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业恒达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作品数:52 被引量:74H指数:5
- 相关机构: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选煤智能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煤智能系统,通过所述数据接入层接收海量的数据源,对接收的数据源进行同步后,利用所述数据研发层进行实时计算和离线计算;接着利用所述数据开发层,通过大数据算法建模平台进行全域融通的数据资产管理服务;并通过所...
- 陈浩 訾新立 朱玉阁 蒋正皓 魏红磊 周志杨 胡立 李转
- 文献传递
- 一种煤炭在输送过程中杂物识别和分拣的装置和方法
- 本发明涉及煤炭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炭在输送过程中杂物识别和分拣的装置和方法;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第二带式输送机、布料模块、相机识别模块、六轴机器人、桁架机器人、除尘管道、铅防护罩、X射线源箱和分选箱,第一带式...
- 冀连权王坤马俊陈楠张九琴朱斌周亘儒陈浩张腾刘仁明魏红磊曾芳
- 文献传递
- 双组分涂料机器人智能化喷涂站的研制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解决双组分涂料喷涂人工作业混料强度高、混合实时性差、混料比例不稳定,以及排风、混料、工位转换等各环节独立运行、喷涂参数和轨迹选择繁琐等缺点,研制了双组分涂料机器人智能化喷涂工作站。通过配置机器人、齿轮泵自动混漆装置、工件识别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工位转换装置、电控系统、信息化平台等,实现了双组分涂料的实时混料、喷涂、废气排放处理等环节的联锁集成控制,并具备工位的自动切换和根据工件喷涂参数自动调整、统计分析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本工作站结构紧凑、功能完备、造价低,可用于电控箱、千斤顶等中小件产品喷涂。
- 冀连权
- 关键词:双组分涂料机器人喷涂智能化
- 数字孪生选煤智能控制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选煤智能控制系统,利用所述三维建模模块构建的模型比例、外观、定位与现实一致,便于利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对全场设备信息采集,实现多业务数据采集,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得到数据镜像,然后利用所述模拟运行模...
- 陈浩訾新立张庆陈楠吕鹏刁莹朱玉阁王佳殷曾芳
- 重介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介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重介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重介分选密度自动控制模块和重介分选密度智能预测模块,首先根据采样间隔获取历史精煤灰分及合格介质密度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
- 陈浩訾新立陈翔鹄周亘儒刘真张鹏周长钟杜坤
- 文献传递
- 下料自动分拣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料自动分拣装置,包括自动倒料升降机、六角去毛刺机、爬坡式隔板输送线、拉速板链输送线、伸缩板链输送线、缓存板链输送线、刻录段工位、缓冲板链输送线和码垛工位,通过所述六角去毛刺机对铁块进行滚毛刺处理,所述拉...
- 张腾陈楠张九琴冀连权朱斌钱文昊管宏伟刘鹏刘仁明张伟杨俊
- YOLOv7在煤矸石检测中的应用
- 2024年
- 煤矸石分拣是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降低煤炭后期加工难度和成本。针对目前我国煤矸石分拣工艺复杂、分拣效率低、人工选矸工作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煤矸石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YOLOv7深度学习算法为核心,通过制作煤矸石数据集、训练检测模型、搭建煤矸石检测平台,实现了煤矸石实时智能分拣。试验结果表明,YOLOv7模型的mAP为96.70%,检测速度为69fps,相比于YOLOv5、SSD和Faster-RCNN算法具有明显优势。
- 朱斌
- 关键词:煤矸石目标检测
- 一种用于选煤厂卫生清洁的智能冲洗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选煤厂卫生清洁的智能冲洗系统,所述用于选煤厂卫生清洁的智能冲洗系统包括原煤转载子系统、主洗车间子系统和产品出厂子系统,通过所述原煤转载子系统将原煤和杂物运送到所述主洗车间子系统处,利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
- 王佳殷陈浩訾新立孟龙张九琴周长钟杜坤魏星陵胡立
- 文献传递
- 浅析现代化工艺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 2019年
-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采矿行业等特殊工业技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很多矿山开采中都存在开采不当而造成的浪费问题,这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国策。为此,应当最大化利用资源,提高采矿工程工艺技术水平,降低采矿工程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积极采用现代化工艺技术。
- 陈翔鹄
- 关键词:采矿工程
- 一种带式输送机栈桥屋顶除雪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栈桥屋顶除雪装置,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轨道,其与栈桥立柱固定连接,所述轨道布置于栈桥屋顶两侧;除雪车,其滑动连接于轨道上,所述除雪车上固定安装有前铲雪板和后铲雪板,所述前铲雪板在除雪...
- 冀连权张庆辛继光张九琴陈楠朱玉阁魏红磊张腾刘仁明裴庆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