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74 被引量:1,419H指数:23
相关作者:李秋殷倩董彦卿李鲲杨陈国良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与数字矿山研究所河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18篇建筑科学
  • 12篇矿业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岩石力学
  • 15篇地震
  • 15篇遥感-岩石力...
  • 12篇遥感
  • 12篇热红外
  • 9篇地震遥感
  • 8篇城市
  • 6篇数字矿山
  • 6篇构造地震
  • 5篇岩石
  • 5篇热红外辐射
  • 5篇GIS
  • 4篇地理信息
  • 4篇地理信息系统
  • 4篇地下空间
  • 4篇震前
  • 4篇热红外异常
  • 4篇拓扑
  • 4篇红外
  • 3篇地表沉陷

机构

  • 7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6篇东北大学
  • 9篇香港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武...
  • 4篇河北理工大学
  • 3篇黑龙江科技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开滦(集团)...
  • 1篇河北能源职业...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59篇吴立新
  • 17篇吴育华
  • 17篇刘善军
  • 11篇车德福
  • 9篇史文中
  • 8篇李永强
  • 7篇姜云
  • 7篇徐磊
  • 5篇钟声
  • 5篇陈学习
  • 5篇王彦兵
  • 4篇杨可明
  • 4篇王川婴
  • 4篇齐安文
  • 4篇李金平
  • 3篇马保东
  • 3篇李冰
  • 3篇贾晓林
  • 3篇盛业华
  • 3篇葛大庆

传媒

  • 14篇地理与地理信...
  • 1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科技导报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矿业
  • 3篇矿山测量
  • 3篇煤炭学报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测绘学报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测绘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地震
  • 1篇工程勘察
  • 1篇红外技术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测绘工程
  • 1篇煤炭工程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17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壳形变与地面温度异常及其关联分析:以汶川地震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地壳形变和地面温度异常是构造地震活动监测的两项重要指标,时间序列分析是提取地震活动异常信息的主要方法。该文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发现汶川震前位移、基线长度、应变分量时间序列出现显著的地壳形变动态异常,同震形变最为显著。分析地面温度增量时间序列,发现震前震中附近出现3次异常,持续时间为9~13d,地面异常增温高达10℃,增温高值区主要沿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红河断裂展布,与活动断裂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同一像元应变与地面温度增量时间序列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地壳形变与地面温度异常特征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李金平刘善军
关键词:GPS地壳形变时间序列分析
平洞摄影测量系统研究
2010年
在总结已有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平洞勘察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勘察手段:平洞摄影成像测量系统。系统采用摄像头等光学测量仪器和编码器、罗盘等定位设备达到坐标测量的目的。首先介绍该系统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各部件的运行过程及结构设计依据,根据原始数据的特点给出错误数据过滤和误差校正的方法;然后通过系统的光路分析得出数字化平洞的数学模型,最后展示并分析现场试验的结果,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
郭强王川婴吴立新
关键词:平面展开图三维模型
基于最佳小波包基的高光谱影像特征制图被引量:4
2008年
鉴于在时频局部化能力方面小波包变换优于小波变换,将高光谱影像像元光谱曲线作为1维信号并对其进行多尺度小波包变换分解,得到不同尺度上的低频和高频成分向量。根据不同地物像元光谱小波包分解最佳基有很大差异,而同一地物像元光谱小波包分解的前若干个最佳基完全相同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前若干个最佳小波包基特征参量数组的分类特征参量和目标识别方法,并对AVIRIS影像中的特征如地物植被、水体、岩石及某些阴影等进行提取与制图。
杨可明李慧郭达志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小波包分解
台湾恒春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特征及其机理被引量:20
2007年
构造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国际地震界与遥感界的共同研究热点。分析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7.2级地震前出现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其特征表现为:震前6d在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海域出现片状热异常,并不断向西迁移;震前2d到达菲律宾;之后沿马尼拉海沟转为北上,并由远到近、逐渐向震中迁移,同时异常的强度及范围逐渐扩大;临震前1d达到高峰,升温幅度约10℃。结合该震区构造背景,对此次卫星热红外异常与构造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震前红外异常的出现及其时空演化受构造活动控制显著。利用已有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结果,对震前红外异常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震前构造应力场的迁移与集中活动所激发与加剧的应力热与地热的传递,及其与孕震区温室效应的叠加,是此次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产生的主要机理。
刘善军吴立新李金平董彦卿马保东
关键词:台湾地震热红外异常遥感-岩石力学卫星遥感
综采放顶煤地表沉陷规律及机理被引量:46
2008年
在实测、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及其机理.在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下沉盆地陡峭,移动变形集中,地表断裂比较发育.表现在参数上,地表下沉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明显偏大.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导水断裂带异常发育,其高度与煤层开采厚度近似成正比.
滕永海王金庄
关键词:地表沉陷规律覆岩破坏
基于GTP的地下工程与围岩一体化真三维空间构模被引量:43
2003年
针对地下工程开挖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真三维建模要求,在广义三棱柱(GTP)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采用E—GTP模型来构建地下工程开挖体的真三维模型。通过与其围岩地质体的G—GTP模型的耦合,实现了基于GTP的工程开挖体与围岩地质体的一体化建模。该模型将地下三维空间实体抽象为点、线、面、体四类对象,通过结点、TIN边、侧边、TIN面、侧面和GTP体元共6个基本几何元素进行统一表达。该文重点讨论了E—GTP的建模原理与方法,并介绍了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一体化空间数据结构。
吴立新陈学习史文中
关键词:GTP围岩数据结构真三维
遥感-岩石力学(II)——断层双剪粘滑的热红外辐射规律及其构造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28
2004年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二即断层粘滑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4类断层组合条件下双剪粘滑过程中的红外辐射温度场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断层表面温度场的时空演变不仅与应力水平有关,还与组成摩擦面的两侧岩性及其粗糙度有关。具体表现在:(1) 应力集中和摩擦作用强的区域,其红外辐射较强;而应力松弛和摩擦作用弱的区域其红外辐射较弱。(2) 当两断层岩性及摩擦面条件对称时,红外热像呈双蝶翼形;当摩擦面粗糙,红外热像呈非对称、非均衡时空演变特征,如串珠状、针状、倒针状、条带状、单蝶翼形或其依次变化。卫星热红外遥感与差分干涉雷达(D-INSAR)技术相结合,并以活动断层预滑及其后续粘滑为监测重点,可望成为构造地震遥感监测和地震短临时-空-强预报的新途径。
吴立新刘善军吴育华李永强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热红外辐射地震遥感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实习的七步教学法被引量:9
2008年
数字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摄影测量的发展方向。教学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介绍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的七步教学法,以使学生掌握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一般作业流程和主要地图产品的制作过程。
杨可明李苗苗郭达志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VIRTUOZO教学实习
地震监测预报的误区分析与工作建议被引量:4
2008年
四川省汶川县巨震之后,人们对地震前兆问题广为讨论,由此引发诸多思考。基于地球系统复杂变化过程中的突变现象,分析了地震前兆信息的基本问题;指出目前社会公众及国际地震学界一般存在以下3个误区,即认为前兆与地震应一一对应,陆区地震预报主要依赖于台网监测,地震前兆分析方法比较单一;进而提出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应重视卫星对地观测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分析,建立地震数据共享机制和地震信息汇合机构,期望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技术尽快实现创新发展。
吴立新
关键词:地震监测地震前兆地震预报
遥感-岩石力学(Ⅵ)——岩石摩擦滑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以花岗闪长岩和辉长岩为例,结合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研究,研究了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摩擦滑移特征,重点对影响岩石摩擦滑移特征的5个重要因素,即正应力、岩性、摩擦表面粗糙度、含水性及摩擦速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表明:(1) 正应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粘滑,粘滑时应力降越大,且重复粘滑的间隔周期越长。(2) 相同边界条件下,辉长岩的粘滑性比花岗闪长岩强。(3) 摩擦表面粗糙度对岩石的粘滑性能有较大影响,重复摩擦会增加粘滑的不稳定性。(4) 含水后岩石摩擦面的摩擦强度会降低,但摩擦过程中水份随产热蒸发,其摩擦强度会逐渐恢复。(5) 低速率摩擦时岩石主要表现为粘滑,而高速率摩擦时则主要表现为稳滑。
刘善军吴立新王金庄吴育华李永强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摩擦滑移构造地震花岗闪长岩辉长岩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