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 作品数:222 被引量:218H指数:6
- 相关作者:牛东辉魏少哲孔德权杨春玲杨春玲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图案课程教学中青铜图案与构成教学的新体现浅析
- 2017年
- 文章从图案设计教学角度探究青铜图案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讲,从构成引入研究图案变化开始,对青铜图案的变换、适合填充等设计手法展开论述,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创造图案设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 彭静
- 关键词:教学
-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的SWOT分析
- 2022年
- 宝鸡地区拥有跨越千年的儒家文化、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这些文化优势体现在传统民居的方方面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民居逐渐显现出居住环境低劣、自身创新不足、资源遗失严重等劣势。“文化自信”的提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当今社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运用,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进行保护性创新设计,将传统民居与其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降波
- 关键词:传统民居
- 水墨人物教学中图式摹习与个性语言转化被引量:1
- 2018年
- 图式摹习在水墨人物画的学习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对待图式,应从图式背景中汲取养分并且通过课堂写生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图式,从而实现笔墨个性化语言的转换。
- 白雪红
- 关键词:图式笔墨个性化
- 牛金梁【国画作品】
- 2016年
- 白雪红(1976-),女,汉,甘肃民勤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 白雪红
- 关键词:国画作品白雪
- 传统笔墨语言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文章从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中汲取灵感,探讨了传统笔墨语言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传统笔墨语言的研究与分析,从其构成要素、表现手法、美学特征等方面入手,阐述了传统笔墨语言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根据自身的创作实践,将传统笔墨语言运用于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总结出具体的应用方法,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借鉴。
- 张钰涵刘阳白镜枚
- 关键词:传统笔墨山水画
- 汉镜篆隶文字特征及用字现象
- 2021年
- 汉代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亦是铜镜最为普遍的时代,种类繁复。尤其重要的是铜镜是篆隶书体过渡的实物载体,表现隶变的进程。从其书写的意识形态上考察,有文字自然书写型和刻意雕琢型两种呈现形式。与此同时,汉镜铭文有假借字、简体字和遗字漏句等现象,这亦是其不同于以往铜镜的具体特征。
- 张永红
- 白雪红【国画作品】
- 2016年
- 刘正军(1976-),男,汉,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讲师。
- 白雪红
- 关键词:油画作品教育学
- 创新思维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评《视觉传达设计的多角度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视觉来接受社会信息。人们运用文字、色彩、图像等各种元素对社会信息进行组织,从而传播社会信息的行为,称为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就是要求设计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视觉美感的追求。视觉传达设计在视觉上使其创作物更具视觉美感,以此来达到使所传递信息更引人注目并更加准确、易懂的目的。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下产生的设计所承载信息的视觉符号,
- 高瑜
-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设计教学创新思维社会信息视觉美感传递信息
- 日出意象:图像演进与文化变迁——17-19世纪西方《日出》油画比较研究
- 2019年
- 17至19世纪,西方出现三幅《日出》油画名作。由于三幅作品是画家对同一主题下不同自然物象的情感抒发,其审美趣味和表现方式同中有异:洛兰和英尼斯的《日出》是源于感悟真实自然后的臆想,即"不可见的现实",而莫奈所表现的《日出》是真实直观的自然再现,即"可见的现实";洛兰以"形"为主、"光与色"为次,英尼斯和莫奈侧重于以"色与光"为主、"形"为次。尽管三幅作品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由于表现要求的相同性和画家面对自然感情抒发的一致性,使得三者之间也具有相同之处,从中可见图像的演进与文化变迁的关系。
- 董海鹏
- 关键词:《日出》莫奈文化变迁
- 浅析大学空间环境标识系统对提升校园形象的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在城市空间建设中,大学空间环境已成为城市形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在大学空间环境中,环境标识系统逐渐渗透到空间环境的各个角落,它是完善大学教育硬件设施、提升大学对外形象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构建特色校园形象的大学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 马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