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作品数:7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宝山邹方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资源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及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专项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分子系统
  • 4篇分子系统发生
  • 3篇蜘蛛
  • 2篇系统发生关系
  • 2篇类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1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蝶类
  • 1篇短波紫外线
  • 1篇亚科
  • 1篇氧化酶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圆网
  • 1篇悦目金蛛
  • 1篇蜘蛛目
  • 1篇日本三角涡虫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三角涡虫
  • 1篇丝蛋白

机构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朱国萍
  • 5篇郝家胜
  • 4篇潘鸿春
  • 3篇吴宝山
  • 2篇张小平
  • 2篇宋大祥
  • 2篇潘红春
  • 2篇黄敦元
  • 1篇吴冬霞
  • 1篇邹方振
  • 1篇周开亚
  • 1篇朱朝东
  • 1篇殷先兵
  • 1篇苏成勇
  • 1篇陈娜
  • 1篇张大秀
  • 1篇许丽
  • 1篇孙祯
  • 1篇王芳芳

传媒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Curren...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6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16S rDNA序列探讨蛱蝶科(鳞翅目,蝶亚目)主要分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被引量:20
2007年
本文测定了蛱蝶科7亚科27种蛱蝶和斑蝶科2种蝴蝶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6种蛱蝶的同源序列。以斑蝶科的幻紫斑蝶和绢斑蝶作外群,通过遗传分析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用邻接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蛱蝶科的系统发育树,探讨了蛱蝶科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经比对处理后获得494bp长度序列,其中有可变位点206个,简约信息位点145个;A+T平均含量78.4%,C+G平均含量为21.6%,具A、T偏倚性。分子系统树显示:蛱蝶亚科并非单系群;蛱蝶族中眼蛱蝶属应移入斑蛱蝶族;闪蛱蝶和蛱蝶亚科与蛱蝶亚科具有较近的系统关系;结果支持豹蛱蝶和釉蛱蝶合为一亚科即釉蛱蝶亚科;支持将秀蛱蝶和蛱蝶亚科从线蛱蝶亚科中分离出来。
陈娜朱国萍郝家胜张小平苏成勇潘鸿春吴冬霞
关键词:蛱蝶科线粒体分子系统发生
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被引量:5
2007年
以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丝腺SMARTRACE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RT-PCR,克隆了1条大壶状腺丝蛋白(major ampullate spidroin,MaSp)基因cDNA序列。该条cDNA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可区分为两部分(1)富含丙氨酸的片段和富含甘氨酸的片段相间排列构成的重复氨基酸序列区,并且富含甘氨酸的片段中有脯氨酸分布;(2)约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C末端非重复氨基酸序列区。把MaSp基因cDNA序列亚克隆到质粒pET28b(+)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b(+)-MaSp,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氨基酸组成测定和N末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的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为重组MaSp,表达量约为40mg/L。还对C末端非重复氨基酸序列对重组MaSp在水媒介中溶解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潘红春宋大祥周开亚朱国萍
关键词:悦目金蛛原核表达BL21(DE3)
从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探讨拟壁钱属和壁钱属蜘蛛系统发生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拟壁钱属Oecobius和壁钱属Uroctea蜘蛛之间系统发生关系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从分子水平探讨两属间系统发生关系,本研究测定了5科6种蜘蛛的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联合来自Gen Bank的8科8种蜘蛛16SrRNA基因序列数据重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壁钱属和壁钱属间遗传距离(28.1%)明显大于复杂生殖器类(Entelegynae)蜘蛛属间遗传距离的平均值(22.9%);与目前大多数文献把拟壁钱属和壁钱属并在一个科的观点相反,本研究重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两属不是姊妹群。作者建议把拟壁钱属和壁钱属分别重新划回拟壁钱科Oecobiidae和壁钱科Urocteidae。系统发生树还验证了简单生殖器类(Haplogynae)蜘蛛、复杂生殖器类蜘蛛各自的单系性以及筛器类(Cribellate)蜘蛛的多系发生,同时本文的结果还对圆网蛛类(Orbiculariae)单系发生及RTA类群单系发生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潘鸿春吴宝山郝家胜朱国萍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生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 b基因的粉蝶亚科及黄粉蝶亚科(粉蝶科)部分类群的分子系统发生被引量:21
2007年
测定了粉蝶科的粉蝶亚科和黄粉蝶亚科14属共24种线粒体COⅠ和Cyt b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2种粉蝶的同源序列,以眼蝶科的2个物种为外类群,运用NJ法、贝叶斯法分别重建了分子系统树,探讨了它们的系统发生关系。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比对和处理后的序列总长度为1111bp,其中变异位点478个,简约位点382个,碱基T、C、A、G平均含量为39.9%、16.9%、30.9%、12.3%,A+T含量和C+G含量分别为70.8%和29.2%。分子系统树显示:黄粉蝶亚科不是单系群,但其中迁粉蝶属和豆粉蝶属在不同的分析方法中均聚合在一起。粉蝶亚科形成一个独立的支系,其中,襟粉蝶族为并系群;粉蝶族的粉蝶属、飞龙粉蝶属和云粉蝶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许丽郝家胜朱国萍殷先兵潘鸿春黄敦元张小平
关键词:CYT分子系统发生
短波紫外线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损伤及六种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用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日本三角涡虫,观察了涡虫的损伤状况,探讨了紫外线辐射对涡虫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Ca2+-Mg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比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波紫外线辐射对涡虫的损伤明显,照射的时间越长,涡虫在照射后出现死亡解体现象的时间就越短。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LDH活力呈下降趋势;Na+-K+-ATP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而Ca2+-Mg2+-ATP酶活力呈下降趋势;SOD活力有明显的增加;CAT活力有增加趋势;GSH-PX活力波动较大,但总体仍呈增加趋势。不论是从紫外线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损伤情况、还是对其六种酶活力的影响来看,日本三角涡虫是一种对紫外线辐射非常敏感的动物,在检测紫外线辐射及筛选抗紫外线辐射防护剂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
潘红春王芳芳吴宝山孙祯朱国萍
关键词:日本三角涡虫短波紫外线乳酸脱氢酶ATP酶抗氧化酶
rRNA及MaSp1基因证据不支持圆网蛛类(蜘蛛目: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的单系起源被引量:2
2007年
圆网蛛类(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是否为单系,圆网究竟经历一次进化还是多次进化,这是多年来有争论的、悬而未决的蛛形学难题之一。本文测定了包括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和非圆网蛛类等类群在内的9科10种蜘蛛线粒体12S rDNA、16S rDNA及核18S rDNA、28S rDNA等4个基因片段序列,并基于4个基因序列的整合数据,分别通过邻接(NJ)法、最大简约(MP)法、最大似然(ML)法和贝叶斯法(Bayesian)分析,对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系统发生结果表明:1)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不是姊妹群,从而支持这两个类群的圆网是平行演化而非同源演化的观点;2)筛器类蜘蛛并非单系发生而为多系发生。另外,依据编码大壶状腺丝蛋白-1(MaSp1)C末端非重复氨基酸序列区段的核酸序列重建的系统发生树也证实圆网蛛类并非单系发生。
潘鸿春吴宝山宋大祥郝家胜朱国萍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生
基于线粒体ND1和16SrRNA基因序列探讨中国蝴蝶12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鳞翅目:双孔次亚目:蝶类)被引量:19
2009年
对中国12科共32种代表蝶类的ND1基因和16S rRN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包括新测30种ND1基因和9种16S rRNA基因)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12科蝶类的系统发育树,探讨了其高级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经比对处理后的两个基因总长度为869 bp,其中保守位点373个,可变位点496个,简约信息位点375个;A+T的平均含量为80.2%,明显高于C+G的平均含量19.8%。分子系统树表明:蛱蝶科不是单系群;珍蝶类、斑蝶类和喙蝶类位于蛱蝶科内;粉蝶科和凤蝶科具有共同祖先。据此建议:绢蝶科应归入凤蝶科;蚬蝶科归入灰蝶科;珍蝶类、斑蝶类和喙蝶类作为蛱蝶科中的亚科,眼蝶类从蛱蝶科中分离出来独立成科。另外,环蝶类的系统分类地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邹方振郝家胜黄敦元张大秀朱国萍朱朝东
关键词:鳞翅目蝶类RRNA基因系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