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作品数:133 被引量:478H指数:11
相关作者:赖小敏董涛关琳琳陈伊王颖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病毒
  • 40篇细胞
  • 26篇基因
  • 22篇结核
  • 21篇登革病毒
  • 14篇蛋白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病毒
  • 13篇抗原
  • 12篇四聚体
  • 12篇淋巴
  • 12篇聚体
  • 12篇SARS冠状...
  • 9篇免疫
  • 9篇耐药
  • 9篇T细胞
  • 8篇细菌
  • 8篇克隆
  • 7篇受体
  • 7篇肿瘤

机构

  • 133篇中山大学
  • 18篇广州市胸科医...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惠州市中心人...
  • 5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山东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48篇江丽芳
  • 36篇方丹云
  • 21篇周俊梅
  • 18篇晏辉钧
  • 18篇曹开源
  • 15篇周经姣
  • 14篇赖小敏
  • 14篇徐霖
  • 13篇方毅敏
  • 13篇郭辉玉
  • 11篇龙北国
  • 11篇赵卫
  • 10篇张建波
  • 9篇张文炳
  • 7篇胡族琼
  • 7篇李研
  • 7篇董涛
  • 7篇于庆凯
  • 7篇曾谷城
  • 6篇张甜

传媒

  • 28篇热带医学杂志
  • 14篇中华微生物学...
  • 8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病毒学
  • 4篇生物技术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医药生物...
  • 3篇中华医学会结...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18篇2011
  • 5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15篇2003
  • 6篇2002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干预措施防控急诊重症病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在急诊重症病区(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检出情况,探讨EICU落实综合干预措施防控CRE的效果,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某三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该院”)院感专职人员分别于2017年、2018年对EICU的环境与物体表面、医务人员以及住院患者进行采样,筛查CRE;2018—2020年,通过严格落实手卫生、隔离措施、清洁消毒、主动监测等集束化感控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2017年,在该院EICU的1个回风口表面检出1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该菌带有多种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IMP-4)、bla_(NDM-1)和bla_(VIM-2));2018—2020年,该院EICU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降低,未发现CRE引起的医院感染患者。结论: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地减少CRE在病区环境与物体表面的定植,减少CRE在病区的交叉传播。
周仕丹刘春来李妍曹海燕庄志辉贾玲孙坚晏辉钧
关键词:手卫生多重耐药菌
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镉离子络合物的抗结核活性及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萎蔫酸金属铜离子络合物与镉离子络合物体外抗结核活性,以及对Mtb H37Rv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Kind-Bauer,K-B法)初步鉴定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的抗结核活性,重复实验3次;绝对浓度间接法测定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重复实验确定更准确的MIC;Mtb cDNA芯片检测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处理Mtb组与溶剂对照处理Mtb组表达差异的基因,重复实验一次。结果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在卡介苗(BCG)平板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0.4±0.6)mm、(30.0±0.8)mm。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抗Mtb H37Rv的MIC为10μg/ml;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MIC为7.5μg/ml,低于S(MIC=25μg/ml)和RFP(MIC=25μg/ml);对Mtb临床分离株(0907961,耐S和EMB),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的MIC(10μg/ml)低于S(S的MIC为20μg/ml),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的MIC(5μg/ml)均低于S(MIC=20μg/ml)、EMB(MIC=6.4μg/ml)。Mtb cDNA芯片检测发现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总数为23条,其中已知功能基因有10条;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总数为28条,其中已知功能基因有11条。这些存在差异的基因功能涉及核苷酸、脂质、能量、辅酶、氨基酸代谢,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以及细胞膜的生物合成等。结论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与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结核活性,尤其对部分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甚至优于抗结核一线用药,可作为抗结核药物的前导化合物;运用基因芯片所探究出的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抗菌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王娟黄宇虹陈伊李研彭毅潘嘉慧王军林永成赖小敏
关键词:镰刀菌酸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表达
登革病毒2型prM蛋白的表达及其抗体的ADE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登革病毒2型(DENV-2)前膜蛋白(prM)的原核稳定表达系统,并制备prM多克隆抗体,研究登革病毒特异性prM抗体的中和作用及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方法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全长DENV-2 prM蛋白,经电洗脱法纯化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prM蛋白多抗;应用空斑减数中和试验(PRNT)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prM兔多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和ADE效应。结果重组prM蛋白在原核系统可获得高效表达,prM蛋白的表达量占大肠杆菌全菌蛋白的15%左右;其免疫血清经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为登革病毒特异性prM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效价为1:800 000。PRNT表明,prM抗体对成熟和不成熟DENV-2感染C6/36细胞中和作用有限,最大中和程度分别为49.84%和50.22%;FCM结果表明,prM抗体能在较大的抗体稀释度范围(10-2~10-6)增强成熟和不成熟DENV-2感染,且在10-3稀释度时达到最高峰。结论重组DENV-2 prM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其诱生的prM抗体对登革病毒仅有较弱的中和活性,但却呈现出较强的ADE作用,揭示prM抗体是一种感染增强性抗体。
冯俊杰罗雅艳周俊梅方丹云曾谷城晏辉钧江丽芳
关键词:登革病毒2型
2010年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HA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2010年广州市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和2009年中国大陆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变异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广州市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病人的咽拭子标本,用H1N1流感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扩增分离到的H1N1病毒HA片段,测序后与2009年的H1N1毒株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抗原位点和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426份标本,甲型流感阳性211份,其中H1N1流感4株,与2009年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相比,有12个氨基酸碱基位点发生了有意义突变,其中6个位点位于抗原位点上;4株毒株HA基因145位氨基酸都发生了变异;其中2株毒株在第180位氨基酸位点的抗原位点发生了变异。进化分析表明4株毒株与2009年中国大陆分离的8株毒株进化关系较远。结论 2010年广州市甲型H1N1毒株与2009年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异。HA基因145位和180位氨基酸位点变异对H1N1毒株抗原变异有重要意义。本文分离的A/Guangdong/ZS03/2010(H1N1)和A/Guangdong/ZS01/2010(H1N1)毒株可能已经发生了抗原性漂移。
许沙沙常彦敏徐霖冯发深何霞王铸张定梅黎孟枫曹开源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凝素抗原决定簇
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预测具有代表性的3株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探讨基因变异对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影响。方法采用Chou-Fasman方法、Garnier-Robson方法和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按Kyte-Doolittle方案、Emini方案和Jameson-Wolf方案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3株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完全一致。结论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比较稳定,提示利用某一毒株的M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和疫苗可应用于SARS的诊断和防治。
胡族琼赵卫龙北国江丽芳郭新雄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B细胞抗原表位蛋白二级结构稳定性分析M蛋白基因变异
2009年肠道病毒71型广州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2009年肠道病毒71型广州分离株GZHY09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结论从GenBank上选不同地区的EV71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相互重叠的覆盖病毒整个基因组序列的12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12个基因片段,通过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并参考国内外各EV71基因型的分离毒株,用MEGA4软件进行进化树分析,用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2个重叠基因片段序列拼接获得EV71全基因组序列,共7404个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在VP1区,GZHY09株与中国大陆的Anhui08、Zhejiang08、Shenzhen0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高,其中以Anhui08最高(97.7%)。结论 GZHY09属EV71病毒的C4亚型,与近年我国大陆地区流行的EV71株在进化上属于同一基因型,与Anhui08、Zhejiang08、Shenzhen08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常彦敏许沙沙徐霖冯发深何霞王铸张定梅黎孟枫曹开源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全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
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位点变异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从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登革病毒,鉴定流行株的血清型及其毒力。对其中两分离株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可能的毒力位点变异。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91份,接种于C6/36细胞分离病毒,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及分型。并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和空斑试验,测定分离株的毒力。扩增2株分离株E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变异位点。结果:在91份血清中经2-3次传代分离出8株病毒,鉴定为登革1型病毒。在E蛋白影响毒力的3个区段中,两分离株有3处存在变异。结论:推测此次广州地区流行登革热可能由DEN1型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株的毒力较弱。毒力减弱可能和其基因位点变异有关。
方丹云周经姣黄骥斌韩艳平江丽芳
关键词:登革病毒免疫荧光毒力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引发肝脂肪变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证明,HCV感染引发的肝脏脂肪变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纤维化及对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应答有显著的影响,因此HCV核心(Core,C)蛋白引发肝脏脂肪变性机制的研究对探索HCV感染治疗新方法,乃至最终控制HCV感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英梅许国蓉陶剑平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脂肪变性
蛋白激酶Cε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在不同病理类型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正常前列腺(NP)组织标本1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标本10例、癌旁(PC)组织标本10例、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4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PKCε的表达情况,分析PKCε表达与不同病理类型及PCa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PCa组PKCε表达阳性27例,BPH组无阳性表达,NP组1例,PC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Gleason评分≥8分组中PKCε表达阳性12/13例,2~4分组4/10例,5~7分组11/2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期PKCε表达阳性10/12例,T4期9/10例,T1、T2期分别为1/6例和7/15例,高分期与低分期组PKCε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转移组PKCε表达阳性9/10例,未转移组18/33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患者血清PSA≤20ng/ml者PKCε表达阳性7/15例,〉20ng/ml组20/18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a组织中PKCε的表达率较高,并且与PCa病理分级、分期呈正相关,临床上可考虑作为PCa预后因子之一。
黄斌陈俊星李秀博赵良运郝建伟毛晓鹏柯尊富李淑华丘少鹏
关键词:前列腺癌蛋白激酶CΕ免疫组化
登革2型病毒海南分离株全长E基因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测定我国登革 2型病毒海南分离株E基因的全序列 ,并分析其病毒学特性和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运用RT PCR法扩增我国登革 2型病毒海南分离株 (D2V HN89)E基因 ,测序并用计算机分析序列 ,作毒株感染细胞及乳小白鼠试验。结果 D2V HN89株E基因核苷酸全长 146 4bp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D2V NGC株的同源性分别为 95 %和 98%,系统树分析显示其与登革 2型牙买加株及登革 2型巴西 90株的亲缘关系最近。D2V HN89株的细胞病变效应与D2V NGC株相同 ,但对乳小白鼠神经毒力较弱。结论 D2V HN89株的E基因区有缺失 ,该流行毒株可能来源于牙买加或巴西登革热流行区。
周俊梅江丽芳高阳薛耀华方丹云
关键词:登革2型病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