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

作品数:56 被引量:852H指数:17
相关作者:周俊华杨慧娟郭卫平宋培国程鸿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天文地球
  • 8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1篇灾害
  • 11篇自然灾害
  • 9篇风险管理
  • 6篇风险分析
  • 5篇水灾
  • 4篇大型公共场所
  • 4篇沙尘
  • 4篇沙尘暴
  • 4篇土壤
  • 4篇综合风险管理
  • 4篇公共场所
  • 4篇尘暴
  • 3篇地震
  • 3篇地震灾害
  • 3篇震灾
  • 3篇恢复力
  • 3篇火灾
  • 3篇火灾风险
  • 3篇脆弱性
  • 2篇地理信息

机构

  • 55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4篇河南省气象科...
  • 3篇教育部
  • 3篇广州地理研究...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国务院
  • 1篇中国人民财产...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北京城市系统...

作者

  • 21篇史培军
  • 20篇黄崇福
  • 11篇叶涛
  • 9篇葛怡
  • 9篇刘婧
  • 9篇李宁
  • 7篇陈晋
  • 6篇陈志芬
  • 6篇王静爱
  • 5篇杜子璇
  • 5篇杨慧娟
  • 4篇周健
  • 4篇顾卫
  • 3篇薛晔
  • 3篇杨富平
  • 3篇郑璟
  • 3篇张俊香
  • 2篇钱瑜
  • 2篇乔森
  • 2篇方伟华

传媒

  • 26篇自然灾害学报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中国灾害防御...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中国减灾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科学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 1篇第四届国际应...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0篇2006
  • 15篇2005
  • 1篇200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深圳经济特区透视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32
2007年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土地政策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超前性与典型性。论文旨在通过回顾1980年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土地政策改革过程,分析中国城市土地政策改革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文章首先从土地产权制度和地租、地价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政策改革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工具变量法对政策变化进行量化,并将其与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得出土地政策影响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显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和0.879。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推动效应。
叶涛史培军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地租地价体系
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被引量:9
2005年
史培军黄崇福叶涛陈晋周俊华郑璟
关键词:风险管理体系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不完备信息生产安全安全工作
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被引量:35
2006年
自然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甚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全破坏因素。因此,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工作。根据当前各国及地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的特征,提出建设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和则”、“合则”与“谐则”共存,“和度”、“合度”与“谐度”合一,纵向协调、横向协调与政策协调集成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以此加强辖区减灾区划、立法、规划、风险管理标准、规范、指标体系,以及应急预案编制、物资储备、应急行动、救灾救济能力建设。据此,提出中国各级政府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下设减灾法规、信息共享、科技、应急管理、应急行动、物资储备、救灾救济、装备管理等部门。在此基础上,明晰并完善辖区现有的气象、海洋、地震、地质、水旱、生物、火灾与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预警、风险评价、应急预案编制等相关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
史培军叶涛王静爱邹铭何飞
关键词:自然灾害链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土壤水分对沙尘暴的贡献被引量:8
2005年
以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内蒙中部地区逐时观测的土壤水分资料为基础,论证了该区日土壤水分和日平均风速的变化规律,统计分析了日平均风速与土壤水分对沙尘暴的成生综合贡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①该地区沙尘暴发生时日平均风速的最小值是3.5m/s。如果日平均风速大于8.0m/s,预示着有沙尘暴的发生。②在平均风速大于3.5m/s的条件下,观测样本中18.4%日数发生沙尘暴,而81.6%日数没有发生。说明大风的天气条件不应当被视其为沙尘暴的唯一重要的因子。③在同一地点、同样的风力条件下,在沙尘暴发生时,日平均风速与日平均土壤水分呈明显的反相关变化;而它们的反相关关系不明显时,沙尘暴就很少发生。
李彰俊李宁顾卫吴学宏
关键词:土壤水分沙尘暴
综合风险管理的地位、框架设计和多态灾害链风险分析研究
考查了风险识别与评价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回顾了风险管理的三个阶段,论证了风险管理是和资源、科技同样重要的,使国家强盛的三块基石之一.从法律体统、机构体系和科技体系方面对我国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框架设计.首次提出了多态...
黄崇福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分析灾害链
文献传递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安全响应与调控被引量:82
2006年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政策,巨大的境外投资、有偿转让使用与土地联产承包政策在广大城乡的推行,引致了快速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过程,城市化水平增长15%,GDP平均每年增长超过9%,城市化土地面积增长2%。与此相应,严重的生态环境灾害相继发生,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件;1997年黄河断流227天;1998年发生长江、嫩江流域特大水灾;2000年发生严重影响中国首都北京及韩国、日本的12次沙尘暴;2004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严重污染事件。综合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巨大变化、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其主因。一些案例研究表明,重建生态环境安全条件下的中国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制定与生态环境安全水平友好的国家土地利用政策,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水平,还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有益于亚洲及世界生态环境的改良。
史培军王静爱冯文利叶涛葛怡陈婧刘婧
关键词:生态环境安全
中国自然灾害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被引量:3
2006年
地理学属于综合科学。综合性与区域性为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所以开展地理学的综合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的传统强项,具有很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体系。同时。自然灾害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甚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全破坏因素。伴随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活动的结束,国际减灾战略(ISDR)的实施,减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被学术界、经济与社会界予以高度重视。作为减灾实践的科学基础,灾害研究愈来愈受到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工程专家的关注,从全球、区域或地方不同空间尺度,开展对灾害形成机制的研究,并将灾害形成与资源开发,特别是自然资源开发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本质上揭示灾害形成机理与发展过程。
刘婧史培军
关键词:自然灾害灾害区划
参保企业转移脆弱性的评估方法研究--以长沙地区为例
2008年
保险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风险转移、风险担保和风险控制的重要职责,保险公司亦成为政府推动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发展的得力助手,但保险公司在进行风险管理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高风险。为了给保险公司在承保业务时提供科学的风险防范指导,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基于Hoovering改进模型,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企业通过投保行为转移给保险公司的脆弱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估。选择湖南省长沙市为研究区,利用湖南省人民保险公司的业务数据库,对该地区水灾转移脆弱性的分布状况进行了重点研究。并且,利用构建的网络模型,对保险公司的承保决策进行风险防范的应用指导。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雨花区的投保企业给公司带来的水灾脆弱性整体水平最高,其次是芙蓉区。
葛怡刘婧李凤英史培军
关键词:脆弱性水灾企业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渤海湾风暴潮倒灌对沿岸农田土壤盐分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2003年10月11日渤海湾沦州范围内发生特大温带风暴潮,其摧毁沿岸养殖场后涌向沿海农田区域,海水倒灌农田浸泡持续时间达10-15d不等。2004年5月3日,对浸泡农田土壤采样进行盐分分析,结果表明,经海水浸泡后农田全部盐碱化,且盐分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46%的土地出现碱斑,0-90cm土体内土壤含盐量较浸泡前普遍增加,0-10cm表层含盐量高达1.134%;浸泡后0-25cm土体内含盐离子组成较之浸泡前有显著变化,Cl^-含量增加了33.3%。Na^++K^+含量增加了39.4%;降雨淋溶可以使土壤盐分含量明显下降,且为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年后,土壤盐分含量降低到0.308%,而两年后,受灾土壤盐分含量降低到0.265%左右,可以种植耐盐性较强的作物。
张国明顾卫吴之正史培军
关键词:风暴潮土壤盐分农田
中国旱灾农业承灾体脆弱性诊断与评价(英文)被引量:23
2006年
旱灾是世界上影响面最广、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类型,世界近一半的国家干旱严重。中国旱灾频繁,每年旱灾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15%以上,随着人口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承灾体脆弱性对灾情的放大也在增加。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和耕地承灾体的区域组合角度,在旱灾频发高值区,选择雨养农业、灌溉农业和水田农业为主要承灾体类型,构建了农业旱灾脆弱性生产压力和生活压力,灾前—灾中易损性和灾中—灾后适应性等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指标体系。提出脆弱性评价的区域模型,即:雨养农业的易损—适应模型(兴和)、灌溉农业的生产—生活压力模型(邢台)和水田农业的需水—灌水模型(鼎城)。基于农业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提出制定适应降水变化的波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区域政策、建立农业生态—生产范式、建立“水银行”管理机制、建立用水效益和开源节流的评估体系以及加强“截水—抽水—控水”为一体的灌溉系统工程建设,提高灌溉应急能力等对策,以期为农业旱灾的防御和区域粮食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王静爱苏筠商彦蕊洪世奇王志强刘珍
关键词:脆弱性雨养农业灌溉农业粮食安全旱灾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