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商学院社会学系
- 作品数:50 被引量:270H指数:10
- 相关作者:孙宏英黎小青陶思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国族群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灾后社工机构的定位与发展——以中山大学灾后重建工作站为例
- 2011年
- 汶川地震之后,各种非政府组织紧急行动,展开了千乡万村的生命救援活动,并通过筹集善款、心理干预、物资配送等多种方式积极介入。随着紧急救援的结束与灾后重建的进行,灾区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改变,各组织都面临着工作任务转型、工作思路调整、工作策略修正等系列问题。
- 周大鸣夏少琼
- 关键词:灾后重建工作站非政府组织社工
- 生产消费文化与媒体消费文化被引量:11
- 2002年
- 在现代社会 ,消费文化日益成为社会构筑和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社会借助消费文化影响生活方式的两条基本途径是生产消费文化和媒体消费文化。前者以产品为载体 ,是通过物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 ,具有日常生活文化的特征 ;后者则以大众媒体为载体 ,是用符号调制传递的生活方式 ,具有意识形态文化的特征。两者在对生活方式作用的机制。
- 郭景萍
- 关键词:大众媒体
- 断裂与链接——灾后重建中关于地点的思考
- 2011年
- 地点是空间内人们生活、工作并形成亲密持久关系的场所。地点在为个体提供自我认知与归属感的同时,还提供了安全舒适与连续感。灾后社区重建的目标是将被灾难切断的人与地点的联系链接起来。链接的方法则是在时空延展中与当下生活实践中发掘与培育个体与地点之间的关系,促进社区内部交流与互动。
- 夏少琼
- 关键词:社区情感
- 建构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的思考被引量:10
- 2004年
- 要使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职业化得以顺利进行,必须建构起一套明确的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价值是这一体系的基本价值;重视整体或集体主义,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区别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特征;合理的、有价值的若干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是体系重要组成内容的来源。在借鉴美国等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陆社工实践经验,制定有中国特色的社工伦理守则。
- 张莉萍范志挺黄晶晶
-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伦理伦理守则
- 广东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 2007年
- 充分认识青年就业问题,找出适当的解决之道,关系到青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长,是政府和社会不可忽视的责任,本文以广东为例,分析青年就业困难人群结构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 孙宏英
- 关键词:青年就业就业政策就业结构
- 建省时期新疆防务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1884年11月,清朝设立新疆行省。首任巡抚刘锦棠采取了政治安边、军事强边、经济兴边、文化固边等一系列措施,标志着新疆防务建设的全面展开,使晚清新疆防务建设达到顶峰。建省时期的边陲新疆,成为晚清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亮点”。
- 童远忠
- 新疆建省与近代新疆防务建设被引量:2
- 2010年
- 1884年新疆建省,促进了近代新疆防务建设的全面展开。考察新疆防务建设全面展开之原因、新疆建省与防务建设的关系及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利于认清建省与近代新疆防务建设的密切关系,从一个侧面展示新疆近代历史发展之脉络。
- 童远忠
- 关键词:防务
- 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被引量:29
- 2005年
- 现代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利他的社会行动,既不是奉献型的,也非完全互惠型的,而表现出制度化利他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制度提供的资源和规则为社会工作分别确定了支持的向度和制约的向度,从而使得社会工作者个体经济理性行为转化为具有终极关怀伦理意义的集体价值理性行为。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利他主义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它能够从整体和结果上保证社会工作的公正性。然而,我们也要注意摆脱对制度驱动的利他主义的过分依赖,寻找多元化的创造和发展社会工作助人利他行为的新力量。
- 郭景萍
- 关键词:现代社会工作
- 新世纪我国社会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004年
- 当前中国的政治设置、经济设置等进入了空前的转轨和变迁时期,小政府大社会的局势正在形成,社会发展全球化趋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这一切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适合社会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变迁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工作如何应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关系到社会工作能否在中国本土上成长、壮大,可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挑战。本文拟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作具体分析,文章最后试图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 孙宏英
- 关键词:社会工作经济转轨人口结构家庭模式职业化
- 宗教网站:一种新型的宗教场所被引量:5
- 2013年
- 互联网时代,对于宗教网站的研究,是宗教社会学研究在线宗教现象的重点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了宗教网站的场所特征存在于三个方面:一,由于互联网时代宗教时空的变革,宗教网站成为了宗教赖以生存的一种新型的时空;二,宗教网站具有典型的场所精神;三,人们在其中诗意地栖居,能够获取在一般宗教场所中同样的场所体验。
- 唐名辉
- 关键词:宗教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