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系
- 作品数:53 被引量:304H指数:8
- 相关作者:宋继功赵俊峰王婧牛风利王云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系大连水产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海区与日本海区皱纹盘鲍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以中国海区皱纹盘鲍和日本海区皱纹盘鲍鳃组织为实验材料,经空气干燥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对2个地理居群皱纹盘鲍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区皱纹盘鲍与日本海区皱纹盘鲍的核型相同,核型公式均为2n=36=22m+14sm,NF=72。2个地理居群皱纹盘鲍间不存在核型多型现象。
- 戴伟苏时萍
- 关键词:皱纹盘鲍核型
- 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被引量:3
- 2002年
- 万全吴昌亮鲁修余李洪生
- 关键词:鳜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
- 牛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电导率与隐性乳房炎的关系被引量:35
- 1996年
- 对发情盛期、怀孕初期、怀孕中期、怀孕末期的泌乳奶牛的正常乳和隐性乳房炎阳性乳(简称隐乳),测定了其乳过氧化物酶活性及电导率,探讨了乳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电导率的变化与隐性乳房炎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泌乳牛隐乳的乳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同期正常乳汁的酶值(P<0.01);隐乳的电导率值比正常乳的亦明显升高(P<0.05)
- 祁克宗田超潘玲沙开友刘奇山
- 关键词:牛乳过氧化物酶电导率隐性乳房炎牛病
-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3
- 2017年
- 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核心实验课程。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双创型"人才的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对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从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优化考核体系3个方面展开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朱若林彭开松杨启超韦众鲍传和万全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水产专业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错误例析
- 2016年
- 抽取了60篇近3年农大水产系毕业论文,分析其中的英文摘要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发现水产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中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摘要的结构要素不完整;二是英文写作汉语化,语法不准确;三是不能熟练使用相关专业词汇。该文旨在使水产系的学生在撰写英文摘要时避免类似错误,提高英文摘要的写作水平。
- 张晓华鲍传和
- 关键词:水产专业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 董铺水库银鱼资源的开发利用被引量:2
- 1997年
- 鲍传和韦众胡波
- 关键词:水库银鱼资源
- 南方大口鲶常见疾病的防治被引量:1
- 1999年
- 唐礼中
- 关键词:南方大口鲶鲶鱼疾病
- 河蟹大眼幼体培育至期仔蟹的试验
- 2001年
- 利用网箱、水泥池和池塘分别培育人工半咸水繁殖的河蟹大眼幼体至 期仔蟹 ,以水草为隐蔽物 ,新鲜鱼、虾等肉糜为主要食物 ,保持良好水质 ;采取上述技术措施 ,网箱内培育的仔蟹成活率为 75%、水泥池达 86 %、池塘为 4 0 .5%。
- 韦众祖国掌杨启超陈大华罗世松
- 关键词:大眼幼体水草生态环境河蟹
- 安徽无为县黄鳝生态养殖技术及效益被引量:1
- 2005年
- 万全曹义锋刘映彬
- 关键词:黄鳝养殖技术模式药用功效水泥池鳝鱼池养
- 5种配方和5种糖类对大鳞副泥鳅精子保存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选择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进行人工采精,对精子进行保存,比较5种精子保存液(配方A、B、C、D、E)、5种糖及室温(20~24℃)和4℃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研究其精子保存的最佳条件,为规模化苗种的人工繁殖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精子保存液保存的时间:C>B>A>E>D;精子保存液C、B、A、E、D分别能使精子在132h、132h、72h、22h、6h内使80%的精子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在不同糖类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加入糖后的精子保存液比未加的保存效果要好,但不同糖类的效果又有差别,保存的时间为:葡萄糖>蔗糖>L-山梨糖>D-果糖>D-木糖。对20~24℃保存与低温4℃保存的效果研究表明,室温保存效果远不如冰箱低温保存效果。大鳞副泥鳅精子在淡水中快速运动时间能持续约31s,寿命约为130s。
- 万全李飞王冰
-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精子活力保存液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