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作品数:1,083 被引量:2,776H指数:21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7篇期刊文章
  • 444篇专利
  • 54篇标准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9篇农业科学
  • 53篇经济管理
  • 36篇理学
  • 3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5篇文化科学
  • 31篇化学工程
  • 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医药卫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生物学
  • 12篇政治法律
  • 8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34篇土壤
  • 156篇污染
  • 67篇重金
  • 67篇重金属
  • 62篇污水
  • 61篇农田
  • 61篇微生物
  • 57篇
  • 55篇水稻
  • 43篇生物炭
  • 42篇植物
  • 36篇农业
  • 31篇群落
  • 31篇奶牛
  • 30篇玉米
  • 28篇叶面
  • 28篇作物
  • 25篇施肥
  • 24篇农产
  • 24篇农产品

机构

  • 1,080篇农业农村部环...
  • 59篇东北农业大学
  • 42篇天津农学院
  • 31篇沈阳农业大学
  • 28篇南开大学
  • 24篇华南农业大学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9篇新疆农业大学
  • 19篇农业农村部农...
  • 17篇农业农村部科...
  • 16篇云南农业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十堰市农业科...
  • 11篇天津城建大学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10篇山东农业大学
  • 10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9篇李永涛
  • 8篇辛晓平
  • 7篇闫瑞瑞
  • 7篇刘福元
  • 6篇肖能武
  • 6篇红雨
  • 5篇陈磊
  • 5篇贾宏涛
  • 5篇李明堂
  • 5篇汪洪
  • 5篇邓芸
  • 4篇任兴华
  • 4篇魏祥东
  • 4篇罗艳丽
  • 4篇铁柏清
  • 4篇黄进
  • 4篇修伟明
  • 4篇孔云
  • 4篇周磊
  • 4篇陈磊

传媒

  • 165篇农业环境科学...
  • 78篇农业资源与环...
  • 31篇环境科学
  • 1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1篇天津科技
  • 11篇环境化学
  • 10篇生态学报
  • 8篇植物营养与肥...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生态环境学报
  • 7篇环境科学学报
  • 7篇土壤通报
  • 7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环境保护
  • 6篇环境科学与技...
  • 6篇生态学杂志
  • 6篇环境科学研究
  • 5篇草业学报
  • 5篇中国土壤与肥...
  • 4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1篇2024
  • 194篇2023
  • 231篇2022
  • 196篇2021
  • 255篇2020
  • 171篇2019
  • 22篇2018
1,0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以河南省某污灌区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土壤与小麦籽粒点对点样品采集,分析土壤与小麦籽粒重金属含量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探究影响小麦籽粒重金属累积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采用单一目标危害商数(THQ)与综合目标危害商数(TTHQ)评估研究区小麦籽粒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Cu、Zn、Cd、Pb、Cr和Ni总量分别为6.40、35.52、0.95、24.35、319.60、21.71 mg·kg^(−1),其中Cd、Pb和Cr含量超过河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而Cr和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筛选值.小麦籽粒中Cu、Zn、Cd、Pb、Cr和Ni含量分别为4.14、28.07、0.09、0.45、0.54和0.42 mg·kg^(−1),分别有54、18、59、5份籽粒样品Cd、Pb、Cr和Ni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GB 2762—2017).小麦籽粒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呈现出较高的非线性关系.小麦籽粒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儿童Cu和Zn的THQ值范围分别在0.50—1.62和0.49—1.47,其中>1%的样品占比分别为29.32%和17.28%,部分小麦籽粒中Cr、Cd、Pb同时对成人和儿童也有一定的健康风险;成人与儿童TTHQ均值分别为3.30和5.58,范围分别在1.38—18.15与2.30—30.66之间,TTHQ值>1的样品数为100%.THQ与TTHQ风险值均表现为儿童>成人.
王伟全徐冬莹黄青青徐应明孙约兵
关键词:土壤小麦籽粒重金属
华北不同利用强度潮土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水平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响应特征,本研究设置1个高强度(小麦-玉米轮作,MW)、2个中强度(临时草地-小麦,GW;玉米-临时草地,MG)和1个低强度(多年生草地,PG)共4个处理,6 a后采样解析土壤酶活性及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土地利用强度降低而下降(仅PG达到显著),PG和GW均增加了土壤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含量;PG还增加了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TN)与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进而提高了土壤C∶P和N∶P的比值。与MW和MG相比,PG和GW提高了β-1,4-葡萄糖苷酶(β-1,4-glucosidase,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以及土壤酶碳磷比(C/P ratio of 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EEAC∶P)和土壤酶氮磷比(N/P ratio of 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EEAN∶P),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P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N和P关键代谢酶活性均与OC、TN、C∶P和N∶P显著正相关,而与NH_(4)^(+)-N显著负相关;EEAC∶P和EEAN∶P均与OC、C∶P和N∶P显著正相关,但仅EEAN∶P与NH_(4)^(+)-N显著负相关。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pH是土壤微生物C限制的主要解释因子,而C∶P、N∶P和NH_(4)^(+)-N对土壤微生物P限制的解释度最高。研究表明,将临时草地模式引入农田能够增强土壤固碳和供氮能力,提高土壤酶活性并降低土壤微生物P限制,可为集约化农业管理下提升农田土壤生态系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李胜君盛美君李刚杨昕玥王蕊李洁张贵龙修伟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强度土壤酶活性
一种自动化牛粪压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牛粪压块装置,涉及家居厨房领域。该自动化牛粪压块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运动机构,所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杀菌机构,所述工作台左侧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工作台内部设置有主工作机构;所述主工...
杨鹏
耕作方式对潮土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潮土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测定了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试验设置4个耕作处理,分别为旋耕+秸秆还田(RT)、深耕+秸秆还田(DP)、深松+秸秆还田(SS)和免耕+秸秆还田(NT)。结果表明:与RT相比,DP处理显著提高了原状土壤和>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中真菌PLFAs量和真菌/细菌,为真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的贮存,提高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缓冲能力;提高了5~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中细菌PLFAs量,降低了土壤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改善了土壤营养状况;提高了<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总的来说,深耕+秸秆还田(DP)对土壤团聚体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利于增加土壤固碳能力和保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总PLFAs量、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放线菌PLFAs量与土壤有机碳相关性较强,革兰氏阳性菌PLFAs量与总氮相关性较强。各处理较大粒级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主要受碳氮比、含水量、pH值和团聚体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粒级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则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影响。
沈晓琳王丽丽赵建宁李刚修伟明杨其琛张贵龙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团聚体土壤微生物群落潮土
农业科研院所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的路径分析
2022年
农业科研院所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信息服务技术及应用是实现农业科研院所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要求,也是应对大数据时代下农业科研范式追求农业科研前瞻性、探索规律性研究的基础性手段,通过提高效能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通过分析目前农业科研院所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提升农业科研院所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提升农业科研院所信息服务水平的路径,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科研信息化环境、加快科研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提供思路。
朱晓昱王农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信息服务信息化
污泥热解生物炭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重金属生态风险问题一直制约着污泥及污泥热解生物炭的资源化利用,而重金属生态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形态.近年来,污泥及其生物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综述分析了市政污水污泥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特征,然后从预处理方式(常规干燥、水热)、热解条件(温度、时间)以及添加剂(农林废弃物、催化剂)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污泥热解生物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关键因子及机理,通过调控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促进污泥生物炭中的重金属由不稳定形态(酸提取态F1及可还原态F2)向稳定形态(可氧化态F3和残渣态F4)转变,从而降低污泥生物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最后,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可为进一步研究污泥热解生物炭的重金属固定化提供重要参考.
张洁张少逸梁学峰冀苗薛彤宇赵林杨永奎
关键词:热解重金属化学形态
一种轻质膨胀填料的化粪池末端管道式土壤渗滤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膨胀填料的化粪池末端管道式土壤渗滤结构,包括排水管束,两个所述排水管束设有弯管,所述排水管束与所述弯管之间均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束上等距开设有渗透孔,其中一个所述排水管束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
郑向群张春雪魏孝承成卫民徐艳杨波陈昢圳王强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 耐除草剂棉花 第3部分:外源基因漂移(发布稿)
本文件规定了耐除草剂转基因棉花外源基因漂移的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耐除草剂转基因棉花外源基因漂移距离和不同距离的漂移频率的检测。
土壤nirS、nosZ型反硝化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牛场肥水灌溉水平的响应被引量:2
2019年
以河北徐水县长期定位牛场肥水灌溉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RFLP)和克隆文库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0~20、20~40 cm土层中土壤nirS、nosZ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在0~20、20~40 cm土层中存在垂直分布差异,且0~20 cm土层中nirS群落结构对施肥种类、肥水浓度及灌溉次数不敏感,而20~40 cm土层中nirS群落结构对施肥条件敏感性提高;施肥处理和土层均对nosZ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nirS、nosZ基因的多样性指数研究显示,施肥条件下nirS基因多样性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但nosZ基因多样性指数有明显不同。相同施氮量(约300 kg·hm^(-2))的处理下,高浓度肥水灌溉(T5)相比常规施肥处理(CF)能更好地促进两土层中nosZ基因多样性发展。本研究还发现0~20 cm土层中的nirS、nosZ基因多样性指数均低于20~40 cm土层。本研究土壤中nirS型反硝化细菌主要与β-变形菌纲的固氮弧菌属(Azoarcus)、贪铜菌属(Cupriavidus)、红长命菌属(Rubrivivax)和γ-变形菌纲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Rhodanobacter菌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少部分nirS型反硝化菌属于未知菌。土壤中nosZ型反硝化细菌主要与α-变形菌纲的根瘤菌属(Rhizobium)、β-变形菌纲的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les)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γ-变形菌纲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少部分nosZ型反硝化菌属于未知菌。
高文萱高文萱杜会英张克强
关键词:NOSZ反硝化菌
木质纤维素基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9年
分析了木质纤维素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性质,归纳出木质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路线,系统总结了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化学改性技术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制备过程中主要因素的影响;结合表征手段揭示了其吸附机理,介绍了其吸附及再生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为提高木质纤维素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可通过化学改性在其纤维素上引入活性官能团。但纤维素被封闭在由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的致密网状结构内,加之其结晶度较高,使得改性效果较差,因此,在化学改性前需要先进行预处理。目前的预处理技术除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还有微波、超声等新兴技术;化学改性技术主要包括单体接枝和直接改性。原材料和试剂的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方式等因素对制备过程影响较显著。木质纤维素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是表面络合和离子交换,目前吸附研究主要采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再生研究主要采用溶剂再生法。最后,指出了木质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吸附和再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杜兆林陈洪安安毅郭晓燕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重金属预处理改性微波加热
共10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