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中医药大学老年脑病研究所

作品数:17 被引量:437H指数:10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痴呆
  • 11篇老年性痴呆
  • 8篇益智方
  • 8篇补肾
  • 8篇补肾益
  • 8篇补肾益智方
  • 5篇中医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医药疗法
  • 4篇中医药
  • 4篇中医药疗法
  • 3篇细胞
  • 3篇老年性痴呆大...
  • 3篇NG108-...
  • 3篇
  • 3篇痴呆大鼠
  • 2篇蛋白
  • 2篇递质
  • 2篇递质释放

机构

  • 17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3篇赖世隆
  • 6篇梁伟雄
  • 6篇胡镜清
  • 5篇温泽淮
  • 5篇王奇
  • 4篇程淑意
  • 4篇刘茂才
  • 4篇钟振国
  • 3篇高洁
  • 2篇饶燕
  • 2篇周杰明
  • 1篇郑高飞
  • 1篇郭新峰
  • 1篇杨志敏
  • 1篇罗荣敬
  • 1篇王培训

传媒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国外医学(老...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 10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老化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变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0年
神经生长因子不仅在神经元的胚胎期和发育期,而且在某些成熟的神经元中也有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神经生长因子有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和低亲和力p75二种受体。酪氨酸激酶A受体介导的存活信号途径与p75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相互制约、平衡。目前研究已观察到在脑退行性病变如脑老化、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和神经生长因子蛋白量无减少或少量增加,而酪氨酸激酶A mRNA减少,p75mRNA增加。因此通过提高酪氨酸激酶A mRNA表达等途径,发挥神经生长因子的营养作用,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有重要意义。
周杰明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早老性痴呆酪氨酸激酶A
从汉方医学在日本的现状看21世纪中医中药的前景被引量:10
2002年
从汉方医学已被纳入日本医学教育核心课程内容,开设汉方医学教学的大学在日本日益增多,汉方医学临床研究在日本逐步规范3个方面概述了汉方医学在日本的现状,说明中医药近年来确实受到日本医学界的充分重视。预言随着进入高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多脏器的综合治疗以及由此带来的医疗费用方面等问题必然更加突出,21世纪在日本的医疗已经不可以缺少汉方医学。
梁伟雄
关键词:汉方医学中医中药
老年性痴呆脑实质和脑脊液间隙螺旋CT面积测量研究
2001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脑萎缩的差异及其对AD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各30例作对照进行螺旋CT比较研究,测量两组的脑实质和脑脊液间隙的面积。结果:脑实质指数、鞍上池指数、外侧裂指数和侧脑室中央部指数在AD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合该四项指标区别A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敏感性90%、特异性86.7%。结论: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脑萎缩具有显著性差异,脑实质指数、鞍上池指数、外侧裂指数和侧脑室中央部指数可作为区别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的辅助性诊断指标。
罗建东杨志敏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脑实质螺旋CT
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及中医保健养生方法的可能作用被引量:12
2000年
综述了近 15年来对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研究概况 ,认为AD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年龄、性别、低教育程度、职业、痴呆家族史、头部外伤等 ,而早年接受教育或智力因素、抗衰老、预防头部外伤、雌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具有防止或延迟AD发生的保护作用。通过对中医保健养生方法可能作用的分析 ,提出中医保健养生方法可能对AD有保护作用的假说 。
温泽淮梁伟雄赖世隆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5
2000年
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为深入开展AD防治的研究 ,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合AD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就中医药防治AD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强调在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中应注重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权威的AD临床诊断标准 ;选择多因素复合动物模型 ;注意AD的肾虚本质特征和病因病机特点 ;注意观察指标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考虑 ,强调功能整合水平观察指标的评价 ;充分认识中药复方的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优势 。
赖世隆胡镜清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中医药疗法
补肾益智方对由A_β片段神经毒性诱导NG108-15细胞老年性痴呆模型神经递质释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方对由Aβ片段神经毒性诱导的NG10 8- 15细胞老年性痴呆 (AD)模型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印迹检查、免疫放射活性测定及电生理学测定方法 ,观察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处理Aβ片段神经毒性诱导的NG10 8- 15细胞后的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hAT)活性、突触素蛋白(synapsin)水平及功能性突触形成率。 结果 :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组ChAT活性和突触素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血清组 ;含药血清能调节递质释放能力和提高功能性突触形成。结论 :补肾益智方具有减轻细胞对Aβ的神经毒性反应 ,表明该方能拮抗AD的病理发展 。
钟振国刘茂才赖世隆高洁程淑意
关键词:补肾益智方NG108-15细胞神经递质老年性痴呆
补肾益智方对Alzheimer病模型大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6
2002年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方对Alzheimer病 (AD)模型大鼠脑内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 (β APP)的影响。方法 :以D 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合并Meynert核损毁作为AD大鼠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体视学分析方法观察大鼠脑内β APP的变化。 结果 :补肾益智方能显著降低AD模型大鼠脑内顶叶皮质、海马CA1区、齿状回β AP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积分光密度值 (P <0 0 5 ,P <0 0 1)。 结论 :补肾益智方能减少或抑制β APP的过度产生 ,这可能是其减少β淀粉样蛋白 (β AP)沉积 ,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
高洁赖世隆饶燕
关键词:ALZHEIMER病补肾益智方Β-淀粉样前体蛋白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
D-半乳糖加速衰老合并Meynert核损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9
2000年
胡镜清赖世隆王奇温泽淮梁伟雄王培训罗荣敬
关键词:学习记忆能力D-半乳糖大鼠模型衰老模型痴呆
全文增补中
补肾益智方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6
2005年
背景: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水平的降低和神经递质囊泡膜蛋白的减少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生化指标,中药补肾益智方具有补肾、益气、生髓、养脑作用,其含药血清能有效地保护由淀粉样蛋白引起的这些改变。目的:观察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能否改善由淀粉样蛋白产物诱导神经细胞显示的老年性痴呆样病理损害,以此评价补肾益智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老年脑病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9/2004-03在广西中医学院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完成。选取健康清洁级3月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灌胃组,各30只。补肾益智方主要由枸杞、蛇床子、人参、首乌、丹皮、冰片等组成,临用前配置为成药0.176g/mL(生药1.13g/mL)液体。方法:①中药灌胃组每只大鼠每天灌胃成药液1.0~1.5mL,连续灌胃1个月,于末次给药后4h内,5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无菌过滤,56℃灭活补体,即为含药血清。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同样方法提取分离血清。②对于NG108-15细胞,当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在培养液浓度为5μmol/L或淀粉样蛋白1-42的浓度为200nmol/L时较为合适。③NG108-15细胞以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在37℃,体积分数为0.1的CO2培养箱中培养1d,然后加入浓度为5μmol/L淀粉样蛋白25-35或200nmol/L淀粉样蛋白1-42片段,继续培养1d后,即为老年性痴呆细胞模型。以含50g/L中药灌胃组血清或空白对照组血清的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更换原培养液,仍加入上述浓度的淀粉样蛋白片段以维持老年性痴呆细胞模型,分化培养5d后进行各项指标观察,并设立无淀粉样蛋白片段对照。④利用免疫蛋白印迹检查、免疫放射活性测定及电生理学测定方法观察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处理NG108-15细胞老年性痴呆模型后�
钟振国刘茂才赖世隆高洁程淑意
关键词:补肾药淀粉样Β蛋白神经递质
雌激素、认知功能和女性阿尔茨海默病被引量:1
2000年
许多研究表明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性比男性大,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降低绝经期后妇女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度,并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痴呆的程度。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得到改善,研究规模增大,论证的强度增加。虽然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尚需更完善的研究,但可以看到,雌激素替代治疗女性老年性痴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途径。
周杰明郭新峰
关键词:雌激素女性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