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学与公共事务研究所 作品数:88 被引量:503 H指数:10 相关作者: 刘保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然科学总论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信息技术与认识方式——兼论认知科学中的认识论信息主义 被引量:3 2009年 认识方式的演变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历史上的"信息革命"使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成果不断更新,尤其是当代信息技术更造就了人类认识的重大变化,认识被全面地"信息化",即为现代信息技术所武装,具体表现为认识的网络化、计算机化、数字化等。在信息技术对认识方式深刻作用的背景下,导致了认识论信息主义的出现,而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使得认识论信息主义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从一种全面的认识论视野来看,需要合理地看待信息对于认识的解释功能,避免信息崇拜的倾向。 肖峰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实在性问题 被引量:2 2013年 信息技术的实在性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它具体体现在作为信息硬载体的器具和作为信息软载体的符号的实在性问题、作为控制硬件系统运行的软件系统的实在性问题、由信息技术所形成的信息显现的实在性问题,以及作为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的实在性问题。由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实在性问题使得哲学的实在性概念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成为推进相关的哲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肖峰关键词:信息技术 实在性 媒介 网络与实在性 被引量:4 2005年 网络世界通过信息化、数字化为我们展现了许多虚拟的现象,它和实在世界形成了一定的对照,由此提出了网络中物、人、关系和事件的实在性问题。网络存在一定意义上使实在性和虚幻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两者之间不再非此即彼,从而改变了我们对实在性的看法,或者使实在性获得了新的形式,实现了实在性在新技术时代的语义扩张,也使人获得了一种发展自己的新途径。 肖峰关键词:网络 实在性 信息的实在性与非实在性 被引量:5 2010年 If taking information as a philosophical concept, we will find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problem: whether or not is it of reality? This problem also produces such a paradox: If we accept its reality, we will elimin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matter,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 to a physical phenomena,or clear up the independent feature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But if we deny the reality of information, we will deny the objectivity of information or existence of any objective information. Due to the abundance and complex of the information and reality, we can consider that the information is of dual property of reality and Virtuality,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reality and non-reality, or it has "fluidity" and "swing" in the aspect of reality, and so it is a context-related phenomenon. 肖峰关键词:实在性 本体论 信息生态的哲学维度 被引量:38 2005年 "信息生态"是用生态学的视野考察人所生活的信息环境而形成的概念,也被用来表达生态观念与日益变得重要和复杂的信息环境之间的关联。它不仅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从哲学上分析信息生态,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展开和深化:一是自然生态和信息生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联系使得我们可以从自然生态的某些特征来关照信息生态,而且避免两种生态的失衡和恶化构成其共同的价值目标;其区别则使我们可以认清信息生态的某些特殊性,如信息生态作为一种客观精神与自然生态的不同属性,由此把握信息生态的本体论特征。二是信息世界的外化和内化的关系,从中揭示出人的内部主观信息世界和外部环境客观信息世界之间的相互映射和相互建构,因此,信息生态无非是无数人的"内心世界"外在化后所形成的"信息联合体",是信息处于客观流动的虚拟空间。三是对信息生态进行善恶的价值分析,从而重视信息活动的生态效应,不断改善信息环境,建构良好的信息生态,提升现代社会的文明水平。 肖峰关键词:生态 信息生态 善恶 心联网及其哲学探析 被引量:3 2016年 心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脑联网的本质所在。通过心联网,人可以实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由此产生出多方面的哲学意义:大脑的互联所形成的系统复杂性可以涌现出新的智能,可以推进心智哲学关于理解他心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实现难言知识的表达和传递,甚至改变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促使人性向善。心联网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哲学问题,如通过技术手段所理解的他心究竟是心灵的载体还是心灵本身?当心灵间可以彻底贯通时如何保护心灵深处的隐私?在接入心联网的过程中是否会带来人和人之间新的不平等?如何解决这些哲学问题将影响到心联网的未来发展。 肖峰关键词:读心术 哲学 论虚拟经济主导下的经济信息主义 2011年 信息革命极大地推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从广义上讲,虚拟经济是创造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具有的是信息本质而非物质本质。虚拟经济中的金融活动在当代日益呈现出信息主义的特征,财富的飞速增长不再取决于实体经济而是取决于金融信息活动,体现出一种"信息比实物更重要"的新的经济哲学。但金融危机和经济泡沫的出现又最终表明,虚拟经济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经济活动的过度虚拟化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肖峰关键词:虚拟经济 信息主义 经济哲学 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 被引量:2 2006年 中国目前已步入世界工程大国的行列,甚至在许多工程领域已经成为头号工程大国,但从总体上还不能称为工程强国,从我们的最大的工程量中并没有产生出最大的价值或财富,工程的效益与工程的数量之间极不相称,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工程的创新水平、技术水平、质量水平、效益水平普遍较低,此外工程的生态和环境效应、人文和社会效应等方面也不理想。要走向工程强国,必须在技术努力、观念更新和制度与文化建设上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建构。 肖峰读心的技术进路及其哲学问题 被引量:1 2018年 读心即对他人心智的解读,存在着传统的人文进路与现代的技术进路两种手段或方法,长期以来以传统的人文手段为主。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化读心正在走向前台,目前它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显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将会在理解他心的人类读心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心的技术进路纳入哲学的视野后,我们不仅要看到其中的技术问题,更要关注其中的人文社会问题,以保证它人道地为我们服务。 肖峰技术与工程的交界面——论发明与建造之间 被引量:5 2005年 发明(作为技术活动的核心)与建造(作为工程活动的核心)之间具有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这种关系也体现了技术和工程之间的关系。技术发明与工程建造的相互交织使得一些人类活动成为两者之间的交界面。在不同的情况和背景下,我们对于其间的区别和联系所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这种探讨的实际意义在于,一方面要看到工程能力和技术水平之间是不能混淆的,另一方面要通过与发明的交界来提高工程活动的技术发明含量和新颖性,使工程建造活动成为人类技术进步和发明创新的重要平台。 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