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作品数:180 被引量:19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跃谢波杨静毛卫民张婧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1篇艺术
  • 30篇文化科学
  • 7篇电子电信
  • 6篇文学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9篇电影
  • 27篇叙事
  • 15篇纪录片
  • 14篇文化
  • 13篇影视
  • 10篇视听
  • 9篇影像
  • 8篇民族
  • 7篇视听语言
  • 7篇题材
  • 7篇民族题材
  • 6篇电影叙事
  • 6篇少数民族题材
  • 6篇视觉
  • 6篇视域
  • 6篇媒介
  • 5篇中国电影
  • 5篇他者
  • 5篇民族电影
  • 5篇故事

机构

  • 155篇云南艺术学院
  • 7篇云南大学
  • 4篇上海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黄淮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文学院
  • 1篇奥克兰大学
  • 1篇马来西亚大学
  • 1篇云南经济管理...
  • 1篇台湾艺术大学

作者

  • 16篇王跃
  • 15篇宋杰
  • 14篇吴丽
  • 12篇张含
  • 5篇谢波
  • 4篇张天欣
  • 4篇张晓辉
  • 4篇杨静
  • 3篇毛卫民
  • 3篇洪志明
  • 2篇张宇丹
  • 2篇张帆
  • 2篇张婧
  • 1篇王庆福
  • 1篇刘秀梅
  • 1篇金虎
  • 1篇邓佳佳
  • 1篇邱雨
  • 1篇王智
  • 1篇王姗

传媒

  • 32篇云南艺术学院...
  • 9篇民族艺术研究
  • 8篇电影评介
  • 7篇当代电影
  • 6篇西部广播电视
  • 5篇电影文学
  • 5篇数码影像时代
  • 4篇戏剧之家
  • 4篇北京电影学院...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大舞台
  • 3篇电影新作
  • 2篇东西南北
  • 2篇艺术科技
  • 2篇新闻传播
  • 2篇中国民族博览
  • 2篇艺海
  • 2篇艺术教育
  • 2篇卫星电视与宽...
  • 2篇明日风尚

年份

  • 1篇2025
  • 18篇2024
  • 18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12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14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微不至:竖屏生态下的微电影进路探赜被引量:1
2024年
新媒体释放出自由叙事的本质力量,以一种互动关系颠覆了传统影视作品的观看关系和审美体验,微电影借此语境将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将文化知识协同传播,将生活场景化的平民叙事作为进路,以青春励志作为创新表征,以一种“时间性的叙事需要”提供陪伴与治愈,使观众在烟火气中获取短暂的“微幸福”,从而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的“交际变量”。微叙事作为微电影的进路不仅创新了讲故事的形式,在凝聚认同共识、厚植爱国情怀方面呈现出天然优势。
于淼
清代滇西腾冲契约文书的音借字及其反映的方音
2025年
《腾冲契约文书资料整理与汇编》所录契约中有不少音借字,文章考辨了这套书所录清代滇西腾冲契约文书里出现的五十多条音借字,进而讨论了音借字反映出的五条方音现象:“详”字声母读送气塞擦音,古船禅母字与心邪母字声母读音接近,齐撮相混,阳声韵尾相混,古入声字塞音韵尾消失。对音借字的考辨可以为这批契约文书的解读、研究以及进一步的校释提供借鉴,音借字透露出的方音信息对于滇西片西南官话的研究和云南汉语方言史的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邓强李莞
关键词:契约文书云南方言西南官话
商业影像的文化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在消费社会中,以广告影像为代表的商业影像日益泛滥。文章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商业影像在利润与权力的支配下,将商品、文化和符号相联结,通过制造拟似形象,不断为大众创造新的消费理由,刺激、引导消费的作用机制。
吴丽
关键词:商业影像消费社会文化
社会责任在网络自制综艺中的价值体现——以《小小的追求》为例
2020年
近年,随着综艺播放大环境的变化以及受众需求的小众化、专业化,我国网络自制综艺发展愈发呈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但其在广告的投放方式上尚存在不足。我国网络综艺在制作上仍应加强有效创新,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更加凸显网络综艺下的社会责任。
陈晨
关键词:网络综艺社会责任
基于三个层次的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研究
2013年
笔者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存在形态、拍摄内容视听转换、新闻表述中观点倾向这三个层次的电视新闻制作所需约守的规范性进行探讨和阐述,并根据现实中新闻节目所出现的违背真实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批评。
洪志明
关键词:电视新闻
中国电影的“宿命”:在戏剧与文学间徘徊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电影尽管已经走过百年的历史,但其主流的电影观念仍然是非电影的。早期中国电影受传统叙事观念的影响,将电影作为戏剧的延伸,即影戏。当代电影在商业压力和小说改编成功的电影的影响下,文学思维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剧本中心-文学主导的观念正在成为投资者的共识。剧本中心-文学主导并不能改变目前电影投资大部分血本无归的格局。未来商业电影的拯救者,应该是那些懂得电影语言的新一代导演。
宋杰
关键词:中国电影戏剧宿命文学思维电影观念叙事观念
连贯性剪辑法则与图形匹配在剧情片中的运用与实践——以电影《爆裂鼓手》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剧情片除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之外,要将一个好的故事通过视听语言的手段呈现在荧幕上,剪辑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剪辑本身就是构建影片叙事系统的一个过程,通过镜头的组合和编排以一定的结构形态来完成叙事,同时通过对镜头的分解和组合,镜头景别变化的把控,达到鲜明的视觉节奏,更在突出细节间提升影片的感染力从而展现生动的情节和故事来吸引观众。本文将以影片《爆裂鼓手》为例,从连贯性剪辑原则和图形匹配两方面来分析,剪辑在剧情片中的运用与实践。
杜承烨
关键词:剪辑
“十七年”云南民族电影与国家认同建构
"十七年"时期的云南民族电影是特定历史语境下国家对各个民族进行国家认同意识培养、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工具。这一角色定位使影片在内容与形式上表现出高度的模式化,即通过内容上的意识形态色彩浓郁、主题明确来强调"边疆安全"与"民...
吴丽
关键词:民族电影国家认同
文献传递
中外合作纪录片话语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自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以来,各纪录频道和传媒公司近几年来都在致力于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其中联合摄制是国际化道路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国陆续和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合作过不少自然、历史、科技类纪录片,但社会现实类题材纪录片较少。而《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大道中国》①分别为中、美、中韩合作的社会现实类题材纪录片,是该类题材在国内外反响较大的代表作品。
张贻苒
关键词:纪录片话语策略社会现实
抒情传统下的中国诗意电影被引量:12
2020年
百年中国电影,贯穿着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观念和创作线,一是占据主流的明线,即"影戏",文学性的故事,戏剧性的表现方式;另一条则是诗化风格的电影,即诗意电影。中国诗意电影是一条时隐时现的甚至被人遗忘的副线。"影戏"与"中国诗意电影",一明一暗,一主一副,交织起来,构成了中国特色电影的发展景观。本文运用已故著名中西文学比较专家陈世襄先生的研究成果,在其开创的中国抒情传统理论的视野下,结合电影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对中国诗意电影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梳理出此类电影的五个主要特征,即超然静观的生命意识、天人合一及服从于情感逻辑的空间构成、纪实化的形式表象、往事如烟的追忆感、节奏上的"停顿"与"凝视"等。
宋杰徐锦
关键词:抒情传统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