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
- 作品数:107 被引量:467H指数:11
- 相关作者:潘东明郭志雄佘文琴徐世荣郭凤芝更多>>
- 相关机构: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国水仙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克隆中国水仙几丁质酶基因,分析其在水仙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为提高中国水仙的抗病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中国水仙几丁质酶基因,对其序列及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分析该基因在感染基腐病、病毒病及褐斑病中国水仙根、叶中的表达。【结果】中国水仙几丁质酶基因的cDNA序列长768bp,编码23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25.4ku,理论等电点为9.04,为不稳定蛋白,亲水性强,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荷兰芹几丁质酶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隶属于糖苷水解酶19家族,与溶菌酶相似超家族基因的保守结构域类似,推测其可能是兼具几丁质酶和溶菌酶的双功能酶。qRT-PCR分析表明,在水仙基腐病、病毒病及褐斑病发病过程中,水仙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提高。【结论】成功克隆得到中国水仙几丁质酶基因,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水仙的抗病过程。
- 林晓红潘鹤立潘东明
- 关键词:中国水仙几丁质酶基因抗病性
- 琯溪蜜柚果肉过氧化物酶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以琯溪蜜柚果肉为材料,运用cDNA克隆的方法,克隆得到了琯溪蜜柚果肉过氧化物酶的cDNA的全长,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了一些分析,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粒化的研究做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果肉PODcDNA全长1263bp,有完整的阅读框,编码351个氨基酸。另外5'非翻译区42bp,3'非翻译区168bp(不包含终止密码子TAA),其中包括一个多聚腺苷酸化信号AATAAA,以及一个含24个腺苷酸的poly(A)尾。由琯溪蜜柚果肉POD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无花果(Fi-cuscarica)、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杨属植物(Populus)等同源性较高,分别为:58.6%,67.61%,65.24%,67.14%等。
- 林琳郭志雄潘东明
- 关键词:琯溪蜜柚过氧化物酶CDNA同源性分析
- 叶片β-羟脂酰-CoA脱水酶(HCD)基因全长cDNA的分离与表达研究
- 2014年
- 以(Prunus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J.Y.Zhangetal)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为试材,根据已构建的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分离得到了一个羟脂酰-CoA脱水酶(HCD)基因,命名为PsHCD。对PsHCD基因生物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Real-time PCR检测PsHCD基因在叶片中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开放阅读框编码区为第322个核苷酸到第987个核苷酸,编码221个氨基酸残基,5′UTR长度为321bp,3′UTR长度为156bp。利用TMHMM server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4个跨膜区域,PSORTⅡPrediction软件分析推测,亚细胞定位于内质网、微体和溶酶体中。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sHCD的表达量随着叶片生长逐渐升高,在展开叶时达到最高峰,在幼叶到成熟叶时处于一种稳定水平,随后降低,老叶表达量最低。
- 赵利王玉珍吕恃衡潘东明姜翠翠陈桂信
- 关键词:全长CDNA
- 荔枝ISSR扩增条件优化被引量:18
- 2008年
- 对ISSR-PCR扩增荔枝基因组DNA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0μl的反应体系中采用20ng的模板DNA,0.15μmol/LISSR引物、1.25U Taq DNA聚合酶,0.15μmol/L dNTP,以及50~54℃的复性温度为荔枝1SSR-PCR扩增条件的最佳选择。
- 王江波钟凤林潘东明李开拓尤桂春林琳郭志雄刘礼仕
- 关键词:荔枝ISSR
- ‘金皇后’变叶木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以变叶木‘金皇后’的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建立‘金皇后’的离体快繁研究体系,为‘金皇后’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的最适条件为75%酒精消毒30 s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min,消毒后的污染率为22.63%,成活率最高达72.77%。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 0.2mg/L,有效不定芽数可达3.75。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0.2 mg/L,增殖系数达10.77。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5 mg/L,生根率达100%。最适的移栽基质为泥炭土+沙+蛭石(3∶1∶1),成活率达90%。
- 韦爱玉许颖妍杨柠曳姜琳胡计红杨惠婷蔡灿军陈建军陈桂信潘东明
- 关键词:离体快繁
- ‘红肉蜜柚’果实汁胞粒化与不同组分POD活性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了研究‘红肉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cv.Hongrou miyou]果实汁胞粒化过程中不同结合态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以及赤霉素处理对此的影响。以赤霉素处理和未经赤霉素处理的‘红肉蜜柚’果实的近中柱和远中柱汁胞为材料,统计粒化指数后,进行POD提取体系筛选与酶活测定。发现‘红肉蜜柚’果实汁胞粒化指数逐渐上升,有无赤霉素处理无明显变化;可溶性POD最佳提取体系为pH8.0,0.1 mol/L Tris-HCl的缓冲液;离子结合POD的为含0.1%Triton和1 mol/L Na Cl的pH8.0,0.1 mol/L Tris-HCl缓冲液;未检测到共价结合POD活性。此外,可溶性、离子结合POD活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无论是否经赤霉素处理,近中柱与远中柱汁胞的可溶性POD活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离子结合P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论近中柱或远中柱,有无赤霉素处理的可溶性POD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离子结合POD活性仅在远中柱汁胞中有极显著差异(p<0.01)。所以,可溶性POD可能与汁胞粒化关系密切,而离子结合、共价结合POD和赤霉素对汁胞粒化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徐世荣潘鹤立吴嘉玲宋敏娜李小婷张智伟余磊潘东明
- 关键词:粒化POD活性赤霉素
- 福州市仓山区老旧小区绿化现状及改造方案被引量:5
- 2018年
- 为推动福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加快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建设,通过对仓山区10个老旧小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询问,从植被种群结构配置与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拟定改造方案,为日后老旧小区的绿化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冯燕珠高英郑国华
- 关键词:绿化改造植被
- 福建柑橘类种质资源ISSR分子评价
- 用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70份柑橘种质进行分析。从95个引物中筛选出14个引物对70个柑橘种质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19个位点,有20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白分率为92.69%,利用SPSS13.0软件构建全...
- 施维属钟凤林李开拓王江波潘东明
- 关键词:柑橘ISSR分子标记亲缘关系
- 文献传递
- 番木瓜β-Gal基因RNAi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克隆了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果肉的细胞壁水解关键酶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保守区,将其反向重复插入载体pKANNIBAL,构建RNAi中间表达载体pKAN/RG,将其上的发夹结构取代经改造的载体pCAMBIA1300上hptⅡ基因,构建中间表达载体p1300-/MFRG,分离单T-DNA区段,与载体pCAMBIA2301构建RNAi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p2301/TTRG。酶切分析和PCR检测表明,p2301/TTRG已被成功导入农杆菌EHA105。通过遗传转化,初步获得了GUS染色呈阳性且具Kan抗性的番木瓜胚性愈伤组织。
- 何玮毅陈晓静申艳红卢秉国潘东明
- 关键词:番木瓜Β-半乳糖苷酶RNA干扰
- 6种不同产地枳壳中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5
- 2005年
-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6种不同产地枳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橙皮苷和生物碱辛弗林 的含量,比较这3种成分的相对比例。结果表明,由于产地不同,3种成分含量变化范围很大,柚皮苷含量介于12.05 ~59.80 mg·g-1、橙皮苷含量介于0.29~11.63 mg·g-1、辛弗林含量介于0.21~37.22 mg·g-1。
- 朱祥枝潘东明
- 关键词:枳壳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