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109 被引量:453H指数:11
相关作者:何觉民何仪徐晓彬黄文霞于增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3篇杂交
  • 18篇水稻
  • 18篇不育
  • 16篇不育系
  • 14篇性状
  • 12篇小麦
  • 11篇选育
  • 11篇育性
  • 10篇杂交水稻
  • 10篇绿玉树
  • 9篇高产
  • 8篇农艺
  • 8篇农艺性
  • 8篇农艺性状
  • 8篇棉花
  • 8篇基因
  • 7篇杂交稻
  • 7篇转基因
  • 6篇配合力
  • 5篇雄性不育

机构

  • 108篇广东海洋大学
  • 7篇中国刑事警察...
  • 6篇中山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青海大学
  • 2篇湘西民族职业...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湖南化工职业...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广州甘蔗糖业...
  • 1篇石嘴山中心医...
  • 1篇湛江幼儿师范...

作者

  • 46篇何觉民
  • 34篇何仪
  • 26篇郭建夫
  • 19篇陈进军
  • 18篇黄永相
  • 18篇张建中
  • 17篇莫俊杰
  • 16篇袁红旭
  • 15篇蒋世河
  • 14篇陆建农
  • 13篇聂芳红
  • 12篇林红英
  • 12篇张红梅
  • 11篇张咪咪
  • 10篇周鸿凯
  • 10篇梁钾贤
  • 9篇王丰青
  • 8篇徐晓彬
  • 7篇于增杰
  • 7篇陈彪

传媒

  • 14篇广东农业科学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中兽医医药杂...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2012种业...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湛江海洋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杂交水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Agricu...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新观点新学说...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15篇2008
  • 34篇2007
  • 23篇2006
  • 2篇2005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杂交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从优质籼稻品种七丝软占为受体亲本的转抗真菌基因后代中,选择抗病的转基因恢复系与不育系配制组合,对其杂交一代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转抗真菌基因杂交稻单株谷重与产量构成因素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则多呈负相关,不同的环境对单株谷重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关系均产生影响;(2)稻米的垩白粒率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垩白面积与整精米长及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3)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关系最密切的是千粒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单株穗数和垩白度、整精米长及长宽比。在转抗真菌基因杂交稻组合选育中,除了适当控制单株穗数降低垩白度外,米质与产量是可以同步改善和提高。
郭建夫黄永相蒋世河袁红旭许新萍张建中
关键词:转基因杂交水稻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斑茅蔗BC_2品系与其亲系间叶片生理生化性状差异被引量:4
2007年
选用4个斑茅杂交BC2品系及其亲系共12个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这些试验材料之间的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斑茅BC2品系的叶片酸性转化酶活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中性转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叶片的束缚水含量和束缚水/自由水含量均高于斑茅BC1品系,表明这些性状在回交过程中得到了改良;但在叶片的丙二醛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方面,BC2品系却不及其BC1杂交亲本,表明这些性状在回交过程中逐渐被削弱;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却出现分离,但以YCE01-48为亲本的BC2亲系YCE03-267和YCE03-268在这些指标上均优于其BC1亲本。
邓海华符成陈彪余卓玲谭中文李奇伟陈培寿梁计南
关键词:斑茅杂交后代生理生化性状
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品系光合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研究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高产的原因,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及其亲本的开花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d)、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并计算了水分利用效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1个参试材料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和野燕麦;各品种(系)的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一致,气孔导度大的一般蒸腾速率也较高;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相关,与产量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的光合能力高于亲本和普通小麦。
张咪咪何丽娜何觉民张红梅何仪周建伟
关键词:小麦野燕麦杂交后代光合特性
光温互作和培养基中的附加成分对香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光照强度和温度对香蕉试管苗的长根数、总根数、苗高和青叶数影响极显著。光照强度为10μmol·m-2·s-1时,总根数和长根数最多;光照强度为25μmol·m-2·s-1时,青叶数最多,苗高随其升高而降低。温度为28℃时,总根数和长根数最多;26℃时,苗最高;32℃时,青叶数最多。培养基中添加85mg·L-1磷酸二氢钾后,试管苗的鲜重、干重、苗高、茎径、叶长、叶宽和青叶数增加;添加5mg·L-1腺嘌呤后,鲜重、茎径和叶长增加;添加4.8mg·L-1多效唑的发根数、最长根长、叶鲜重和茎径显著增加,苗高降低。
梁钾贤陈彪张志胜
关键词:香蕉试管苗附加物
棉花温敏不育系TMS-2在湛江制种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在生产上更好地利用棉花温敏不育系,采用在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和人工定温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棉花温敏不育系TMS-2在湛江制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TMS-2的雄性育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其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7~28℃;其敏感时期是开花前5~15 d;利用TMS-2在湛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制种,成功率可达93.1%.
周斌田月恒何觉民
关键词:棉花温敏不育系制种
不同叶面肥配比对高产石油植物绿玉树抗寒性的影响
树又叫光棍树、龙骨树、是一种被子植物亚门牛儿目、大戟科热带灌木或者小乔木,在能源、环境绿化等领域都有应用,由于原产热带,绿玉树却对低温十分敏感,北方需要温室栽种.为了提高其抗寒性,采用不同浓度的栗丰收、硼肥、绿玉树专用肥...
张金硕何觉民张咪咪张红梅赖晓东劳晋杰郭琳凤罗绮思
关键词:绿玉树肥料配比抗寒性
千里光提取物的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制备了千里光70%乙醇提取物冻干粉,用昆明种雌雄性小鼠进行了该提取物的微核试验.结果发现,在雌性小鼠,中、高剂量的千里光70%乙醇提取物能够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升高,而低剂量(130.9mg/kg)千里光70%乙醇...
于增杰聂芳红林红英徐晓彬李华陈进军
关键词:微核试验骨髓细胞
文献传递
高效能源作物绿玉树的抗旱性及其无性系、个体间差异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解绿玉树的抗旱性,揭示绿玉树无性系间、个体间的抗旱性差异,选择选育抗旱无性系,对海大3#等7个绿玉树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玉树有非常强的抗旱性。无性系间萎蔫系数在0.9%~2.6%之间,以沙漠绿抗旱性最强,其凋萎系数为0.9%,其次是海大5#和海大3#,其凋萎系数为1.5%,而笔杆绿则抗旱性最弱,为2.58%;单株间萎蔫系数为0.3%~4.43%,以海大3#-7最强,其凋萎系数为0.3%,其次为上海绿-2,其凋萎系数为0.4%。供试绿玉树的抗旱性不仅在无性系间具有很大差异,而且在同一无性系不同个体间也存在很大差异。
何觉民黄顺虹何仪莫俊杰周鸿凯
关键词:绿玉树抗旱性
4个新型玉米雄性不育系的可恢复性和配合力研究
雄性不育化制种,是提高杂交玉米纯度,降低种子成本的必由之路。本试验以4个新型玉米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4个玉米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人工授粉配制1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各父母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72-1 a为易恢...
何觉民张红梅何仪马文乐张咪咪
关键词:玉米不育系配合力
文献传递
猪转移因子对犬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按标准方法提取制备了猪的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用吞噬杀伤试验MTT法检测了供试杂种牧羊犬肌肉注射猪TF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活性的变化。试验摸索出MTT法测定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大肠杆菌的最佳条件为:中性粒细胞浓度1.3×10^6个/ml、大肠杆菌浓度6×10^5个/ml时,大肠杆菌和中性粒细胞混合培养2h,加入MTT后继续培养4h。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猪TF浓度在0.052~1.56mg/ml范围内,能够明显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作用,当猪TF浓度为1.56mg/ml时,对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的影响最大。体内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猪TF后第2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最高,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能力最强。
孔庆波陈进军常建军张彦明陈德坤
关键词:MTT法中性粒细胞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