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作品数:102 被引量:287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丽馨王艺颖刘艳秋刘芳君王艺颖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文化产业视域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和影响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从响应政策号召和适应市场需求出发,各级电视台近年来推出了不少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且节目的影响日益广泛。这些节目在社会层面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拉近了文化与大众的距离,促进了文化的对外传播;在经济层面提升了文化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水平。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前景值得进一步期待,对其接下来的发展路径的探讨应当更加深入。
- 蒲进韩瑞雪
- 关键词:文化产业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 综艺节目的微博营销方式——以《声临其境》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18年伊始,《声临其境》作为一档原创综艺节目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关注度,节目播出第一期收视率就挤进前三,豆瓣评分8.6。一档首创的综艺节目能够获得如此成绩不仅与节目质量有关,也离不开节目自身的推广和宣传。本文以《声临其境》为例,将研究点聚焦到综艺节目如何通过微博营销提高知名度并扩大影响力上,为其他优质综艺节目的宣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谢晓娈
- 关键词:综艺节目
- 海洋传播刍议被引量:7
- 2019年
- 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维护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关系,前提是人类对海洋有深度的认知。海洋信息的传播实践自古就有且源远流长,但从理论出发对海洋传播进行的系统研究才刚刚起步,且相对滞后于海洋社会学、海洋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因此,如何根据自身学科特性,进行海洋传播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并思考海洋传播的理论模式,以改变人们对海洋的信息接触、思维方式、信仰理念及行为方式,反哺海洋社会的发展,成为传播研究的新任务之一。
- 马克秀
- 关键词:本体
- 论徐伯昕与邹韬奋出版事业的合璧——以徐伯昕为中心被引量:2
- 2018年
- 在近现代出版界,有一位以经营见长的进步出版家——徐伯昕,他是邹韬奋一生出版事业的重要伙伴,是《生活》周刊及生活书店名副其实的"总理"。徐伯昕有着过人的出版经营天赋,善于宣传推广书刊、营造人际关系、策划运筹出版资源,与邹韬奋优势互补,组成"黄金搭档",一起创造了《生活》发行量达15.5万份的民国纪录。徐伯昕还是周刊向书店转型的关键力量,是生活书店在抗日战争时期迅速扩张遍布全国的"总设计师"。虽然长久以来,他一直"隐身"于邹韬奋的光芒之中,但不管是抗战时期,还是和平发展的时代,徐伯昕这种极具创造能力和"共赢"能力的实干家都是出版业的脊梁。
- 张文彦
- 关键词:徐伯昕邹韬奋《生活》周刊生活书店出版家
- 中观视阈下的法式幽默内核与文化转向——奥利维·那卡什《触不可及》的双重叙事研究
- 2019年
- 《触不可及》,同片名一样,无论是地位还是境遇看似完全触不可及的两个人,残疾富商菲利普与黑人混混德希斯因面试这一件偶然的事,最终碰撞出出人意料的友情火花。影片开端,二人平淡相遇,平稳相处,无奇的视听语言朴素又真挚地进行着情感表达。法国电影中特别的色调与光影运用下法式幽默无处不在,对白精妙的设计,隐喻又凸显以平等为底线的人文情怀。令人印象深刻的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碰撞交融,正象征着德希斯与菲利普之间关系的升华,为观众带来一场相互救赎的心灵盛宴。
- 王靖东
- 关键词:双重叙事法国电影
- 改革开放题材电视剧的融合叙事与价值表达——以《大江大河2》为例
- 2021年
- 改革开放题材电视剧《大江大河2》紧密承接了前作的主题和剧情,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赢。与前作相比,该剧采用了更加成熟的融合叙事策略,展现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价值表达。
- 周松林周松林李豫鲁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外延和阐释方法被引量:8
- 2018年
- 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得到清晰而准确的界定和阐释,当前我国新闻院校不少学生对其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新闻传播院校相关教师应当厘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外延,采用多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阐释,以确保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健康轨道上不断深化。
- 赵星耀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 新闻传播中的“隐匿权”问题
- 2020年
- “隐匿权”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新闻传播活动中“隐匿权”的保护及其运用关系到新闻传播的质量和实际效率,应正确认识这种“隐匿权”,正确处理其中关涉的各种关系,实现相关权益保护的合理平衡。
- 李衍玲
- 关键词:新闻传播
- 早期沪外影业制片公司的地域表达和区域性特征研究
- 2019年
- 本文根据沪外各地地方志和电影史料记载,从1905—1949年的时间维度回溯和梳理早期沪外影业的整体发展态势;并从空间维度上,以北方的京津地区、中部的山东、江浙、四川等地,以及岭南地区的粤港等地为代表,分析早期沪外影业"南强北弱"的差异及形成因素。
- 董茜
- 我国地理纪录片的镜头美学与文化形象建构被引量:6
- 2021年
- 中国拥有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与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地理纪录片创作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像美学历来是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对外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为实现我国地理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国地理纪录片影像从镜头语言、审美意象与文化形象建构三个角度出发,转变了"中国形象"的讲述路径。在地理纪录片中把握人文风情与自然的关系,将物理空间中的风景经过媒介特性与视听语言,转变为包含声画形式与符号系统在内的审美意象和文化形象,完成了地理大国文化形象的建构。
- 韩坤妮
- 关键词:审美意象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