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品数:47 被引量:230H指数:7
相关机构: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生物传感
  • 6篇生物传感器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活性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物被膜
  • 3篇食品
  • 3篇鲟鱼
  • 3篇细胞
  • 3篇磷脂
  • 3篇牡蛎
  • 3篇活性肽
  • 3篇分子对接
  • 2篇蛋白
  • 2篇毒素
  • 2篇多糖
  • 2篇血栓
  • 2篇益生菌

机构

  • 47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大连工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北京市水产科...
  • 1篇国家粮食局科...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康奈尔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市畜牧科...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北京市水产技...
  • 1篇内蒙古蒙牛乳...
  • 1篇北京大伟嘉生...

作者

  • 3篇刘蕾
  • 3篇李平兰
  • 3篇许文涛
  • 2篇张晨
  • 2篇任发政
  • 2篇商颖
  • 2篇桂萌
  • 2篇武瑞赟
  • 1篇高亮
  • 1篇何琴
  • 1篇史玉东
  • 1篇侯彩云
  • 1篇雷新根
  • 1篇王瑛瑶
  • 1篇罗云波
  • 1篇罗海玲
  • 1篇陈云
  • 1篇韩玉竹
  • 1篇朱蓓薇
  • 1篇潘登科

传媒

  • 11篇食品科学
  • 5篇生物技术通报
  • 4篇生物技术进展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肉类研究
  • 2篇分析化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0
  • 18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株益生菌体外降胆固醇能力及体内降血脂效果评价被引量:24
2017年
为探讨动物双歧杆菌LPL-RH、长双歧杆菌TTF及植物乳杆菌LPL-1作为降血脂益生菌的潜力,测定3株益生菌的体外胆固醇脱除率和胆盐水解酶活力,同时以益生菌灌胃高脂饮食大鼠6周后测定大鼠血脂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株LPL-RH、TTF、LPL-1的体外胆固醇脱除率分别为23.8%、24.5%、20.9%,无显著差异(P>0.05);且3株菌均有胆盐水解酶活性。菌株LPL-RH、TTF、LPL-1干预分别使高脂大鼠血清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17.3%、11.4%、10.1%;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19.1%、16.8%、11.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24.0%、20.0%、10.0%;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10.3%、5.2%和1.7%。综合而言,3株益生菌在体内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有调节作用,均有开发为降血脂益生菌的潜力,其中动物双歧杆菌LPL-RH的体内降脂能力最为突出。
韦云路刘义王瑶孟祥飞李平兰
关键词:益生菌降胆固醇降血脂
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9年
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杂多糖,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及理化性质,其作为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食品工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魔芋葡甘聚糖由于其具有优良的亲水性、凝胶性、乳化性、成膜作用和增稠作用,在食品中应用广泛。文章就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为魔芋葡甘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谭燕刘曦袁芳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
鲟鱼肝酶解条件优化及酶解液对双歧杆菌增殖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提高鲟鱼肝脏的加工附加值,使用碱性蛋白酶,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鲟鱼肝蛋白酶解条件。在此条件下,进一步探究了酶解液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效果。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0 540 U/g鱼肝蛋白、体系初始p H值10.0、酶解时间8.6 h、酶解温度45℃、料液比1∶10(g∶m L),此条件下水解度(81.7%)是优化前(40.4%)的1.02倍。鲟鱼肝蛋白酶解液对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6种均具有显著的促生长效果。研究结果为鲟鱼加工副产物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王靖麟王世博徐睿李平兰武瑞赟
关键词:双歧杆菌酶解条件优化促生长效果
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2019年
近20年间,DNA介导的生物传感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DNA能够作为遗传信息重要载体的同时,其折叠成的空间构象也具有很多的功能。功能核酸的概念逐渐引入到了包括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医疗在内的重要领域中。10-23脱氧核酶作为功能核酸的一种,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Mg^(2+)存在的条件下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RNA,切割位点为RNA中的嘧啶与嘌呤间的磷酸二酯键。由于其独特的识别以及切割能力,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相关疾病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对于10-23脱氧核酶的结构、性质、作用方式及改进修饰进行了介绍,并对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旨为人们在未来使用10-23脱氧核酶搭建新型快捷生物传感器奠定理论基础。
李凯罗云波许文涛
关键词:10-23脱氧核酶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MG^2+
食品风味物质在水凝胶中的控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食品中的风味物质往往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易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损失,需要一定的传递体系对其进行保护,控制其扩散,在食用过程中释放被相应的受体感知。水凝胶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凝胶,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形成交联及网状结构,控制风味化合物的转运,从而达到对风味物质的控释效果。文章主要介绍了水凝胶对风味物质的包埋和释放的控释机理及应用,着重描述了水凝胶控释风味物质的影响因素,最后对风味物质在水凝胶中的控释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曦谭燕袁芳
关键词:风味物质控释水凝胶
长牡蛎抗血栓活性肽的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
血栓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凝血酶作为丝氨酸蛋白酶的一种,在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凝血酶抑制剂的研究和关注往往集中在以血液为食的动物的唾液上,而对食物的研究资料...
程述震涂茂林刘汉雄陈慧杜明朱蓓薇
关键词:凝血酶长牡蛎分子对接
益生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益生菌是指当以足够数量存在时可对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近年来,由于其对机体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被膜是细菌分泌的多糖,纤维蛋白和脂蛋白等物质将细菌自身包裹其中,吸附在生物材料或机体腔道等表面而形成的膜样复合物,是自然状态下许多细菌所选择的生存方式。但是关于益生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综述围绕益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阶段特征、影响因素、优势及调控机制等展开分析,并指出益生菌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将会是益生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刘蕾刘义李平兰
关键词:益生菌生物被膜影响因素
气体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气体生物传感器是基于生物识别、生物转化及气体信号输出的传感器。近年来,由于气体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被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细胞、蛋白等靶物质的检测中。介绍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性质和分类,并分别阐述了蛋白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核酸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模拟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和其他气体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展望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手段和应用前景,为气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粟元李舒婷许文涛
关键词:核酸酶模拟酶生物细胞生化反应
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载体(MPC)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载体(Mitochondrial pyruvate carrier,MPC)位于线粒体内膜,可将丙酮酸由细胞质运输至线粒体基质参与三羧酸循环、糖异生以及脂质、氨基酸等代谢过程,进而为机体提供能量,因此,MPC可通过调节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的通量从而调控能量代谢。总结了MP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代谢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MPC活性受到抑制后可导致肝脏糖异生速率降低,进而影响葡萄糖稳态,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时也可通过影响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阻止胰岛素信号的传导,导致机体对于外界葡萄糖的摄取不敏感,因此MPC对于机体葡萄糖稳态维持的十分重要。但是在大多数癌组织中MPC的活性受到抑制,应通过特异性地激活癌细胞中MPC功能,增强其有氧代谢,抑制癌细胞利用乳酸供能,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由此可见,MPC是研究基础能量代谢调控的切入点以及潜在的治疗靶位点,同时也为肥胖、糖尿病、癌症等代谢类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解文雅邹世颖高如心贺晓云
关键词:丙酮酸能量代谢
铅离子功能核酸比色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构建了铅离子(Pb^2+)功能核酸比色生物传感器,用于可视化检测水中Pb^2+。利用GR-5脱氧核酶对Pb^2+特异性识别,对底物链切割,同时通过巧妙的核酸设计,将GR-5脱氧核酶的切割产物与显色模板结合形成G-四链体,其中显色模板主要包括与切割产物核酸的序列互补区、富含鸟嘌呤的G四链体形成区以及连接二者的间隔臂。在Pb^2+存在时,GR-5脱氧核酶的底物链被识别、切割并释放,此切割产物与显色模板结合,并转化成G-四链体,由于G-四链体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H2O2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基于此构建了Pb^2+功能核酸比色生物传感器。优化的实验条件为:GR-5脱氧核酶的底物链和酶链最优配比1∶1,切割时间3 min,显色模板浓度5μmol/L,最适TMB用量50μL。本传感器检测Pb^2+的线性范围为25 nmol/L^2.5μmol/L,线性关系为y=0.039x+0.3486(R=0.9904),检出限为10.1 nmol/L(3σ),用于自来水中Pb^2+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8.2%~115.5%。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宸葳林晟豪杜再慧孙春燕许文涛
关键词:铅离子可视化生物传感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