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作品数:100 被引量:199H指数:7
相关作者:孙丽丽梅婷卡斯木江热沙来提·依斯坎旦尔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2篇蛋白
  • 20篇细胞
  • 13篇脂肪
  • 13篇食管
  • 13篇食管癌
  • 12篇基因
  • 11篇脂肪细胞
  • 11篇生物化学
  • 10篇教学
  • 8篇哈萨克族
  • 8篇哈萨克族食管...
  • 7篇代谢
  • 7篇维吾尔族
  • 7篇免疫
  • 7篇结肠
  • 7篇课堂
  • 6篇多态
  • 6篇血压
  • 6篇转录
  • 5篇逆转

机构

  • 99篇新疆医科大学
  • 22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2篇乌鲁木齐市第...
  • 2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0篇李惠武
  • 10篇李卉
  • 9篇陈艳
  • 9篇焦谊
  • 9篇关亚群
  • 8篇张景萍
  • 8篇黄静静
  • 7篇李秀梅
  • 7篇姜孝芳
  • 6篇吴军
  • 5篇谌宏鸣
  • 5篇孙丽丽
  • 5篇张成
  • 4篇王洪江
  • 4篇刘玲
  • 4篇杨梅
  • 4篇庞作良
  • 4篇许晨波
  • 4篇王延蛟
  • 4篇张丽萍

传媒

  • 23篇新疆医科大学...
  • 8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科技信息
  • 2篇实用检验医师...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12篇2023
  • 9篇2022
  • 1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测试与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Ulcerative ColitisModel,UCM)组结肠组织代谢产物,探讨UCM结肠组织中UC相关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2只)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21只),分笼喂养,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复合乙酸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收集两组大鼠结肠组织,进行1H-NMR图谱测定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UC模型组结肠组织的内源性代谢谱、肠组织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化,UC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丙酸、乳酸、牛磺酸、乙酸、脯氨酸、丙氨酸等小分子代谢物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大鼠结肠组织的代谢谱明显偏离正常大鼠结肠组织,乳酸、牛磺酸、脯氨酸、丙氨酸等6种代谢物在临床上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早期诊疗的分子标志物。
雅森.米吉提阿地里江.阿布力米提库热西.玉努斯巴图尔.买买提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代谢组学分子标志物
36型人腺病毒E4ORF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促进前脂肪细胞3T3-L1对葡萄糖利用的作用初探
2022年
目的通过构建早期基因4开放读码框1(E4ORF1)真核表达载体,探讨E4ORF1蛋白调节前脂肪细胞3T3-L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利用葡萄糖的作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DNA3.1-E4ORF1重组质粒,并进行DNA测序鉴定。将前脂肪细胞3T3-L1分为对照组和E4ORF1转染组,检测两组细胞第0、1、2、3天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利用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两组细胞第0、1、2、3、4天E4ORF1、己糖激酶2(HK2)、糖原合酶1(GYS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两组细胞第0、1、2、3、4天分化及脂质积累情况,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EBPa)、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N端带FLAG(DYKDDDDK肽)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4ORF1。与对照组相比,E4ORF1转染组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随培养时间延长下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q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E4OR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4ORF1转染组的糖酵解关键酶基因HK2和糖原合酶基因GYS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均<0.05)。油红O染色显示两组细胞均无成脂分化现象,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a、FABP4、FASN、AC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E4ORF1真核表达载体;在前脂肪细胞3T3-L1中,E4ORF1可能通过促进HK2和GYS1的表达,参与细胞对葡萄糖的分解和糖原合成过程,对前脂肪细胞的分化无影响。
王冰丽陈哲艾柯代姆·阿卜杜克热木刘迪晖赵炳尧关亚群
关键词:己糖激酶
利拉鲁肽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促进自噬减轻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DM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8),DM组(DM,n=8),DM缺血再灌注组(DM+I/R,n=13),利拉鲁肽干预DM缺血再灌注组(DM+I/R+Lir,n=13)。采用STZ腹腔注射和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小鼠DM模型,进行缺血再灌注,利拉鲁肽200μg/kg皮下注射干预。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测量心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和伊文思蓝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p62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DM组FPG、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体重、p-AMPK/AMPK比值、LC3Ⅱ/Ⅰ比值降低(P<0.05)。与DM+I/R组比较,DM+I/R+Lir组FPG、体重、心肌梗死面积、p-mTOR/mTOR比值、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p-AMPK/AMPK比值、LC3Ⅱ/Ⅰ比值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改善DM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增强心肌细胞自噬相关。
房彬彬林仁勇刘芬王红丽张雪鹤张桐杨毅宁李晓梅
关键词:利拉鲁肽糖尿病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
细粒棘球绦虫Innexin-unc9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胆汁酸盐(胆盐)对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E.g)发育分化的影响,分析E.gInnexin-unc9(EgInx)基因在体外有无胆盐-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培养的原头蚴(PSC)的表达水平,为研发犬抗E.g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含与不含T4009(牛磺胆酸钠的商品型号缩写)的单相培养基分别进行PSC培养,在不同培养时间点对比分析PSC外翻率和发育状态;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培养点样本的EgInx相对表达量。结果不同时间点平行培养的原头蚴外翻情况不同,在培养30 min时和10 d以后,无T4009组的PSC外翻率急剧下降;RT-qPCR结果显示:与从体内刚采集的PSC相比,其EgInx的表达量在培养30 min的T4009组较高,且此时T4009组表达量高于平行无T4009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到17 d时,得到类似的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结果一致。结论提示在有牛磺胆酸钠的环境中,E.gInnexin-unc9在关键节点表达升高,可能参与调控细粒棘球绦虫的生长发育。
黎飞海吴军张文宝杨梅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牛磺胆酸钠
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hemeri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chemeri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积聚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地塞米松联合方案诱导其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聚集情况,并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chemeri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hemerin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分化至第6天达到较高水平且逐渐趋于稳定。利用Western印迹可观察到,随着脂肪细胞分化成熟,chemer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结论 chemerin mRNA及蛋白质在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很有可能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聚集。
焦谊王延蛟李俊红周众韩春晨孙丽丽连政张成关亚群
关键词:CHEMERIN前脂肪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绝经后女性乳腺癌与体内IGFBP2、FGA表达上调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蛋白质水平筛查分析,明确女性乳腺癌发生及绝经前后与IGFBP-2和FGA表达调控的关系。为建立乳腺癌早期预警及临床治疗疗效评估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共85例,其中绝经后患者29例,未绝经患者36例,正常对照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 IGFBP2)和纤维蛋白原α链( fibrinogen alpha chain, FGA)含量。结果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体内IGFBP-2含量升高,与未绝经患者和正常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FGA含量低于未绝经及绝经后乳腺癌患者(P〈0.05)。未绝经乳腺癌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之间,FGA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受信者操作特性(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IGFBP-2和FGA表达水平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绝经后和未绝经乳腺癌患者伴有血浆IGFBP-2与FGA含量升高,可能与乳腺癌IGFBP-2、FGA蛋白质的表达调控异常存在内在联系,此为进一步揭示乳腺癌发病机制、早期预警和临床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热孜亚·肉孜阿洪迪拉热·力迪甫迪丽米娜·伊拉木古扎力努尔买提沙Abulizi Abudula
关键词:乳腺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管紧张素Ⅱ-CaMK-CREB-CYP11B2和肾上腺素-PKA-CREB-CYP11B2途径在应激性高血压发病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CaMK-CREB-CYP11B2和肾上腺素-PKA-CREB-CYP11B2途径在应激性高血压(SI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鼠龄在6~8w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28只,适应性喂养7d后,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SIH模型组与正常组,每组14只。通过每天声光间断足底电、夹尾持续刺激12w构建SIH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IH模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SIH模型大鼠血清肾上腺素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IH模型大鼠肾上腺组织Creb、Nr4a1、Nr4a2、Cyp11b2基因mRNA表达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水平及醛固酮合酶(CYP11B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IH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缓慢,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 <0.05),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升高(P <0.05),肾上腺组织Creb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05),Nr4a1与Nr4a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下调趋势(P>0.05),Cyp11b2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05);与正常组比较,SIH模型组大鼠肾上腺CREB磷酸化水平及CYP11B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05)。结论SIH模型组大鼠肾上腺组织肾上腺素-PKA-CREBCYP11B2途径的激活是血液醛固酮含量增多、应激性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
楚岚鹏吴桂霞钟莉黄静静卡思木江.阿西木江希林古丽.吾守尔纳菲沙.卡德尔库热西.玉努斯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压肾上腺素CREBCYP11B2
新疆巴州维吾尔族17个Y-STR位点遗传多态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调查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hort tandem repeat,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新疆巴州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AmpFlSTR 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149名维吾尔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位点的复合扩增,用ABI 3130XL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DYS456、DYS389Ⅰ/Ⅱ、DYS390、DYS458、DYS19、DYS385a/b、DYS393、DYS391、DYS439、DYS635、DYS392、Y-GATA-H4、DYS437、DYS438、DYS448各位点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GD)值分布在0.498 2~0.948 5之间;17个Y-STR位点共观察到单倍型148种,其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值为0.999 86。结论:新疆巴州维吾尔族17个Y-STR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父权鉴定和父系进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遗传学资料。
陈慧锦蒲红伟胡佳王伟张丽萍
关键词: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维吾尔族遗传多态性
负载干细胞外囊泡的缓释聚左旋乳酸微球在促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2023年
目的制备一种调控释放干细胞外囊泡的微粒子递送系统,仅干预1次后长期发挥增强肝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干细胞外囊泡并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外囊泡结构和免疫印记检测外囊泡膜标志蛋白,评价所提取外囊泡符合规范。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壳-核”结构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A)微球,在微球“核”结构位置负载干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得到EVs-PLA微球。通过扫描、透射电镜检测微球及外囊泡形貌,粒径分析,缓释实验检测EVs-PLA微球缓释周期,扫描电镜检测缓释至8周EVs-PLA微球形貌变化;将EVs-PLA微球与肝实质细胞共培养,鬼笔环肽/DAPI染色评价EVs-PLA微球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CCK8评价EVs-PLA微球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作用,免疫印记检测EVs-PLA微球共培养后细胞中增殖标志蛋白表达量并统计数据结果。结果对比EVs-PLA干细胞外囊泡微球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肝实质细胞增殖能力评价,发现EVs-PLA微球未造成细胞凋亡和细胞结构发生变异,具有生物相容性无细胞毒性;EVs-PLA微球的“壳-核”结构调控所负载的干细胞外囊泡的释放速率和释放周期,EVs-PLA微球可缓慢释放EVs,单次干预后持续发挥促进肝实质细胞增殖的生物作用。结论EVs-PLA微球可缓慢释放EVs,单次干预后持续发挥增强肝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为探索外囊泡促肝细胞增殖的微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楚瑨木克西娜·木拉提高瑾李亮张雪吕国栋林仁勇毕晓娟
关键词:缓释肝再生
整合素β1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2021年
目的检测肝泡型包虫病(AE)患者肝组织中整合素β1(Integrinβ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取73例AE患者肝脏组织样品及8例正常肝脏样品做石蜡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ntegrinβ1的表达情况,分析Integrinβ1的表达水平与Child-pugh分级、PNM分型、血管新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AE患者病灶近旁及远端肝组织integrinβ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ntegrinβ1表达与AE患者PNM分型及新生血管数(Integrinβ1高表达组23.7±10.78,低表达组16.09±7.35)呈正相关(P<0.05),且随着AE病灶范围(P分期)的加重,Integrinβ1呈高表达(P1,0%;P2,13.6%;P3,75.0%;P4,50%)(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等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肝组织高表达Integrinβ1,提示Integrinβ1可能参与AE病灶浸润过程,为阐明AE的致病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标奠定了基础。
刘辉杨宁毕晓娟柯颖孙立楚瑨孙涛吕国栋林仁勇
关键词:肝泡型包虫病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