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作品数:370 被引量:774H指数:11
-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TiO_(2)纳米材料抗微生物研究进展
- 2024年
- 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光催化剂,具有无毒、无污染、低成本以及高催化效能等特性,在光催化抗微生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TiO_(2)纳米材料及其抗微生物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南瑞春赵玉恒丁莎朱梦真韩冰刘炳坤张静涛
-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光催化微生物
- 多级孔HZSM-5催化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被引量:1
- 2023年
- 环己醇是生产尼龙6和尼龙66的关键中间体,其主要生产工艺为环己烯水合法,面临环己烯单程转化率较低(小于10%)的困扰。通过催化剂改性来提高环己烯单程转化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碱溶液脱硅的后处理方法构筑了多级孔HZSM-5分子筛,详细考察了碱种类、碱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对HZSM-5分子筛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4 mol/L NaOH在323 K下处理3 h所得H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优,环己烯单程转化率可达12.98%;表征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的提高是传质过程强化和催化剂表面适宜酸性质两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 李亚坤王孟康杨许召张建强辛留旗霍二福冯明周立明
- 关键词:环己醇脱硅构效关系
- 高韧耐热PLA/PBS共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6
- 2022年
- 首先以聚丁二酸丁二酯(PBS)为增韧剂、反应型扩链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DR)为增容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制备PLA/PBS/ADR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试验机等对材料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显示,当PLA与PBS的质量比为80∶20时,缺口冲击强度为4.6kJ/m^(2),比纯PLA增长了64.3%。拉伸强度为40.8MPa。而当PLA和PBS的质量比为80∶20,ADR的含量为PLA和PBS总质量的1%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32.8kJ/m^(2),断裂伸长率为255%,较PLA分别提高了近11倍和45倍。从SEM可以看出,加入ADR可以增强两相的相容性。随后,对ADR质量分数为1%的样品进行等温退火处理,相比于未热处理样品,其耐热性能显著提高。同时,其在基体PLA结晶完全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高,为56.1kJ/m;。基体PLA结晶完全之后继续增加热处理时间,样品缺口冲击强度均降低。
- 杨皓然张荣希段同生王天磊刘双良崔静高丽君周立明方少明
-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酯反应增容耐热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 2023年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具有制造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标记、实时动态检测和准确性高等优点,因此可用于癌症标志物的早期诊断,以监测肿瘤的状况和防止致癌肿瘤的恶化。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综述了SPR生物传感器增敏纳米材料及该传感器在癌症标志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未来SPR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方向。
- 陈凯歌何诣函杨美若王明花
-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
- 不同双酚A废水处理方式对污泥性能的影响
- 2025年
- 利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双酚A(BPA)废水,其中一个SBR中直接投加进水浓度为40 mg/L的BPA(冲击SBR),另一个SBR经20 mg/L进水BPA驯化成功后提高其浓度至40 mg/L(驯化SBR),探讨了不同BPA废水处理方式对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驯化SBR出水COD浓度基本维持在50 mg/L左右,出水中未检出BPA的残留,但冲击SBR的污泥活性受到显著抑制,出水COD浓度高达229.6 mg/L,出水BPA浓度高于30 mg/L,但出水COD和BPA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冲击SBR的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显著高于驯化SBR,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趋于一致。单个SBR周期中污染物的去除和EPS含量变化证实,冲击SBR的污泥性能在稳定运行后与驯化SBR基本保持一致。
- 战香玲曹霞赵建国
- 关键词: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胞外聚合物
- 超薄碳包裹/插入具有硫空位的MoO2/MoS2用于全pH析氢催化剂
- 在较宽pH范围内探索低成本、高活性和耐用的析氢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二硫化钼(MoS)作为HER催化剂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对pH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将油水微乳液技术和阴离子交换反应相结合,制备出单分散、均匀...
- 刘梦梦刘钰恒姚翠杰王国庆方少明巩飞龙
- 关键词:MOS2空位杂化材料催化剂
- 防倒吸实验装置的改进与优化设计
- 2024年
-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绿色化学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中。针对实验室目前存在的防倒吸装置操作不当引起的有毒有害气体易逸出,装置过于繁琐,安装过程复杂等问题,本着科学、安全、可行、简约的原则,对现有防倒吸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与优化设计。该设计践行了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了其创新思维。
- 史岽瑛王涵陈新茹霍佳琦陈鹏帆户敏
- 关键词:尾气吸收
- EPD系统对不同类别小分子量PAHs的响应分析
- 2025年
- 为了探究内源短程反硝化(EPD)系统对不同种类小分子量多环芳烃(PAHs)的耐受性,同时探索提高EPD系统抗冲击能力的方法,首先采用20mg/LPAHs(菲、蒽)分别驯化EPD系统,再通过批次实验向驯化的EPD系统中加入0~80mg/L其他种类的PAHs(蒽、菲、萘)分析驯化的EPD系统对不同种类PAHs的耐受性机理.结果表明,EPD系统在菲和蒽胁迫下,保持了高达86%的NO_(2)^(-)-N积累率和50%的PO_(4)^(3-)-P去除能力.蒽系统中的微生物分泌出更多的胞外聚合物来保护自身,而菲系统富集了更多的PAH-RHD GNF/R和PAH-RHD GPF/R基因来提高对PAHs的耐受性.菲和蒽的引入显著富集了反硝化聚糖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经菲驯化的EPD系统反硝化菌活性为(167.429±2.321)mgN/(gVSS·h),且在萘和蒽的胁迫下仍保持良好的除磷能力,经蒽驯化的EPD系统,在萘和菲的胁迫下保持高NO_(2)^(-)-N积累能力,且反硝化菌活性为(220.137±0.575)mgN/(gVSS·h).本研究为EPD系统对于小分子量PAHs耐受性以及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系统抗冲击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对于优化EPD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运行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 白芷瑄闫业宇吉建涛金宝丹刘叶杜京京王兰
- 关键词:功能基因菌群结构
- 水体中微塑料种类、来源、影响与处理方法被引量:5
- 2023年
-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最终进入各种动物甚至人体内,对人类及生态系统存在潜在威胁。文章对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种类、来源进行简要概述,并且,说明了微塑料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去除水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处理设施和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等方法,分析了每种处理方法的特点、使用范围及适用情况。其中,膜技术、光催化技术及微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是,大部分处理技术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并且,对微塑料分解产物的研究较少。应重点研究分解产物及微塑料去除技术实际应用。
- 宋亚丽李帅斌李紫燕黄龙张肖静史航张宏忠
-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物
- 茄科植物中羟基香叶基芳樟醇二萜苷类研究进展
- 2025年
- 羟基香叶基芳樟醇二萜糖苷类(HGL-DTGs)化合物天然存在于茄科烟草、辣椒、枸杞属,菊科艾纳香属以及紫草科附地菜属植物中,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抗虫、抑菌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因而近年来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但国内研究鲜见报道。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类化合物在烟草、枸杞、辣椒属等植物中的存在、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对已报道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系统归纳,简述了其在抗虫、抑菌及抗氧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HGL-DTGs相关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 贾春晓白冰杨鹏飞黄申毛多斌
- 关键词: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