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7 被引量:123 H指数:6 相关作者: 康逢文 谢键 更多>> 相关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喷墨打印液滴参数自动化测量技术 2024年 印刷显示技术具有低成本、柔性化、可大面积生产等显著特点,是解决OLED显示产业高成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喷墨打印工艺制备发光像素前,都需要观测液滴的喷墨状况,判断喷嘴的导通性和墨水的可打印性。但是当喷嘴的驱动波形参数、墨水的流变性或喷墨打印温度改变时,会导致喷墨的液滴均匀性、体积、喷射速度等参数发生相应变化,而这些参数的变化通常无法通过肉眼去分辨。该文开展了喷墨液滴参数自动化测量技术研究,以Δt=10μs的相位延迟时间获取不同时刻的液滴图像,形成完整的喷射过程,并对每张图像进行滤波降噪、二值转换、形态学运算和边缘检测处理,获得清晰的液滴轮廓,从而实现对液滴轮廓的有效提取,并自动计算液滴的喷射速度、直径和体积参数。为优化墨水的配制,以及喷墨打印制备高质量薄膜提供了可视化工具。 许伟 赵杰 姚日晖 宁洪龙 彭俊彪关键词:喷墨打印 自动化测量 全固态WO_3薄膜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8年 讨论了基本的EC器件结构设计、被广泛应用的阴极氧化物材料(WO_3)的结构以及改善其性能的一些方法和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最后,对EC器件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张巡天 张啸尘 姚日晖 宁洪龙 徐海涛关键词:溶液法 电致变色器件 三氧化钨 固体电解质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电致老化机理 高分子发光器件(Polymer LED,PLED)在大面积显示与发光照明板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商业化应用受限于电流应力下的稳定性问题。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业界为此付出大量努力,然而对于PLED 基本的物理退化机... 牛泉稀土掺杂的碱土金属钨酸盐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发光机理的研究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激发光源照射停止后仍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光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安全消防、应急照明指示、夜光塑料及夜光涂料等领域中。目前,基于诸如硫化物、硅酸盐和铝酸盐等颜色能够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的长余辉材料已有大量... 康逢文 胡义华 彭明营关键词:长余辉发光材料 碱土金属 稀土掺杂 发光机理 钨酸盐 基于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添加剂的钙钛矿纳米结构和薄膜形貌调控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太阳电池和发光二极管方向上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众多优化手段中,对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结构和薄膜形貌的调控是制备高效稳定的太阳电池和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机无机杂... 陈梓铭 薛启帆 张重阳 刘梅月 陈东成 苏仕健 叶轩立关键词:聚合物添加剂 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寸调控及其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太阳电池和发光二极管方向上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无论是在太阳电池还是发光二极管领域,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寸都对其最终的器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则着重于探究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 陈梓铭 叶轩立关键词:晶粒尺寸 玻璃基因工程在激光玻璃等光功能玻璃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2年 随着激光玻璃及光功能玻璃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光功能玻璃在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要求越加趋向于多元化,而玻璃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组分连续可调的特性阻碍了新型光功能玻璃材料的快速研发,为了摆脱传统的“试错型”设计模式,缩短玻璃材料开发的成本与周期,提升玻璃材料设计与制备过程的可预测性,“材料基因组计划”应运而生。“材料基因组计划”将高性能计算、数据和实验相结合,根据材料的组分对材料的特性进行定量地准确预测,从而指导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本文归纳并总结了目前应用于激光玻璃及光功能玻璃领域中的“材料基因工程”的不同理论与建模流程,分为基于物理定义推导的物理性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经验性方法、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理论-经验结合法。在此基础上,从激光玻璃和光功能玻璃材料出发,重点介绍“材料基因工程”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董国平 万天择 吴敏波 潘绮雯 邱建荣 杨中民具有空间共轭的折叠四苯基乙烯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 折叠四苯基乙烯(TPE)衍生物是一类同时具有空间共轭和价键共轭的特殊体系,可用于制备高效稳定的单分子导线,且具有大的斯托克位移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1,2为了研究这类分子空间共轭的归属、聚集发光增强(AEE)且蓝移的机理... 罗文文 胡蓉蓉 秦安军 赵祖金 唐本忠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一种兼具高光利用效率和高显色指数的半透明有机太阳电池 2024年 半透明有机太阳电池(ST-OSCs)凭借轻质、柔韧和透明等优点,在建筑一体化光伏技术(BIPV)以及智能建筑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1,2].然而,STOSCs在光电转换效率(PCE)与可见光透过率(AVT)之间的权衡,限制了其光利用效率(L U E,L U E=PCE×AVT)的提升.为了优化LUE,研究人员在光学工程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通过调整透射与反射光谱提升性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PCE的显著损失以及复杂的光学层设计依然是ST-OSCs面临的难题[3,4]. 段春晖关键词:光伏技术 有机太阳电池 光学工程 建筑一体化 反射光谱 半透明 超宽带发光铋掺杂玻璃及光纤的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2 2023年 自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提出可用玻璃光纤代替传统电缆传输线,利用光波导传输光信号的方法来实现信息传输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优化现有光纤的性能和探索新的光纤激光介质材料。目前,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光纤激光器和光放大器的增益光纤多见于稀土离子掺杂玻璃光纤,然而稀土离子固有的f-f跃迁导致较窄的传输带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剧增的网络数据传输需求。铋(Bi)离子是继过渡金属离子、稀土离子后的第三类激活离子,是激光材料领域发展的新方向。目前,Bi掺杂玻璃光纤已经在1150~1550 nm和1600~1800 nm范围内实现了激光输出和光信号放大。这充分说明了Bi掺杂玻璃光纤有望解决现有数据传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成为新一代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增益材料。因此,文中主要介绍Bi掺杂玻璃和光纤的研究进展,分析Bi掺杂玻璃及光纤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陈为为 邱建荣 董国平关键词:超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