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数字医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62 被引量:217H指数:9
相关作者:张翼陈碧娟陈艳玲朱海华李林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图像
  • 10篇配准
  • 9篇三维重建
  • 9篇成像
  • 8篇导航
  • 8篇张量成像
  • 8篇手术
  • 8篇弥散
  • 8篇弥散张量
  • 8篇弥散张量成像
  • 7篇神经导航
  • 7篇手术导航
  • 6篇磁共振
  • 5篇肿瘤
  • 5篇外科
  • 5篇计算机
  • 4篇虚拟内窥镜
  • 4篇医学图像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62篇复旦大学上海...
  • 8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3篇宋志坚
  • 19篇李文生
  • 10篇王满宁
  • 7篇刘翌勋
  • 7篇左焕琛
  • 6篇张翼
  • 5篇章琛曦
  • 4篇杜文健
  • 3篇陈碧娟
  • 3篇朱海华
  • 3篇李林
  • 3篇陈艳玲
  • 3篇姚旭峰
  • 2篇姚德民
  • 2篇孙燕
  • 2篇穆晓兰
  • 2篇吴劲松
  • 2篇庄冬晓
  • 2篇姚成军
  • 2篇张锦翔

传媒

  • 10篇解剖学杂志
  • 8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解剖学报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软件学报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线弹性模型的脑组织变形矫正系统的初始临床验证
2012年
为了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IGNS)的精确度,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线弹性模型的脑组织变形矫正系统(BDCS)来预测脑变形误差。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两例肿瘤切除手术病例对本系统的精确度进行验证。使用该系统后,开颅后脑组织的平均位移误差由(4.97±3.53)mm降至(1.00±0.63)mm,平均预测率为(72.27±20.37)%。实验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快速,预测精度较高,是一种非常有希望应用于临床来矫正脑组织变形的方法。
朱莲章琛曦
用模糊数学方法融合多模医学图像被引量:4
2005年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融合多模医学图像。采用改进的FCM算法分割图像,用自动模糊重分布的算法确定隶属度。在融合步骤中考虑到了16种不同图像组织的交混情况和16种上下文关系,总共256种模糊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强的抗配准偏差能力和抗分割干扰能力,并具有稳健、快速、精确等特点。
李林张锦翔宋志坚
关键词:图像融合图像分割
基于多模图像融合理论的人眼球及眼眶肿瘤的三维重建与显示(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CT和MRI融合技术在眼球及眼眶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13例眼球及眼眶肿瘤的CT和MRI的二维图像通过特征点配准结合ILCP法(IterativeLocalClosestPoint)进行融合,运用RayTracing法进行三维融合图像的重建。结果:实现了人眼球及眼眶肿瘤CT和MRI三维融合图像的重建与显示,眼球及眼眶肿瘤的CT和MRI信息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成像在同一幅图像上,立体显示了眼部正常与病变组织的三维结构,提供了眼眶的三维立体视觉,使眼眶的结构便于理解。结论:多模图像融合能使临床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诊断信息。它能帮助医师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并且对临床教学及加强医患沟通有重要指导意义。
管宇峰叶强宋志坚
关键词:三维重建眼肿瘤
下颌骨髁突支架的个体化设计与初步构建
2011年
目的探索运用快速成型技术与逆向工程方法个体化仿生设计和制造下颌骨髁突支架。方法以头颅CT扫描影像资料作为数据源,利用Mimics软件重建一侧下颌支三维结构,并以stl文件格式输入到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编辑,最终获得下颌骨髁突支架的负型模具文件。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相应的树脂模具,在此模具中填充生物材料,待其固化后,去除模具,获得多孔的三维下颌骨髁突支架模型。观察其大体形貌及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所得下颌骨髁突支架生物模型与计算机三维重建模型一致,扫描电镜观察模型由类软骨层的胶原、类骨层的磷酸钙骨水泥(CPC)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构成。结论快速成型技术与逆向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制造个体化下颌髁突支架是可行的,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
王君玲陈艳玲李文生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组织工程支架快速成型技术逆向工程
基于体素的健康中国成人概率性弥散张量成像脑图谱的建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使用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在标准人脑空间建立基于体素的健康中国成人概率性弥散张量成像(DTI)脑图谱,以期为脑白质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选择5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常规MRI扫描,确认未发现异常后,再行DTI扫描,获取相应图像数据。首先使用MRIcron软件包中的相关程序,将原始的DICOM数据格式转换为图像处理所需要的格式,然后运用DtiStudio和DiffeoMap软件,结合自动图像配准算法对DTI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张量计算和图像归一化,最后在MATLAB中对图像进行平均计算,构建图谱。结果成功构建出基于50例健康中国成人的概率性DTI脑图谱,图谱清晰。各向异性(FA)图和彩色编码图上均可见脑白质结构和纤维束走向,在彩色编码图上以特定颜色代表了不同纤维束的走行方向。结论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构建国人概率性DTI脑图谱。该图谱以通用数据格式保存,可被大部分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及分析软件识别读取,能为研究脑白质正常结构功能及相关疾病服务。
陈艳玲陈碧娟李文生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脑白质
神经导航术中脑组织变形线弹性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纠正神经导航手术中的脑组织变形,提高导航手术的精确性。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构建猪脑组织的线弹性模型。在开颅手术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脑皮层表面的变形,以此作为边界条件,驱动模型,模拟全脑变形情况。并以植入猪脑内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为标志点,通过术中实时磁共振扫描获得的脑组织实际变形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该模型的预测误差0.20~1.54mm,平均(0.97±0.44)mm;校正精度56.5%~90.0%,平均(68.0±9.6)%。其中对浅表标志点位移的校正精度高于对深部标志点位移的校正精度[(70.7±9.1)%:(65.4±10.8)%,P〈0.05]。结论模型校正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纠正术中脑变形的途径。
庄冬晓刘翌勋吴劲松姚成军宋志坚朱海华章琛曦王满宁王伟周良辅
关键词:神经导航有限元方法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颅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2008年
陈一勇宋志坚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疾病诊治水分子弥散功能磁共振成像颅脑
结肠息肉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被引量:1
2006年
结直肠癌在欧美国家是第二大类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有超过90%的结直肠癌起源于结肠息肉,因此结肠息肉的早期发现是减少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纤维结肠镜是筛选结肠息肉的主要手段,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影像学诊断虽然简便易行,但该方法在息肉的检出率上还存在争论.基于医学影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可以根据目标的形状,大小等特征自动识别息肉、标记位置,并配合虚拟内窥镜的可视化方式显示息肉的完整形态,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张翼宋志坚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诊断结肠息肉癌发病率纤维结肠镜影像学诊断虚拟内窥镜
人脑MRI和PET图像的融合方法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MRI和PET医学图像融合的方法并且应用在人脑神经解剖中。方法:以Chamfermatching为基本配准方法和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的融合方法。结果:使得融合后图像有很强的抗配准偏差能力,并且能极大程度地保留原来解剖性信息图像和功能性图像的信息。能根据融合算子的不同组合,得到倾向于不同检查仪器结果的图像。结论:通过本文方法得出的融合后图像,能在人脑解剖结构上显示出该区域的功能状态,对于了解该结构的存在、变异、病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对人脑神经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锦翔李林宋志坚
关键词:MRIPET图像图像处理神经解剖
基于不同FA模板的全脑体素分析方法可靠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比较基于两种不同FA模板的全脑体素分析(VBA)方法的结果,了解该方法的可靠性,以期为脑白质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基础信息。选择27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分为青年组(14例)和老年组(13例),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首先使用DTIStudio软件对图像进行自动配准和张量计算,获取部分各向异性(FA)图,然后利用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对FA图进行配准、归一化、平滑等预处理,最后分别基于SPM8软件下产生的专用FA模板和本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正常中国人FA模板,对两组间的脑白质FA值进行全脑体素分析比较。以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TBSS)方法和相关文献结果为标准,对以上比较结果进行验证。在基于SPM8产生的专用FA模板下,与青年组对比,老年组的双侧内囊前、后肢,左外囊,左额上回,左枕叶,右放射冠,右大脑脚底,右额中、下回,右小脑中脚的FA值显著下降(P<0.05,簇错误率校正);在基于正常中国人FA模板下,老年组的左内囊后肢,左外囊,左额上回,左颞中回,左枕叶,右放射冠,右内囊前、后肢,右大脑脚底,右额中、下回和胼胝体膝部的FA值相对于青年组显著下降(P<0.05,簇错误率校正);两种模板结果的不一致区域共有4个,即:左内囊前肢、右小脑中脚和左颞中回、胼胝体膝部,前两个区域出现在第一个模板中,后两个区域出现在第二个模板中,根据TBSS方法的激活区结果可得出左内囊前肢、右小脑中脚是假阳性,TBSS方法和相关文献结果支持第二个模板的结论。在采用VBA方法对脑白质进行分析时,基于正常中国人FA模板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陈碧娟陈艳玲李文生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部分各向异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