、山楂、泽泻、柴胡等,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方。选取丹参作为代表药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丹参存在65个活性成分,并可能通过RELA、EGFR、VEGFA等关键靶点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等通路发挥治疗MAFLD的作用。预测成分与对应靶点蛋白结合性好。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活血祛瘀方药治疗MAFLD的配伍规律,其代表药丹参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MAFLD。
- 罗维军吴驻林张维晴赖铭波陈舒影王婷婷王忠武
- 关键词:活血祛瘀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