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生态环境保护学院
- 作品数:16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石灰、蒌叶处理槟榔对小鼠生殖毒性及体温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探索添加蒌叶和石灰对槟榔毒副作用的影响,设置蒌叶+槟榔、石灰+槟榔、蒌叶+石灰+槟榔、槟榔4个处理及空白对照(蒸馏水),分别将不同处理的水提液(蒸馏水)对SPF级KM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灌胃14 d,测定小鼠的生精细胞凋亡指数、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及体温。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的睾丸曲细精管中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均增高且差异显著,其中槟榔处理的凋亡指数最大,其次是槟榔+石灰,槟榔+蒌叶+石灰处理最小,槟榔处理的凋亡指数是槟榔+蒌叶+石灰处理的2.6倍;各处理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增高,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降低,其中槟榔处理变化幅度最大,槟榔+蒌叶+石灰槟榔处理最小,槟榔+蒌叶+石灰处理的Bcl-2/Bax值是槟榔处理的1.41倍;各处理的小鼠体温均呈现下降趋势,槟榔+蒌叶+石灰处理体温相对最高且降幅最小,与槟榔处理相反。可见,添加蒌叶或石灰能减弱槟榔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 刘书伟王燕都二霞胡劲召
- 关键词:小鼠体温
- 假蒟不同部位5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假蒟不同部位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Na NO2-Al(NO3)3-Na 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通过香草醛-冰醋酸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通过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测定总鞣质含量。[结果]芦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0.59%,假蒟叶、茎、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8%、0.33%、0.25%;盐酸小檗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1.52%,假蒟叶、茎、根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19%、0.03%、0.01%;人参皂苷Re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1%,RSD=1.06%,假蒟叶、茎、根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4.33%、1.71%、4.13%;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0.88%,假蒟叶、茎、根中总酚含量分别为2.42%、1.08%、0.68%;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2%,RSD=3.14%,假蒟叶、茎、根中总鞣质含量分别为1.69%、1.21%、0.72%。[结论]这5种方法准确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作假蒟中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
- 张燕张洪斌
- 关键词:次生代谢产物PIPER
- 复合型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选择及其养殖废水脱氮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和凹凸棒土为微生物载体,使用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联合包埋活性污泥,考察SA和PVA浓度对固定化小球性能影响,确定最佳固定化配比.分别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凹凸棒土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和传统活性污泥对模拟养殖废水脱氮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SA和1%PVA联合包埋的固定化小球性能最佳;同样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的脱氮效率为83.30%,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和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的脱氮效率分别为85.74%、78.52%和92.58%.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沸石和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养殖废水效果更好,但以珊瑚砂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比活性污泥处理效果差.
- 齐丹胡劲召卢徐节赖童菁王兴华
- 关键词:养殖废水脱氮固定化
- 五指山市荣最岭空气负离子昼间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为研究五指山市荣最岭空气负离子的昼间变化特征,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五指山北校区树林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同步监测,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表现为早上和傍晚较高,下午较低;随空气温度升高而减小,且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大,但相关性不显著.利用空气离子单极系数及安倍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对荣最岭空气清洁度进行初步评价,表明荣最岭空气舒适度和清洁度高,除10:00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外,空气清洁度均在A级或B级.
- 丁文慈赵由之
-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空气清洁度
- 外源重金属Cu、Cd对红树林沉积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采用外源添加重金属室内恒温培养实验研究了Cu、Cd对三亚河红树林沉积物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能够抑制红树林沉积物脲酶和蔗糖酶活性,Cd对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能产生抑制作用。Cu与Cd复合污染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独立作用,对蔗糖酶表现为协同作用。培养前期,重金属处理沉积物酶活性逐渐降低,后期趋于稳定。重金属对光滩沉积物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次是林缘沉积物,对林内沉积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
- 赵牧秋车志伟史云峰
- 关键词:重金属红树林沉积物酶活性
- 15种杂草的种实特征及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通过研究15种杂草的种实特征和萌发特性,揭示其萌发特性,为植被恢复中杂草种类的选择和播种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实验采集海南野外常见的15种耐干旱杂草种子,测量记载其种实表型特征;通过常温、变温及0.03%~0.05%GA处理研究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5种杂草种子千粒重、长度、宽度、果实长度、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按照种子萌发历程,属于爆发型的有倒扣草、羽芒菊、虎尾草、银花苋,约占26.7%;过渡类型有猪屎豆、鬼针草、假臭草、短颖马唐、黄花草,约占33.3%;缓萌型的有华扁豆、青葙,占20%;低萌类型的为红毛草、黄花稔、阔叶丰花草,占总数的20%。15种杂草种子,有8种常温下即可萌发,5种变温处理下才可萌发,2种在不同浓度GA处理后才可萌发。用0.05%GA处理青葙、黄花草、黄花稔、假高粱,0.04%GA处理华扁豆,0.03%GA处理短颖马唐、阔叶丰花草、红毛草均能极显著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植被修复中,合理搭配各种萌发类型的物种,并对难萌发种子进行GA处理,有助于植被修复成功。
- 赵怀宝羊金殿黎明
- 关键词:杂草果实种子萌发变温赤霉素
- 槟榔不同部位水提液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本试验旨在探索槟榔鲜果不同部位水提液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分别选用4周龄和7周龄SPF级KM小鼠,体重分别为(18±2)g和(35±2)g,将48只4周龄小鼠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半,4组分别采用槟榔鲜果果皮、果仁和全槟榔水提液及蒸馏水(对照组,CK)对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14d,测定小鼠的存活率、采食量、饮水量和体温。将36只7周龄雄鼠随机分为4组,灌胃方法同上,测定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果仁处理组的小鼠在试验的第6天全部死亡,其它处理组均无死亡;与CK组相比,各槟榔处理组小鼠的采食量和饮水量均减少,其中果仁处理组最低且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全槟榔组次之;各槟榔处理组小鼠的体温均低于CK组,其中果皮处理组体温变化最小并与CK组相似(P>0.05),果仁处理组小鼠体温最低且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与CK组相比,各槟榔处理组的小鼠精子畸形率均提高,其中果仁处理组的精子畸形率最高(P<0.01),其次是全槟榔处理组(P<0.01),然后是果皮处理组(P<0.05),同时3个槟榔处理组间差异亦达极显著(P<0.01)。本试验结果说明槟榔鲜果果仁水提液对小鼠产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全槟榔水提液,果皮水提液对小鼠影响较小。
- 刘书伟王燕胡劲召
- 关键词:小鼠精子畸形
- 微波消解-ICP-AES检测鲍鱼微量元素被引量:3
- 2017年
- 以三亚鲍鱼为原料,采用微波消解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相结合测定样品微量元素方法,测定鲍鱼中Cu、Zn、Pb、Cd、Mn、Cr、Ni、Co、Mo、Ba、V 11种元素含量。以微波消解法对鲍鱼样品进行处理,样品处理彻底,损失量少,耗酸少,消解过程无需专人看管,消解时间缩短,提高试验效率;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ICP-AES法测定操作更为方便快捷,线性范围较宽,检出限更低,精密度更高,加标回收率高。
- 陈文王湘君赵阳沈婕赵秀志陈慧郭松跃
-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微波消解微量元素
- 三亚河红树林沉积物酶活性时空动态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对三亚河红树林沉积物4种与C、N、P转化密切相关的酶(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酶活性随季节总体呈现夏季较高、冬季较低的规律;随取样深度的增加,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降低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随取样深度的增加无显著变化;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林内>林缘>光滩,而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林内最高,林缘与光滩差异不显著;与上游和中游相比,下游河段沉积物酶活性总体较低,而上游和中游沉积物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 张敏赵牧秋车志伟史云峰
- 关键词:红树林沉积物酶活性
- 不同遮光度对5种野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野菜对遮光栽培的生态适应性,为其林下规模化栽培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搭建不同透光程度遮阴棚,模拟林间光照条件种植树仔菜(Sauropus androgynus)、富贵菜(Gynura divaricala)、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荜拔菜(Piper longum)和鹅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以不遮光处理为对照(CK),定期测定5种野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叶片长度、宽度、节间长度、叶片总叶绿素(Chl)含量和维生素C(Vc)含量。【结果】遮光栽培的5种野菜叶片长度、宽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树仔菜、富贵菜和荜拔菜的节间长度均增加,但增加程度不同。遮光栽培早期,5种野菜的总Chl含量均高于CK,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和CK的总Chl含量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树仔菜、富贵菜遮光后Vc含量总体上低于CK,鹅肝菜、荜拔菜及珍珠菜适度遮光后Vc含量升高,但重度遮光后其Vc含量均降低。【结论】富贵菜不耐阴,更适宜在无遮光环境下栽培。树仔菜能适应轻度遮光环境,鹅肝菜、荜拔菜和珍珠菜等有一定的耐阴特性,可利用槟榔林、芒果园等不同郁闭度林地开展林菜间作。
- 赵怀宝苏兴纯张燕燕桂猛
- 关键词:野菜维生素C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