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 作品数:1,241 被引量:3,804H指数:26
- 相关作者:郑肇生杨素苓杨融生林景臻杨齐愉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用于肌肽类生物活性肽的分离检测
- 2004年
- 肌肽类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含组氨酸的二肽,广泛分布在脊椎动物体的骨骼肌以及神经组织中,具有抗氧化及保持生物体酸碱平衡等重要生物学功能.生物体液中这类物质的含量大小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某些代谢疾病的依据[1,2].本文以3-(4-羰基苯甲酰基)-喹啉-2-羰醛(CBQCA)为柱前衍生试剂,对肌肽(Car)、鹅肌肽(Ans)和高肌肽(Hcar)进行了柱前衍生,建立了高效、灵敏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
- 黄颖段建平陈红青蒋秀燕陈国南
-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
-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锑的研究被引量:1
- 1986年
- 本文提出在HCl-乙醇体系中,以棒状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锑。并对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进行了探讨。
- 王世信邹毅郑晓严
- 关键词:阳极溶出伏安法乙醇体系汞膜电极痕量锑
- 掺杂钐离子的邻苯二甲酸锌的光谱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应用微波反应方法制备了掺杂钐离子的邻苯二甲酸锌 (Zn(Pht) )化合物 ,采用XRD ,FTIR ,NIRFT Raman ,固体样品漫反射紫外 可见光谱 (DRSUV/Vis) ,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 (TG)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分析表明 ,在化合物中邻苯二甲酸酐中邻位的二个羟酸根各以单齿和Zn配位 ,其π→π 的跃迁由 2 5 5和 2 89nm移向 2 35和 2 70nm。该化合物在 2 4 0nm的光激发下 ,在 5 6 0 ,5 96 ,6 4 2和 6 70nm附近产生较强的发射峰 ,它们分别对应于Sm3 + 的从 4G5/ 2 ,6H7/ 2 ,6H9/ 2 和6H11/ 2 激发态到基态的发射 ,结果表明 ,Zn(Pht)显著地提高了Sm3 + 的发射效率。在荧光寿命谱中 ,化合物以 2 4 0nm激发所产生的 5 96和 6 4 2nm的发射峰 ,其荧光寿命分别为τ1=1 5 7ns,τ2 =76 94ns和τ1=1 19ns,τ2 =5 5 6 4ns。TG分析表明 ,所研究的化合物在 380℃开始分解 ,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 孙瑞卿张汉辉杨齐瑜
- 关键词:荧光光谱发光材料
- 立方相WO3(001)表面构型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钨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相催化、化学传感器以及光致变色等领域。虽然,有关钨氧化物的实验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还较欠缺,为此,本文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方法,对立方相WO(...
- 金华周和根黄昕章永凡
- 关键词:WO3表面弛豫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
- 文献传递
- 对氯偶氮氯膦与铜显色反应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研究了铜与对氯偶氮氯膦 (CPAp C)的显色反应。在 HOAc- Na OAc介质中 ,铜与CPAp C形成了 1∶ 2的蓝紫色络合物 ,其 ε62 8nm=1 .93× 1 0 4 ,铜在 0~ 2 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可不经分离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 张兰
- 关键词:铜吸光光度法铝合金
-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美洛昔康含量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美洛昔康对Luminol电化学发光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美洛昔康含量的新方法.美洛昔康浓度在2.5×10-7~3.0×10-5mol·L-1范围内与发光减少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1.对5.0×10-6mol·L-1美洛昔康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4.05%.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应用于美洛昔康片的测定,结果满意.
- 叶桦珍陈穗耿莹莹邱彬
- 关键词:美洛昔康
- MgO缺陷和不规则表面的能带结构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用扩展休克尔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MgO表面缺陷和不规则结构进行能带计算,并对能带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各种缺陷及不规则表面的表面状态与完整晶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由于其导带底部能带的变化造成导带和价带间的能隙减小。我们发现,MgO缺陷及不规则表面吸附能力与其表面能大小及表面不同位置原子的净电荷数密切相关。缺陷模型的表面能均大于完整晶面。
- 李奕吴立明李俊篯章永凡黄昕周立新
- 关键词:氧化镁表面能
- 一种新颖的α-Keggin结构钼-钒杂多酸化合物:(C5H6N)2[VMo12O40]·H2O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 金属多酸化学是无机化学众多分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支。多酸化合物性质丰富,含有许多不同结构,体积,氧化还原性质,光化学性质和给电子能力的簇,这使其具有不小的魅力。本文以2,6-吡啶二甲酸为配体(Hpdc),与原钒酸钠,硝酸...
- 陈祥奕邓松胡恒彬高越张汉辉陈义平孙燕琼
- 文献传递
-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分离测定扁桃酸和苯乙酮酸被引量:2
- 2006年
- 邱彬吴翠敏叶榕陈海军
- Sr^2+对Li0.2375+xLa0.5875-xSrxTiO3^-LaPO4体系的性能的影响
- 2004年
-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i0.2375+xLa0.5875-xSrxTiO3^-LaPO4快离子导体。交流阻抗测试显示在低的Sr^2+离子浓度时,合成物具有较好的电导率,随着Sr^2+离子浓度增加,合成物的电导率迅速从5.78×10^-5下降至3.1l×10^-7S.cm^-1。从室温~400℃的活化能约为20KJ·mol^-1。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显示Sr^2+离子的掺杂不会影响系统合成物的结构,主要相态是Li0.2375+xLa0.5875-xSrxTiO3固溶体,次要相态是LaPO4。随着Sr^2+离子浓度的增加(x>0.05),又出现新的相态SrTiO3。红外测试也表明Sr^2+离子的掺杂不会影响合成物的结构。Li0.2375+xLa0.5875-xSkTiO3.LaPO4体系合成物的分解电压维持在1.5V。
- 刘慧勇王文继李荣华蔡增良
- 关键词:快离子导体电导率钙钛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