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品数:112 被引量:341H指数:10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用量鸡粪有机肥对土壤—辣椒体系Pb和Cd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保障辣椒质量安全,降低土壤污染风险,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0、15、30、45、60 t/hm^2)鸡粪有机肥后,灌漠土、潮土以及辣椒各器官(根、茎、叶和果实)重金属全铅和全镉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高用量(60 t/hm^2)鸡粪有机肥较不施鸡粪对照显著提高了灌漠土和潮土全铅和全镉含量,土壤全铅和全镉含量最高分别为38.09 mg/kg和0.4060 mg/kg,但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不同用量鸡粪有机肥施用后,辣椒各器官中全铅含量表现为根、叶>茎>果实,全镉含量则表现为根>叶>果实>茎,全铅和全镉含量均在根部最高;辣椒果实全铅含量变化范围为0.0648~0.0947 mg/kg,全镉含量变化范围为0.0214~0.0451 mg/kg,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可以安全食用。可以认为,短期施用鸡粪有机肥后尚未造成土壤污染和辣椒果实Pb和Cd的超标。
- 刘芝妨杨水莲张昊景根茂马国泰关天霞
- 关键词:鸡粪辣椒PB灌漠土潮土
- 甘肃省发现红颈瓣蹼鹬
- 2023年
- 2022年8月22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祁家店水库进行鸟类调查时,在水库南岸的浅水区(100°27′57.81"E,39°59′27.21"N,海拔1405 m)发现约6只体色黑白相间的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Laridae鸟类,并拍摄到其游弋觅食的清晰照片(图1),经鉴定为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 lobatus幼鸟。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和中国鸟类记录中心数据(中国鸟类记录中心,2022),确定为甘肃省分布新记录。
- 谢宗平刘钊卢精林杨爱芳王进孔东升马银山单国锋
- 关键词:分布新记录鸟类调查幼鸟鸻形目
-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红树莓抗氧化能力变化
- 2025年
- 为探究树莓浆果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释放量及消化液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对各阶段消化液中总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及消化液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消化液,口腔及胃肠消化液中总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均有所下降。总类黄酮物质在口腔消化环境中释放量(3.99 mg/g)显著高于胃消化(1.37~2.34 mg/g)和肠消化(0.96~1.56 mg/g),且随消化时间的延长,胃消化液中总类黄酮释放量呈增加趋势,而肠消化液中呈下降趋势。口腔消化液中总酚含量(1.25 mg/g)明显低于胃消化液和肠消化液;胃消化各阶段,消化液中总酚含量变化不稳定,30 min时总酚含量最高,达2.42 mg/g;肠消化阶段总酚释放量呈下降趋势,30 min时为最高,达1.93 mg/g。胃消化液ABTS^(+)·清除能力、DPPH·清除能力均高于肠消化液,且消化液ABTS^(+)·清除能力与其中总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0;DPPH·清除能力和总酚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5。
- 张红娟赵安琪金子超杨美林李娜王杭琳李雨菲
- 关键词:红树莓抗氧化能力
- 基于D-Optimal混料设计的液态法白酒原料配比优化
- 2025年
- 利用河西走廊主要粮谷生产多粮混酿型液态法白酒,采用D-Optimal混料法共设计出玉米、大麦芽和小麦三粮混酿配方16种,以白酒的感官品质、总酸含量、总酯含量和出酒率四个指标为响应项(Y),建立原料配比与4种响应项之间的回归模型。综合筛选出最佳“三粮共酵”白酒原料配比方案为玉米69.5%、大麦芽19.7%及小麦10.8%,此条件下的白酒出酒率为51.123%、总酸为0.723 g/L、总酯为1.923 g/L、感官评分为87.167,具有外观透亮、香气协调、口感醇厚绵甜及余味甘洌的基本特征。
- 刘霞谢凯王静宋媛媛王婷
- 关键词:河西走廊谷物
- 不同施肥对红早酥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早酥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探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红早酥果实中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旨在为生产中合理营养施肥和健康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设置了8个氮磷钾的配比施肥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红早酥果实中Ca、Na等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红早酥果实所含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含量为K>Na>Ca>Mg,微量元素含量为Fe>Mn>Cu>Zn。在氮(800 g/株)磷(900 g/株)钾(200 g/株)的处理后,Na、K、Mg、Fe、Mn的含量均较高,在氮(400 g/株)磷(600 g/株)钾(100 g/株)处理后,Zn和Cu含量较高。【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有效促进果实中矿质元素的积累,特别是P肥(600~900 g/株)的用量,促进效果较好。
- 张鹏举刘蕊周德峰韩多红
- 关键词:施肥处理矿质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引种果桑和叶桑叶片中营养功能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明确引种桑叶的营养和抗氧化特性,促进桑叶资源在河西地区的开发和利用。本研究以果桑和叶桑的叶片为研究材料,测定其主要营养功能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不同活性成分与桑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桑中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灰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果桑(P<0.05),而两者的γ-氨基丁酸和芦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叶桑中黄酮含量(50.57 mg.g^(-1))显著高于果桑(46.96 mg.g^(-1))(P<0.05),两者中的多酚和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果桑和叶桑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大小顺序均为K>Ca>Mg>Na>Fe,且呈现高钾低钠特性,叶桑中K、Mn、Zn、Cu、Ni元素的含量高于果桑,而Ca、Mg、Na、Fe元素含量却呈现相反的趋势。果桑和叶桑叶片中Na元素、粗脂肪和还原糖含量的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均<1,而K、Mn、Ca、Mg、Zn、Fe、Cu元素、粗蛋白的INQ均>1,营养当量(nutrition equivalent,NEU)显示叶桑高于果桑。果桑中黄酮和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于叶桑,但叶桑中黄酮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高于果桑,而两品种中多糖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差异不大。相关性表明,叶桑和果桑叶中黄酮、芦丁、多酚、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在0.899~0.991范围内,而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叶桑的营养功能价值及抗氧化活性优于果桑,更适宜于引种至河西地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 李珂张振军杜玉霞李彩霞张勇王恩军张东芝
- 关键词:果桑抗氧化活性
-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山丹军马场甘肃马鹿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开展种群遗传学方面研究,了解圈养甘肃马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该种群的饲养、管理和繁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53份圈养甘肃马鹿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后应用26对SSR位点引物对其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SSR引物扩增情况和多态性,进而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山丹军马场甘肃马鹿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26个SSR位点共检测到96个等位基因,各位点Na为2~6,平均Ne、Ho、He、PIC和I分别为2.4502、0.4299、0.5315、0.4760和0.9666,其中5个位点为低度多态位点(PIC<0.25),7个位点为中度多态位点(0.250.5);26个位点中只有5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除了5个位点属于非中性位点外,其余21个位点属于中性位点;此外,F-固定系数分析中位点的平均Fis和Fit均为正值。山丹军马场和肃南鹿场两个甘肃马鹿种群比较结果表明,两个种群均为中度遗传多样性,有13个位点在两个甘肃马鹿种群多态性较稳定,可用于其他圈养和野生甘肃马鹿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论:说明山丹军马场圈养甘肃马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比较丰富,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
- 张振祥陈艳霞习向玉肖荣荣张琪
- 关键词:甘肃马鹿微卫星
- 不同超声波处理方式辅助三相分配法提取琉璃苣籽油的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采用三相分配法(TPP)提取琉璃苣籽油,以琉璃苣籽油得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料液比、硫酸铵加量、水相与叔丁醇体积比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了超声波预处理辅助三相分配法(UPTPP)和超声波辅助三相分配法(UTPP)对琉璃苣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PP,在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0 min、硫酸铵加量0.35 g/mL、水相与叔丁醇体积比1∶2时,琉璃苣籽油得率最大,为31.26%;采用超声波作为过程强化方法,可缩短TPP的提取时间,且UPTPP优于UTPP,在超声波预处理时间160 s、超声功率100 W、占空比50%时,琉璃苣籽油得率为33.57%,比TPP提高了2.31个百分点。因此,超声波预处理后采用三相分配法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
- 张喜峰陆子茜王鑫鑫张青婷李雪峰马银山
- 关键词:超声波预处理
- 部分瑞香科植物韧皮部化学组分与纤维形态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为评价几种瑞香科植物的纤维品质,分析了不同地区北江荛花、了哥王、多毛荛花、细轴荛花和狼毒2~3年生枝条韧皮或根皮纤维化学组分、纤维形态和细胞壁超微结构。结果表明,①不同地区北江荛花(64.25%~72.31%)、肇庆细轴荛花(71.33%)、多毛荛花(65.6%)和狼毒(59.04%)综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或接近优质传统手工纸原料檀皮(61.43%)和构皮(67.50%),而木质素含量均低于檀皮和构皮;②融水北江荛花纤维最长(5.51 mm),其次为遂昌北江荛花、肇庆北江荛花和狼毒,分别为5.40、5.09和5.05 mm,而茂名北江荛花纤维最短,仅为3.09 mm。融水北江荛花、肇庆北江荛花纤维长宽比较大,分别为565.2、538.4;③超微结构显示,城步北江荛花、融水北江荛花、遂昌北江荛花、肇庆北江荛花以及多毛荛花韧皮纤维细胞壁较薄,而茂名北江荛花、肇庆细轴荛花、狼毒和肇庆了哥王韧皮纤维细胞壁较厚。
- 张超强张超强郝冰蕊雷玉明张文驹张文驹
- 关键词:瑞香科手工纸纤维形态化学组分
- 白菜型冬油菜不同生长期土壤氮素组分含量的变化
- 2020年
- 为探讨白菜型冬油菜生长期土壤氮素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不同品种的白菜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对其不同生长期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矿化氮、酸解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非酸解氮和未知态氮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生长期土壤全氮、酸解氮和未知态氮含量在枯叶期最高,依次为1.24 g/kg、694.52 mg/kg和539.50 mg/kg;硝态氮含量在幼苗期最高为33.04 mg/kg;碱解氮和铵态氮含量在返青期最高,依次为40.68 mg/kg和21.55 mg/kg;矿化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在收获期最高,依次为1583.25 mg/kg和63.45 mg/kg;枯叶期和返青期是冬油菜越冬期,其与幼苗期、苗期、花期土壤氮素各组分含量有差异。土壤全氮、铵态氮、非酸解氮含量在白菜型冬油菜不同生长期呈"升-降"趋势;硝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呈"降-升"趋势;碱解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呈"降-升-降"趋势;矿化氮、酸解氮和未知态氮含量呈"升-降-升"趋势。
- 王治江许耀照曾秀存王凡
-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生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